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合作金融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以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为契机,争取用5至10年时间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据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两年多来,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外部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项业务有了较快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总额37206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2008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0.9%),比2002年末增加8070亿元,增长57.9%。总负债35553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3262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0.8%),比2002年末增加12751亿元,增长64.2%,所有者权益1653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927亿元。在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也有所改善。
但唐双宁也同时指出,长期困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风险、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合作金融整体风险状况仍然十分突出,部分省联社职责边界不够清晰,人才储备不足,服务手段单一落后,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支农服务。
因此,唐双宁强调,今后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要与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起来,以商业银行的标准作为标杆,在底数清楚、标杆明确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机构要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梯次推进、逐步达标的办法,坚持风险监管为主线,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具体而言,今年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和改革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抓好巩固原有改革成果工作,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要按照把农村信用社建成现代金融企业的远景目标,制定辖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规划,提出分阶段实现目标的措施。要着力推进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培育农村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其次,抓好五级分类工作,为实现“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打好基础。今年要在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当前要重点做好培训工作,确保4月末前基本完成培训任务,要成立省联社一把手亲自负责的专门机构,具体组织推动。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检查指导和督促纠偏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分类过程,以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度和社会公信度。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确保年底前所有法人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五级分类,从2007年开始实行“双轨运行”,五级分类为主。
第三,抓好规范省级联社履职行为工作,理顺管理关系。要允许各地省级联社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结合实际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的管理模式。可以按照股份制原则办成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区域性清算中心、业务后处理中心或咨询服务公司等。今年要强化省级联社法人治理建设,加大入股行社在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切实体现入股者的权益。
第四,抓好股金、利润、拨备等核实工作,逐步实现按商业银行口径计算资本充足率。要对股金的真实性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掌握农村合作金融股本金的真实程度和稳定情况,核实掌握资本充足率的真实状况。同时,今年要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口径进行“影子”考核,以掌握其资本充足率的真实状况,明年起要统一按商业银行口径计算资本充足率。
第五,抓好法人治理完善工作,促进治理工作上台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先要在组织架构上完善法人治理,核心的一条是理事长与主任要分设,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要合理界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权利责任,加强对理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不间断培训,提高治理的有效性,防止“一长独大”。要有选择地开展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试点工作,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好转。
第六,抓好全行业基础建设和合规经营,严防操作风险。各省级联社要对信用社内部控制各项制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相应规范。
第七,抓好服务创新,促进农村合作金融进一步提高支农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支农服务意识,在继续完善提高现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基础上,按照银监会关于小企业贷款的有关工作要求和《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指引》的精神,着力指导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
据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两年多来,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外部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项业务有了较快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总额37206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2008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0.9%),比2002年末增加8070亿元,增长57.9%。总负债35553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3262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0.8%),比2002年末增加12751亿元,增长64.2%,所有者权益1653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927亿元。在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也有所改善。
但唐双宁也同时指出,长期困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风险、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合作金融整体风险状况仍然十分突出,部分省联社职责边界不够清晰,人才储备不足,服务手段单一落后,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支农服务。
因此,唐双宁强调,今后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要与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起来,以商业银行的标准作为标杆,在底数清楚、标杆明确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机构要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梯次推进、逐步达标的办法,坚持风险监管为主线,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具体而言,今年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和改革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抓好巩固原有改革成果工作,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要按照把农村信用社建成现代金融企业的远景目标,制定辖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规划,提出分阶段实现目标的措施。要着力推进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培育农村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其次,抓好五级分类工作,为实现“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打好基础。今年要在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当前要重点做好培训工作,确保4月末前基本完成培训任务,要成立省联社一把手亲自负责的专门机构,具体组织推动。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检查指导和督促纠偏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分类过程,以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度和社会公信度。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确保年底前所有法人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五级分类,从2007年开始实行“双轨运行”,五级分类为主。
第三,抓好规范省级联社履职行为工作,理顺管理关系。要允许各地省级联社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结合实际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的管理模式。可以按照股份制原则办成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区域性清算中心、业务后处理中心或咨询服务公司等。今年要强化省级联社法人治理建设,加大入股行社在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切实体现入股者的权益。
第四,抓好股金、利润、拨备等核实工作,逐步实现按商业银行口径计算资本充足率。要对股金的真实性进行一次摸底排查,掌握农村合作金融股本金的真实程度和稳定情况,核实掌握资本充足率的真实状况。同时,今年要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口径进行“影子”考核,以掌握其资本充足率的真实状况,明年起要统一按商业银行口径计算资本充足率。
第五,抓好法人治理完善工作,促进治理工作上台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先要在组织架构上完善法人治理,核心的一条是理事长与主任要分设,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要合理界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权利责任,加强对理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不间断培训,提高治理的有效性,防止“一长独大”。要有选择地开展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试点工作,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好转。
第六,抓好全行业基础建设和合规经营,严防操作风险。各省级联社要对信用社内部控制各项制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相应规范。
第七,抓好服务创新,促进农村合作金融进一步提高支农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支农服务意识,在继续完善提高现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基础上,按照银监会关于小企业贷款的有关工作要求和《农村信用社小企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指引》的精神,着力指导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