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天气变化大,室内外温差大,孩子容易感冒。3岁的女孩豆豆体质不错,平时很少生病,但到了这个季节就会感冒,我们来看看豆豆爸爸的一些关于预防感冒和护理方面的体会,希望他的经验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冬季,宝宝感冒的几大诱因
●季节转换时的反常天气,让孩子身体不适应
进入初冬,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前后两天气温可以相差10℃以上。忽冷忽热的天气与室内外较大的温差,即使大人也不容易适应,更不要说孩子,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空气干燥喝水少,导致孩子易感冒
宝宝感冒表现的症状大多是发烧、咳嗽、咽喉肿痛等,这是因为天气干燥,加上喝水少,导致孩子内火上升,嗓子干疼,所以一般先咳嗽,接着就是咽喉部红肿,而后出现了发烧。
●户外活动不当,起居环境不良,增加了宝宝感冒的机会
运动不当或者起居环境不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宝宝很少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机会少,对冷空气特别敏感,天气稍微一冷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而在一些室外环境不好的地方,宝宝如果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也会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影响到肺的通换气功能,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还有与密集人群接触过多、室内空气不流通等,都会增加宝宝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冬季,孩子感冒的预防之道
●少吃零食多喝水
零食吃多了,对孩子来说没有益处。比如吃糖太多,就容易生痰、口干,再加上干燥寒冷的天气,孩子咳嗽在所难免。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少吃零食,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等。
要注意多喝水。在家里不容易做到定时提醒孩子喝水,一旦孩子自己要水喝的时候,说明孩子体内已经缺水比较多,这个时候再喝就有点晚了。所以,时时刻刻提醒孩子多喝水,对预防感冒是有好处的。
●合理休息,坚持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冬季感冒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孩子减少了户外活动,在室内时间过多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而导致的,所以要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比如坚持户外活动、加强锻炼、适当地进行耐寒训练等。
大量的郊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体质,还能够使孩子拥有乐观的个性。郊外绿色植物较多,空气清新,人又不多,让孩子随意奔跑、玩耍,绝对有好处。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能让孩子休息好,对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大有益处,睡眠不足会造成免疫力下降。
宝宝感冒治疗护理全攻略
一般来说,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也就是说再好的药物也只是减缓感冒的症状,而不会缩短病程,所以只要对症服用一些基本的药物就可以了。一般感冒的症状就是发烧、流涕、鼻塞、咳嗽、咽疼等,根据出现的一种或几种症状选择药物,缓解病痛就可以了。至于抗生素,应谨慎使用,一般的感冒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如果孩子出现咳嗽、浓痰等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查,让大夫听一下胸腔,排除气管、支气管、肺部炎症的可能。
●物理降温是发烧时的首选方式
孩子发烧,如果烧得不是太高,可以先观察;如果体温高于38.5度的话,要考虑用药或者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用温水擦拭进行物理降温就比较有效,且简单可行,因为温水擦在身上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而且温水蒸发得快,降温效果很好;酒精、冰袋等物理降温效果好,但会让孩子很不舒服,最好不用。至于退烧药,目前普遍的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通过让人体大量排汗达到退烧的目的,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具体表现来采取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
不过孩子发高烧,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确诊。
●针对打喷嚏、流鼻涕,有一妙招
一般感冒的常见症状就是流鼻涕、打喷嚏,这是典型的风寒所致,因为孩子的鼻腔黏膜比较敏感,一遇到冷空气就特别容易流鼻涕。针对孩子的这一情况,有一个妙招,就是:艾叶50克加水1500毫升,用大火煮开5分钟,盖紧盖子(以防药效蒸发),等水温合适时给孩子泡脚15分钟,每晚睡前泡,连续3~5天。不过这个法子一般只能冬天用,夏天最好不用,内火旺盛的孩子也不要用。
●孩子咳嗽慎用药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对于感冒所致的咳嗽,还是要谨慎用药,因为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作用。感冒咳嗽一般有痰,而这些痰就是病毒和细菌,所以孩子咳嗽一般不要选用止咳的药,止咳药物可能会严重地抑制正常呼吸,以及有气管麻痹作用,使痰不容易咳出来。痰液没有去除,会成为宿根,疾病容易接踵而来。对于小一点的宝宝来说,止咳会让痰液堵在呼吸道,容易引起窒息。
如果孩子咳嗽不严重,可以喝一些鲜竹沥;如果咳嗽严重,可选用一些糖浆,因为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可以达到镇咳的目的。还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秋梨膏,效果不错,味道香甜,孩子也很喜欢喝。
