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社会的复杂性,互联网和电子游戏的强大诱惑力,加上大批外出务工人群留下的“留守儿童”有监管空档,造成我们的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出现了更多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给予学生以关爱和思想教育。下面谈谈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用寓言主题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些做法。
1 揭示主题插入思想教育
学生读了寓言,了解了大意,我们要教会学生揭示寓言主题,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读懂寓言、揭示主题的方法,一是抓住结尾的关键语句揭示主题,二是抓住寓言中主角的心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揭示主题。
有的寓言,在结尾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则以主角突然醒悟来表现出来。比如《小蝴蝶花》的结尾,写小蝴蝶花经历了两种环境后,认识到盲目骄傲或自卑自馁都是错误的,一语道破。有的是借别的角色来提醒、告诫人们。如《骄傲的孔雀》是以花喜鹊对孔雀说的话:“你骄傲得连自己也看不起了”,一针见血地指出极其骄傲的人,在否认别人的同时,也否认了自己。《狐假虎威》则是在结尾通过作者的评论、总结,揭示“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也是虚伪的表现。渗透在心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中的主题,学生把握起来难度稍微大点,需要老师启发或暗示。如《群鸟学艺》,凤凰向群鸟介绍搭窝的方法时,分别描写了猫头鹰、老鹰、乌鸦的心里活动,它们都认为搭窝的方法不屑一顾,先后飞走了。通过内心世界的披露,反映了轻视别人的长处,不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是要吃亏的道理。其中猫头鹰认为“有什么好学的?”,老鹰认为搭窝“挺简单”,“我会了”,乌鸦则认为“原来是垒树枝”。这些语句简明扼要地表现了各自的想法不同,却又异曲同工,是主题思想的具体化、形象化表现。《狼和小羊》是通过语言反映角色的思想感情:开头写狼对羊说:“你把水弄脏,害得我不能喝。”表现了狼的蛮不讲理。后被羊反驳,狼又给羊强加罪名:“你总是个坏家伙”和“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表现了狼的霸道和凶残,也表现了寓言的主题。又如《会摇尾巴的狼》,故事中的狼被老山羊看出不是狗时,它急忙申辩:“我是狼狗,所以有点象狼。”之后又说:“我的的确确是狗。我的性格和温和,……不信,你瞧,我的尾巴摇得多好。”它以花言巧语,掩盖狼的身份而冒充狗。而它对老山羊的许原乞求与它被戳穿阴谋后所说的“你不快点过来我就吃掉你”,如此气势汹汹、凶相毕露,跟前面的低声下气形成鲜明对比,前后不同的语言暴露了狼前后不同的两副脸孔,突出了狼的狡猾虚伪而又凶恶的本性。最后老山羊对它的警告:“猎人会来收拾你的”完成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主题的表达。再看《笋芽儿》中的笋芽儿的行动描写。她第一次听到春雨呼唤时,从沉睡中醒来,“揉揉眼睛”,“扭动着身子”,“撒娇”,是一种无所追求的懒散状态。听到春雨再次呼唤时,便央求竹妈妈快让她到上面去,便有了脱离母亲怀抱,独自生活的要求。虽然她也有过退缩,但在雷公粗重嗓音的呼唤下,她“再也沉不住气了,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地往上钻,发出“我不怕,我要出去”的呼喊。她又“脱下一件一件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站在山岗上,迎风跳舞高喊我长大啦!”。笋芽儿这一系列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争脱束缚,冲破阻力,勇敢地走進新生活,才可以获得光明、实现理想。“沉不住气”,是迫不及待的心情;“扭动着身子,”多么活跃的形象;“一个劲地往上钻”,势不可挡的力度。这些都来自她要“长成一根强壮的竹子”的决心。最后以迎风飘舞,自豪地呼喊的行动,表现了她独立迎接新生活的喜悦心情,也揭示了主题。
寓言作品中,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是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我们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主角的整体形象,思想性格特征,才能准确把握寓言的主题思想,才能更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
2 利用寓言教育学生,要联系实际,不能空洞遥远
寓言富有哲理性,它往往反映作者对某些人或某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启发人们去思考,懂得应该怎样,不应该那样,从简单的故事情节里说明深刻的道理,在教学教育中借其教育学生值得重视。当然,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延伸适当,列举具体事例。如果处理不当,有所偏颇,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一方面,要掌握分寸和方法,联系实际不要过于高深。例如讲狼的本性,可以列举有些霸道的同学,横蛮不讲理,欺负奴使其他同学的不对,对照关心爱护同学的可敬行为;而不必扯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殖民地人民遭受帝国主义杀害、奴役的灾难和痛苦,也不必在此大批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渔利,使中东地区出现动荡,民众受害;也不必太理论化,力求显浅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分量不宜过多,不能过分发挥,不能喧宾夺主和生硬急躁。例如教《笋芽儿》,可以鼓励学生养成逐步独立生活,作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不要指责他们懒做家务,依赖父母的毛病。重在启发诱导,以感染熏陶为主要方式,以免造成适得其反。
