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增强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学习,就必须做好教学工作。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到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则成为体育教学的关键。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的趣味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体育课 趣味性 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的重要教育过程。在新课标引领下,提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每一项课程的学习中,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要想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并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享受体育课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一、创设情境,体验快乐学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产生参与的欲望[1]。
在学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时,可以把动作要领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吟唱、读念,提高学生对课堂练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一些图画引出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在练习和游戏过程中设定各种场景及角色,让学生在这样一系列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在队列队形课上,学生左右脚踏不齐,我便对学生说:“太阳这么大,同学们一定很热吧,让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的脚底下有一条小溪,小溪里都是清澈的泉水,很舒服呀!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解解暑吧,用我们的左脚踩一下小溪里的水草,那换右脚踩,很好,现在我们凉快多了,我们左右脚依次来踩踩如何?”就这样让学生在单调的练习中变得兴趣盎然。
用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使练习更加生动,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继续投入练习,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适宜的情境,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
二、巧妙导入,实现趣味课堂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有趣新鲜的事物,为了尽可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如何导入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场白。
在导入时我们可以引用很多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利用时下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动画片进行导入,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迪迦奥特曼等,在低年级的垫上技巧前滚翻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要当刺猬妈妈,要带领着我的刺猬宝宝们去森林里采果子,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这么一说学生很配合,这样的导入在不知不觉中就设定了悬念,因为后面我会安排一系列场景,慢慢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前滚翻的一些技巧,让学生掌握好每个动作。
并非每一堂体育课都是硬生生地教会学生每个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固然重要,可是要让学生怎么掌握,如何让体育课变得有趣起来就需要老师进行思考,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就要投其所好,学会运用巧妙的导入,让学生在你的带领下快乐学习,让他们愿意、喜欢上体育课,体会体育课带来的快乐。
三、风趣游戏,促成意义教学
体育课走过场和体育课向放松课、调整课的不恰当转轨,是目前学生体育兴趣下降的一个症结。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之一就是体育游戏,体育与游戏相辅相成,特别是小学生很感兴趣,游戏对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有帮助[2]。
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成长的粮食,体育游戏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认知的能力、运动能力及情感体验上,具有重大意义。但体育游戏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跑、跳、丢等,而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它是以学生为对象,安排适宜的场景,引导学生运动以达到教育目的。
体育游戏多种多样,不同游戏有不同意义,比如说你抓我救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游戏开始后,追逐者要把抓到的被追逐的学生放进禁区中,没被抓到的学生可以通过跑动、闪躲避开追逐者去救在禁区的同伴。如果被追逐者不幸被抓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的同伴会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及最灵敏的闪躲营救自己的队友。
这个游戏并不是单纯的跑动,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及自己的思考都会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体育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驗到快乐,而且在玩耍的同时可以达到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相互增进友谊、团结合作等目的。
四、形式多样,丰富课余生活
近年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且有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受到过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不敢进行类似的体育活动[3],若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则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从而真正达到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在学校里不仅会有体育课,而且会有运动会、各类小型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都要求全体学生参与,都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课外参与机会,这会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比赛中,有些项目甚至会成为学生的运动特长,并能在课后乐于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训练,主动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
其实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各类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外持久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根据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有模有样地组织一些体育游戏或者是进行小型比赛。这些体育生活化的氛围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木旺,张恭群.浅谈体育课的趣味性[J].创新教育.
[2]徐霞琴.对新课标理念下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J].体育教学,2013(2).
[3]冯明洪.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教育论坛.
关键词: 体育课 趣味性 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的重要教育过程。在新课标引领下,提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每一项课程的学习中,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要想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并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享受体育课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一、创设情境,体验快乐学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产生参与的欲望[1]。
在学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时,可以把动作要领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吟唱、读念,提高学生对课堂练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一些图画引出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在练习和游戏过程中设定各种场景及角色,让学生在这样一系列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在队列队形课上,学生左右脚踏不齐,我便对学生说:“太阳这么大,同学们一定很热吧,让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的脚底下有一条小溪,小溪里都是清澈的泉水,很舒服呀!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解解暑吧,用我们的左脚踩一下小溪里的水草,那换右脚踩,很好,现在我们凉快多了,我们左右脚依次来踩踩如何?”就这样让学生在单调的练习中变得兴趣盎然。
用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使练习更加生动,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继续投入练习,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适宜的情境,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
二、巧妙导入,实现趣味课堂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有趣新鲜的事物,为了尽可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如何导入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场白。
在导入时我们可以引用很多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利用时下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动画片进行导入,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迪迦奥特曼等,在低年级的垫上技巧前滚翻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要当刺猬妈妈,要带领着我的刺猬宝宝们去森林里采果子,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这么一说学生很配合,这样的导入在不知不觉中就设定了悬念,因为后面我会安排一系列场景,慢慢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前滚翻的一些技巧,让学生掌握好每个动作。
并非每一堂体育课都是硬生生地教会学生每个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固然重要,可是要让学生怎么掌握,如何让体育课变得有趣起来就需要老师进行思考,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就要投其所好,学会运用巧妙的导入,让学生在你的带领下快乐学习,让他们愿意、喜欢上体育课,体会体育课带来的快乐。
三、风趣游戏,促成意义教学
体育课走过场和体育课向放松课、调整课的不恰当转轨,是目前学生体育兴趣下降的一个症结。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之一就是体育游戏,体育与游戏相辅相成,特别是小学生很感兴趣,游戏对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有帮助[2]。
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成长的粮食,体育游戏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认知的能力、运动能力及情感体验上,具有重大意义。但体育游戏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跑、跳、丢等,而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它是以学生为对象,安排适宜的场景,引导学生运动以达到教育目的。
体育游戏多种多样,不同游戏有不同意义,比如说你抓我救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游戏开始后,追逐者要把抓到的被追逐的学生放进禁区中,没被抓到的学生可以通过跑动、闪躲避开追逐者去救在禁区的同伴。如果被追逐者不幸被抓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的同伴会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及最灵敏的闪躲营救自己的队友。
这个游戏并不是单纯的跑动,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及自己的思考都会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体育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驗到快乐,而且在玩耍的同时可以达到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相互增进友谊、团结合作等目的。
四、形式多样,丰富课余生活
近年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且有很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锻炼中受到过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不敢进行类似的体育活动[3],若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则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从而真正达到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在学校里不仅会有体育课,而且会有运动会、各类小型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都要求全体学生参与,都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课外参与机会,这会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比赛中,有些项目甚至会成为学生的运动特长,并能在课后乐于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训练,主动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
其实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各类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外持久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根据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有模有样地组织一些体育游戏或者是进行小型比赛。这些体育生活化的氛围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意识。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木旺,张恭群.浅谈体育课的趣味性[J].创新教育.
[2]徐霞琴.对新课标理念下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J].体育教学,2013(2).
[3]冯明洪.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