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现代陶艺教育创造力有效性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自2009至今,现已形成规模,具有地方艺术特色。在教学方面,遵循新课程标准,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作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中国作为陶艺历史悠久的国家,将陶艺作为美育教育有着先天的传统优势。在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道德。所以,陶艺教育在我国,可以说是一向很有发展前景的教育,也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如何在教育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强大,同时积极开发学生创新的智力是一个重要问题。陶艺教育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既满足了学生对现代陶艺的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地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现代陶艺,是锻炼人智力、思想的一门艺术,各种积极地、活跃的想法都可以通过陶艺制作出来,以表现学生自我智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从自闭的状态中逐渐走出来。
二、陶艺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
陶艺不仅仅是土与火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制作者付出辛勤劳动的艺术。在课程安排上,主要面对的为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及动手能力。陶艺制作一般从五种制作方法为基础来入手,如盘筑法、泥板法、手捏法、拉坯法、注浆法。以下为笔者对课程的理解与应用:
(一)盘筑法的课堂实践应用
泥条盘筑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其制作程序也不复杂,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与相应的耐心边可以制作出称心如意的作品来。在现代陶艺教学中,其方法最基本、最实用的一种陶艺制作方法,对于培训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及积极引导学生喜爱上陶艺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的。例如,《泥条花盆》这节课,主要学生学习泥条盘筑法,并利用其方法,盘筑不同形状的花盆,盆底形状各异,学生自由创作,强调的是泥条间的粘贴要牢固,并且每根泥条需要保持差不多一样的湿润程度,否则在筑形时,会因为泥条各个部分干湿程度的不同而出现断裂情况。盘筑一定高度时容易倒塌,可以将报纸揉团,放置其中,起到支撑作用,盆口稍微往里缩小一点。最后在花盆的侧面可以装饰些图案,比如擀泥片,裁切成叶子、花等简单形状,或用泥条卷成各种造型,令花盆更加美观,装饰性强。等花盆稍微干一些时,可将盆底掏一个小圆形,用于种花排水用。本课制作的作品,烧制后,让学生栽种花朵,装饰校园环境,将课堂实践应用于学生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信心。
(二)泥板法的课堂实践应用
泥板法是现代陶艺制作中比较常见的创作方法之一,泥巴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且其柔软度好,这样就可以通过外力的作用将泥块压制成一定得形状、一定的厚度以及一定得量度,以待使用。用泥板法的好处在于,泥块在湿润的时候可以任意地扭曲、卷和、裁剪、折叠、分割、镶接等。可以根据不同物件制作的不同要求,对已经压制好的泥块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同时,泥块处在湿润的时候,也可以对其进行肌理修饰及表面雕饰等。例如,《鱼游世界》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利用泥板法制作造型各异的鱼,先将泥板擀制成均匀的,1厘米厚的椭圆形,在其中间放纸团,再将泥板对折粘贴,可以将嘴的位置掏空,用泥条装饰。擀制新的泥板,裁切出各种形状的尾巴、鳍、眼睛等粘贴在身体上,并进行鱼身的装饰。也可以将鱼鳞做出肌理效果,注意鱼身体各部分接口处,是否连接紧密,并对连接处出现的一些不规则的小地方进行调整修复,以达到干净美观的效果。将这些作品烧制完,可以放在鱼缸里,配上鹅卵石,装点教室环境,宛如一条条真实的小鱼,欢乐地遨游着。
(三)手捏法的课堂实践应用
手捏法适合制作比较小的、有意思的器物,如小瓷碗、小玩具、小盘子等之类。手捏法制作能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创作情趣,同时也能使制作者在参与创作的同时感受一种自由、活泼、随意且富有创作力的制作乐趣。手捏法讲究精巧,在手捏制作的同事,也可以在塑造局部的时候运用一些工具,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但对整体而言,还是保持手捏法的痕迹。例如,《玫瑰花》这节课,先将揉制好的陶土用手制作成块状,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其分割成不同大小。分割时,可以根据玫瑰花花瓣的实际大小、厚薄、样式,将其分割成大小、厚度不同的小你快,以便进行下一步捏制。花瓣是内部小、外部大,从里到外进行粘贴,一层层地按照旋转地方式将扇形的小泥块以花瓣的形式逐步粘贴上去,贴成一朵形状饱满的花朵。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或将以次要的角色为主,积极与学生讨论陶艺制作将会产生某种可能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创造,不侧重以造型准确为标准,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将创作的可能性引向思维力所能及之处。陶艺教学是循循善诱、善于交流、沟通的,而不是以说教为主的应试模式,并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执着。