冬季,宝宝感冒的几大诱因
●季节转换时的反常天气,让孩子身体不适应
进入初冬,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前后两天气温可以相差10℃以上。忽冷忽热的天气与室内外较大的温差,即使大人也不容易适应,更不要说孩子,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空气干燥喝水少,导致孩子易感冒
宝宝感冒表现的症状大多是发烧、咳嗽、咽喉肿痛等,这是因为天气干燥,加上喝水少,导致孩子内火上升,嗓子干疼,所以一般先咳嗽,接着就是咽喉部红肿,而后出现了发烧。
●户外活动不当,起居环境不良,增加了宝宝感冒的机会
运动不当或者起居环境不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宝宝很少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机会少,对冷空气特别敏感,天气稍微一冷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而在一些室外环境不好的地方,宝宝如果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也会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影响到肺的通换气功能,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还有与密集人群接触过多、室内空气不流通等,都会增加宝宝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冬季,孩子感冒的预防之道
●少吃零食多喝水
零食吃多了,对孩子来说没有益处。比如吃糖太多,就容易生痰、口干,再加上干燥寒冷的天气,孩子咳嗽在所难免。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少吃零食,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等。
要注意多喝水。在家里不容易做到定时提醒孩子喝水,一旦孩子自己要水喝的时候,说明孩子体内已经缺水比较多,这个时候再喝就有点晚了。所以,时时刻刻提醒孩子多喝水,对预防感冒是有好处的。
●合理休息,坚持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冬季感冒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孩子减少了户外活动,在室内时间过多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而导致的,所以要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比如坚持户外活动、加强锻炼、适当地进行耐寒训练等。
大量的郊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孩子体质,还能够使孩子拥有乐观的个性。郊外绿色植物较多,空气清新,人又不多,让孩子随意奔跑、玩耍,绝对有好处。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能让孩子休息好,对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大有益处,睡眠不足会造成免疫力下降。
宝宝感冒治疗护理全攻略
一般来说,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也就是说再好的药物也只是减缓感冒的症状,而不会缩短病程,所以只要对症服用一些基本的药物就可以了。一般感冒的症状就是发烧、流涕、鼻塞、咳嗽、咽疼等,根据出现的一种或几种症状选择药物,缓解病痛就可以了。至于抗生素,应谨慎使用,一般的感冒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如果孩子出现咳嗽、浓痰等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查,让大夫听一下胸腔,排除气管、支气管、肺部炎症的可能。
●物理降温是发烧时的首选方式
孩子发烧,如果烧得不是太高,可以先观察;如果体温高于38.5度的话,要考虑用药或者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用温水擦拭进行物理降温就比较有效,且简单可行,因为温水擦在身上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而且温水蒸发得快,降温效果很好;酒精、冰袋等物理降温效果好,但会让孩子很不舒服,最好不用。至于退烧药,目前普遍的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通过让人体大量排汗达到退烧的目的,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具体表现来采取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
不过孩子发高烧,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确诊。
●针对打喷嚏、流鼻涕,有一妙招
一般感冒的常见症状就是流鼻涕、打喷嚏,这是典型的风寒所致,因为孩子的鼻腔黏膜比较敏感,一遇到冷空气就特别容易流鼻涕。针对孩子的这一情况,有一个妙招,就是:艾叶50克加水1500毫升,用大火煮开5分钟,盖紧盖子(以防药效蒸发),等水温合适时给孩子泡脚15分钟,每晚睡前泡,连续3~5天。不过这个法子一般只能冬天用,夏天最好不用,内火旺盛的孩子也不要用。
●孩子咳嗽慎用药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对于感冒所致的咳嗽,还是要谨慎用药,因为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作用。感冒咳嗽一般有痰,而这些痰就是病毒和细菌,所以孩子咳嗽一般不要选用止咳的药,止咳药物可能会严重地抑制正常呼吸,以及有气管麻痹作用,使痰不容易咳出来。痰液没有去除,会成为宿根,疾病容易接踵而来。对于小一点的宝宝来说,止咳会让痰液堵在呼吸道,容易引起窒息。
如果孩子咳嗽不严重,可以喝一些鲜竹沥;如果咳嗽严重,可选用一些糖浆,因为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可以达到镇咳的目的。还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秋梨膏,效果不错,味道香甜,孩子也很喜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