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u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3月4日,由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3人组成的负责国共调停的军事小组飞抵延安。在与毛泽东的交谈中,张治中说:“政府改组了,中共中央应该搬到南京去,您也应该住到南京去。”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将来当然要到南京去,不过听说南京热得很,我怕热,希望常住在淮阴,开会就到南京。”毛泽东的回答绵里藏针,充满地缘政治的暗喻。谁都知道,淮阴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北距连云港市130千米,东南距盐城100千米,西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180千米,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点,扼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从淮阴进南京,那是从国民党手中取天下;而若从延安入住南京,就只能在那里寄人篱下地陪坐天下。如果读过3年后即1949年4月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会明白,选择后者当然不是毛泽东的兴趣所在: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在这首诗中既是言情,又是言志;不仅是向蒋介石政权下达的死亡通知书,更是对美苏欲使中国划江而治的战略默契的严肃正告。他告诉国际上一切想利用中国内战分裂中国的国际“友人”或敌人们,中国统一势不可挡。1964年,郭沫若评论这首诗时说:“就在解放南京战役的前后,国内外有一些好心的朋友主张中国南北分治,适可而止,不要惹起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干涉。”
  郭沫若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1945年2月10日,也就是在太平洋战争即将结束的前夕,罗斯福和斯大林拉上极不情愿的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达成了瓜分中国的《雅尔塔协定》,并以出兵东北对日作战和战后承认国民党政权为条件,迫使蒋介石于协定签署的半年后即8月14日承认了这一协定。
  这个协定本质上是将中国一分为二,南面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北面是苏联的势力范围。鉴于协定将要产生的分裂中国的恶劣影响,苏美双方一致同意对这个协定实行保密。
  可见,1949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下果断作出渡江的决定,其意义对中国命运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如果没有1949年毛泽东顶住巨大压力挥师过江的决定,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限于长江以北,并且最多只能落得东欧那种依附于苏联的地位。若果真如此,那么今天的中国就是一个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可以耀武扬威、任意出入的国家。斯大林对此洞若观火,1945年他告诉前去谈判的蒋经国:“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分裂中国的关键,是利用当时中国的内战,使各自都拥有强大武装的国共两党同时并存,使其在内耗中演变为以长城或长江为界的南北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时美国和苏联在抗战胜利后力促国共和谈的表面下隐藏着南北肢解中国的目的。所以,当斯大林听到罗斯福说美国“正在进行各种努力以使北方的共产党人同国民党实现联合”,立即表示“这很好”。
  在这个目标下,斯大林与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又开始联手。与分割欧洲是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与罗斯福不能明言的目标一样,分割亚洲也是斯大林和罗斯福不愿言明而又隐藏在雅尔塔谈判以及后来的美苏对华政策之中,却最终因共产党打过长江而没有实现的目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3月31日,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等在接见第四野战军师以上干部时传达了志在必得的信心,毛泽东说,“国民党反动统治机构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灭了。我们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就要下江南了,声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同志们,下江南去!我们一定要赢得全国的胜利”!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8年的印度和中国都面临着国家分裂的危险。结果是受着西式“民主”熏陶的尼赫鲁接受巴基斯坦、缅甸和斯里兰卡与印度相分离;而毛泽东则在1949年挥师打过长江,1950年初又一气拿下西藏,年底又入朝参战击退美国人。不同的领袖,不同的结果。对此,我们应当感谢毛泽东主席,尤其应当感谢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带领全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决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变化是无情的,在不同的领袖手中,历史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可以向不好的方面转化。1949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巨大压力下果断作出的渡江决策,对亚洲继而对世界命运的影响都是积极和深远的。中国在亚洲的主体国家地理板块,使亚洲有了稳定的地缘政治条件,这又反过来加强了世界和平的保障力量。正是因为亚洲拥有了中国这样一个巨大而统一的亚洲主体板块,才使欧洲、美国,乃至当时的苏联失去了随心所欲支配亚洲事务的条件,并为亚洲独立的意识提供了政治根基;有了中国这个主体板块的地缘政治根基,中国周边国家才有可以向美国讨价还价的条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美国的眼中才有了“亚太”而不仅仅是“远东”的概念。
