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现行英语新教材中许多课文充满人文情怀。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本文阐述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既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中指出“英语教学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熏陶引导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修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这才是德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注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单词,教师自己首先要板书认真美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在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它不像其他的科目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谦虚、有礼貌、互相关心等好品质。如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Nice to see you again, boys and girls等)就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老师在课堂上应经常运用这些礼貌用语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活用这些礼貌用语。如"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it down, please.” “Your answer is right. Thank you.” “Sorry, I didn’t notice it.” “Time is up. Goodbye boys and girls!See you tomorrow!” 课外,老师也要以身作则多用这些礼貌用语和学生用英语对话,不断地练习。如:”Hi, Jerry, nice to see you again.”“Thank you for your help.” “Excuse me, I’d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养成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的习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点评也值得注意。一句简单的”Thank you.”“excellent”, “Good / Well done”等就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学生学会赞扬别人,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高二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讲述残疾人Stephen Hawking(霍金)不为病魔和瘫痪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成为探索宇宙的先驱。我为他们布置了网上去查找与Hawking 有关资料的作业。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搜索到了很多材料及图片,感受到了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如高三新教材Unit 6 Going West, 介绍了作者一家人参加美国西部大开发之旅的艰辛经历,充分体现了这些走向西部移民那种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毅力最终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胜利到达了目的地。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此外,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珠峰的精神,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会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JR? Why is Hawking admired by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这样,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也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应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体现英语课的实用性,以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引出我国的各地名胜古迹,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开阔眼界。
又如My Merry Christmas一文讲授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用英语介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以及父亲节、母亲节。如今年 5 月 14 日母亲节,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书面表达题:你的美国朋友Jane问你在这一天有何打算。请你给她写一封回信,谈谈你要做的事情,并简单说明原因。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的写帮助母亲做家务;有的写给母亲送鲜花、贺卡等等。这样的例子在英语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教师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利用日常交际用语,采取自然渗透的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外语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水乳交融。当然,英语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它与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参考文献:
[1] 刘爱叶. 英语教学中无痕的德育渗透[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2] 顾春.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中指出“英语教学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熏陶引导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修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这才是德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注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单词,教师自己首先要板书认真美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在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它不像其他的科目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谦虚、有礼貌、互相关心等好品质。如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Nice to see you again, boys and girls等)就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老师在课堂上应经常运用这些礼貌用语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活用这些礼貌用语。如"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it down, please.” “Your answer is right. Thank you.” “Sorry, I didn’t notice it.” “Time is up. Goodbye boys and girls!See you tomorrow!” 课外,老师也要以身作则多用这些礼貌用语和学生用英语对话,不断地练习。如:”Hi, Jerry, nice to see you again.”“Thank you for your help.” “Excuse me, I’d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养成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的习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点评也值得注意。一句简单的”Thank you.”“excellent”, “Good / Well done”等就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学生学会赞扬别人,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高二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讲述残疾人Stephen Hawking(霍金)不为病魔和瘫痪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成为探索宇宙的先驱。我为他们布置了网上去查找与Hawking 有关资料的作业。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搜索到了很多材料及图片,感受到了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如高三新教材Unit 6 Going West, 介绍了作者一家人参加美国西部大开发之旅的艰辛经历,充分体现了这些走向西部移民那种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毅力最终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胜利到达了目的地。这些都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的绝佳题材。此外,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珠峰的精神,马丁.路德.金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执著奋斗的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上这些课时,我会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JR? Why is Hawking admired by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这样,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也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应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体现英语课的实用性,以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引出我国的各地名胜古迹,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开阔眼界。
又如My Merry Christmas一文讲授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用英语介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以及父亲节、母亲节。如今年 5 月 14 日母亲节,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书面表达题:你的美国朋友Jane问你在这一天有何打算。请你给她写一封回信,谈谈你要做的事情,并简单说明原因。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的写帮助母亲做家务;有的写给母亲送鲜花、贺卡等等。这样的例子在英语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教师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利用日常交际用语,采取自然渗透的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外语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水乳交融。当然,英语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它与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参考文献:
[1] 刘爱叶. 英语教学中无痕的德育渗透[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2] 顾春.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