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微观史是在历史学“全球转向”的大背景下,由全球史与微观史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微观史的宏观学术指向和全球史的“地方化”研究趋势是这两个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微观史是在历史学“全球转向”的大背景下,由全球史与微观史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微观史的宏观学术指向和全球史的“地方化”研究趋势是这两个研究领域得以实现学术融合的基础。在研究实践中,引入微观史的研究理念可以拓展全球史的学术视野,助力全球史实现超越欧洲中心论研究范式、认识全球化微观动力和突破同质化研究模式等三大学术目标。
其他文献
城市规模问题是一个理论上诡谲却仍令人着迷的议题,现实政府治理中规模政策也常常是重点和难点。2020年一场突如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引发了各界对于城市规模问题的热议,基于我国地级以上建制市为主体的348个样本单元的相关数据,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规模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侧U型"的形态分布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和越小都将更为明显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基于这一认识,对未来我国城市规模治理路
无论具体的理论形态和话语体系如何变换,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一以贯之的。这主要体现在:(1)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回答“人的解放”这一根本性问题;(2)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
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总结出汉语词法在抽象概括能力、范畴化认知、指代逻辑、书面词汇与口语词汇的界限和词缀的数量等方面的优势所在,揭示汉语中毫不逊于英语的思维锋芒,有
绿色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应该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构建以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的规划技术方法与管控体系。在系统梳理现有绿色城市新区评价标准、理论方法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复合生态效应评价为支撑的绿色城市新区规划创新思路:以地表径流滞蓄、通风、热岛等多种生态效应作为衡量城市新区实际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表征;耦合多种生态效应的评价方法对形态参数与复合生态效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生态导向和参数控制下的
在信息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正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但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学方法与手段依然传统老套,内容缺乏生机与活力,已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更难以
大量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在阐释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均强调中国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信息社会必然呼唤市域社会治理手段的创新。这种手段的创新主要就是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科技含量,即走向"智慧治理"。可以说,"智慧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智慧治理"以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治理思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精准精细、协同增效、科学决策与风险防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智慧治理",要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
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了重庆市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各类方式,借鉴国家及部分省市经验,为充分、高效利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出适合重庆实际的“科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我国当前的
重大项目计划生成与决策机制直接关乎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前瞻性和实效性。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新的理念和体系,既往以"发展"核心要义,支撑GDP增长的生成方式显然无法应对新时期市域、区域统筹和城市综合能级提升的现实需求。以服务城市长远发展为目标指引,苏州市为典型案例,明晰城建类重大项目计划制定的价值内涵与制定逻辑,从入库、出库、决策全环节入手,建立一套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匹配、科学实效、好用管用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