  对于当时所谓“划江而治”的舆论,毛泽东更是明察秋毫。据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领导人雷洁琼回忆,1948年12月,她在西柏坡曾问毛泽东:“美国和苏联都赞同中国‘划江而治’,在国际和国内有不少拥护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怎样看‘划江而治’的社会基础?”据雷老回忆:毛泽东笑了,笑声很感染人。毛泽东说,美国和苏联立场虽然不同,但在这个问题上都是站在他们各自的利益上给我们增加压力,用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形成了一种国际国内舆论,一种暂时性表面化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从表面上看问题、暂时性看问题,不顾一切代价追求“和平”,而不管这种和平能不能长久。为了一个统一的新中国,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放弃暂时抓长远,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不是这样,将后患无穷。在中国历史上,每次分裂、再次统一都要很长时间,人民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事关举国长远大计,我们共产党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看得远一点,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
  (摘自《国防参考》)
其他文献
我在公司面试成功后,财务人员要我报两张卡的卡号。昨天发工资:一张卡进了五百元,其余的钱都进另外一张卡里面。  后来,好奇地问同事何故,同事笑眯眯地说:“小伙子,一看你就还没有结婚。”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第一次在重大场合明确提出“中国方案”的概念。他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稳居世界第二多年之后,在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吸引外资规模的今天,中国需要也应当为世界继续朝前发展提供“方案”。这既是要增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更好地保障中
人工智能最终会代替法官吗?  正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规划处处长何帆介绍,目前上海有206工程,全称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该系统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所有数据办案系统打通,以人工智能在过去海量证据规则和法律规则的吸收基础之上,对办案人员进行提醒,重构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比如在法官决定判决时,写好判决书放入系统里,系统会自动提示跟本院以及上级法院有将近85%的类似情况下的判决是
马恒军著 华夏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与思想的一部书,《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对《论语》的解读,依据的底本就是《十三经注疏》本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本。在封建社会,《论语》是文人心目中的金科玉律,所以在注释中难免一些溢美曲说之辞。重新解读,一是想为现代人扫清文字障碍,另一个目的就是想抹去旧注在《论语》上外加的颜色。
鲁迅跟蒋介石可以说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他们出生年代接近,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蒋介石生于1887年10月31日,属于同一时代的人;其次,他们的出生地也相当接近,在浙江省杭州市东南部的绍兴与奉化;再次,他们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鲁迅在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后,3月即公费赴日留学,6年后的1909年8月归国。蒋介石则于1906年初肄业于龙津中学堂后,4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1906年
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在内的眾多中国国内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国学生。国内学生水平与海归学生的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国内商学院的人脉资源对职业生涯起到重要作用,这也吸引了学生。这个转变给西方商学院带来了一定压力,促使他们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英国《金融时报》)
历史上,有不少拔尖人才,如屈原、贾谊、伍员、黄歇等,都因小人的嫉妒和诽谤,或是遭贬谪,颠沛流离,或是被陷害,死于非命。明代首辅夏言,就是死于奸臣严嵩的陷害。  夏言本是正直敢言的贤相,自登进士第授官及至入主内阁。弘治年间,考中进士的严嵩得知礼部尚书夏言是同乡,便想尽办法去结交,博得夏言好感。此后,在夏言的举荐下,严嵩步步高升,在夏言升为首辅后接任了礼部尚书。没想到,严嵩仍不知足,开始算计着如何取代
曾国藩一生说过无数经典的道理,唯独这一句最让我欣赏: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有句话叫:恃才傲物。  有才的人都不缺少聪明才智,都能很快发现机会和思路,唯一导致他们失败的,就是他们的傲慢。  他们总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在别人身上学不到东西,所以一旦傲慢就会自负自大、故步自封,陷入自我膨胀里不可自拔,任凭人劝阻、提醒都不听从,甚至无药可救,这就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句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是诸葛亮在刘备托孤时说的话。这句话传诵了近一千八百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早在刘备托孤时就已经定格。刘备的遗言说了什么后,诸葛亮才回应了这句经典台词?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笃,把诸葛亮从成都传来,嘱咐后事,刘备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主流的观点是,刘备
《以自由之名》  [美]乔姆斯基 弗尔切克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出版  乔姆斯基是享誉世界的学者、社会批评家,很多边缘民族和群体的政治运动,都得到过乔姆斯基的政治观点与影响力的支持。弗尔切克是一个专注调查报道西方帝国主义和军事扩张的记者,他的足迹遍布所有大洲,追逐世界上丛生的暴力事件和战火。在对话中,两人清醒地追问“以自由之名,美国究竟干了些什么”,他们回顾二战以来的世界历史,批判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