1 揭示主题插入思想教育
学生读了寓言,了解了大意,我们要教会学生揭示寓言主题,并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读懂寓言、揭示主题的方法,一是抓住结尾的关键语句揭示主题,二是抓住寓言中主角的心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揭示主题。
有的寓言,在结尾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则以主角突然醒悟来表现出来。比如《小蝴蝶花》的结尾,写小蝴蝶花经历了两种环境后,认识到盲目骄傲或自卑自馁都是错误的,一语道破。有的是借别的角色来提醒、告诫人们。如《骄傲的孔雀》是以花喜鹊对孔雀说的话:“你骄傲得连自己也看不起了”,一针见血地指出极其骄傲的人,在否认别人的同时,也否认了自己。《狐假虎威》则是在结尾通过作者的评论、总结,揭示“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也是虚伪的表现。渗透在心里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中的主题,学生把握起来难度稍微大点,需要老师启发或暗示。如《群鸟学艺》,凤凰向群鸟介绍搭窝的方法时,分别描写了猫头鹰、老鹰、乌鸦的心里活动,它们都认为搭窝的方法不屑一顾,先后飞走了。通过内心世界的披露,反映了轻视别人的长处,不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是要吃亏的道理。其中猫头鹰认为“有什么好学的?”,老鹰认为搭窝“挺简单”,“我会了”,乌鸦则认为“原来是垒树枝”。这些语句简明扼要地表现了各自的想法不同,却又异曲同工,是主题思想的具体化、形象化表现。《狼和小羊》是通过语言反映角色的思想感情:开头写狼对羊说:“你把水弄脏,害得我不能喝。”表现了狼的蛮不讲理。后被羊反驳,狼又给羊强加罪名:“你总是个坏家伙”和“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表现了狼的霸道和凶残,也表现了寓言的主题。又如《会摇尾巴的狼》,故事中的狼被老山羊看出不是狗时,它急忙申辩:“我是狼狗,所以有点象狼。”之后又说:“我的的确确是狗。我的性格和温和,……不信,你瞧,我的尾巴摇得多好。”它以花言巧语,掩盖狼的身份而冒充狗。而它对老山羊的许原乞求与它被戳穿阴谋后所说的“你不快点过来我就吃掉你”,如此气势汹汹、凶相毕露,跟前面的低声下气形成鲜明对比,前后不同的语言暴露了狼前后不同的两副脸孔,突出了狼的狡猾虚伪而又凶恶的本性。最后老山羊对它的警告:“猎人会来收拾你的”完成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主题的表达。再看《笋芽儿》中的笋芽儿的行动描写。她第一次听到春雨呼唤时,从沉睡中醒来,“揉揉眼睛”,“扭动着身子”,“撒娇”,是一种无所追求的懒散状态。听到春雨再次呼唤时,便央求竹妈妈快让她到上面去,便有了脱离母亲怀抱,独自生活的要求。虽然她也有过退缩,但在雷公粗重嗓音的呼唤下,她“再也沉不住气了,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地往上钻,发出“我不怕,我要出去”的呼喊。她又“脱下一件一件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站在山岗上,迎风跳舞高喊我长大啦!”。笋芽儿这一系列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争脱束缚,冲破阻力,勇敢地走進新生活,才可以获得光明、实现理想。“沉不住气”,是迫不及待的心情;“扭动着身子,”多么活跃的形象;“一个劲地往上钻”,势不可挡的力度。这些都来自她要“长成一根强壮的竹子”的决心。最后以迎风飘舞,自豪地呼喊的行动,表现了她独立迎接新生活的喜悦心情,也揭示了主题。
寓言作品中,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是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我们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主角的整体形象,思想性格特征,才能准确把握寓言的主题思想,才能更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
2 利用寓言教育学生,要联系实际,不能空洞遥远
寓言富有哲理性,它往往反映作者对某些人或某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启发人们去思考,懂得应该怎样,不应该那样,从简单的故事情节里说明深刻的道理,在教学教育中借其教育学生值得重视。当然,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延伸适当,列举具体事例。如果处理不当,有所偏颇,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一方面,要掌握分寸和方法,联系实际不要过于高深。例如讲狼的本性,可以列举有些霸道的同学,横蛮不讲理,欺负奴使其他同学的不对,对照关心爱护同学的可敬行为;而不必扯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殖民地人民遭受帝国主义杀害、奴役的灾难和痛苦,也不必在此大批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渔利,使中东地区出现动荡,民众受害;也不必太理论化,力求显浅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分量不宜过多,不能过分发挥,不能喧宾夺主和生硬急躁。例如教《笋芽儿》,可以鼓励学生养成逐步独立生活,作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不要指责他们懒做家务,依赖父母的毛病。重在启发诱导,以感染熏陶为主要方式,以免造成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