三、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通过边实践边开发的策略过程,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陶艺课程的成功开发,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及课程资源的优置化,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逐步成为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只要我们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陶艺文化的熏陶,利用环境育人、生活育人,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相信陶艺教学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刘菲菲.现代陶艺制作实验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
现代陶艺教育创造力有效性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自2009至今,现已形成规模,具有地方艺术特色。在教学方面,遵循新课程标准,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作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中国作为陶艺历史悠久的国家,将陶艺作为美育教育有着先天的传统优势。在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道德。所以,陶艺教育在我国,可以说是一向很有发展前景的教育,也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如何在教育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强大,同时积极开发学生创新的智力是一个重要问题。陶艺教育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既满足了学生对现代陶艺的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地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现代陶艺,是锻炼人智力、思想的一门艺术,各种积极地、活跃的想法都可以通过陶艺制作出来,以表现学生自我智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从自闭的状态中逐渐走出来。
二、陶艺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
陶艺不仅仅是土与火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制作者付出辛勤劳动的艺术。在课程安排上,主要面对的为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及动手能力。陶艺制作一般从五种制作方法为基础来入手,如盘筑法、泥板法、手捏法、拉坯法、注浆法。以下为笔者对课程的理解与应用:
(一)盘筑法的课堂实践应用
泥条盘筑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其制作程序也不复杂,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与相应的耐心边可以制作出称心如意的作品来。在现代陶艺教学中,其方法最基本、最实用的一种陶艺制作方法,对于培训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及积极引导学生喜爱上陶艺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的。例如,《泥条花盆》这节课,主要学生学习泥条盘筑法,并利用其方法,盘筑不同形状的花盆,盆底形状各异,学生自由创作,强调的是泥条间的粘贴要牢固,并且每根泥条需要保持差不多一样的湿润程度,否则在筑形时,会因为泥条各个部分干湿程度的不同而出现断裂情况。盘筑一定高度时容易倒塌,可以将报纸揉团,放置其中,起到支撑作用,盆口稍微往里缩小一点。最后在花盆的侧面可以装饰些图案,比如擀泥片,裁切成叶子、花等简单形状,或用泥条卷成各种造型,令花盆更加美观,装饰性强。等花盆稍微干一些时,可将盆底掏一个小圆形,用于种花排水用。本课制作的作品,烧制后,让学生栽种花朵,装饰校园环境,将课堂实践应用于学生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信心。
(二)泥板法的课堂实践应用
泥板法是现代陶艺制作中比较常见的创作方法之一,泥巴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且其柔软度好,这样就可以通过外力的作用将泥块压制成一定得形状、一定的厚度以及一定得量度,以待使用。用泥板法的好处在于,泥块在湿润的时候可以任意地扭曲、卷和、裁剪、折叠、分割、镶接等。可以根据不同物件制作的不同要求,对已经压制好的泥块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同时,泥块处在湿润的时候,也可以对其进行肌理修饰及表面雕饰等。例如,《鱼游世界》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利用泥板法制作造型各异的鱼,先将泥板擀制成均匀的,1厘米厚的椭圆形,在其中间放纸团,再将泥板对折粘贴,可以将嘴的位置掏空,用泥条装饰。擀制新的泥板,裁切出各种形状的尾巴、鳍、眼睛等粘贴在身体上,并进行鱼身的装饰。也可以将鱼鳞做出肌理效果,注意鱼身体各部分接口处,是否连接紧密,并对连接处出现的一些不规则的小地方进行调整修复,以达到干净美观的效果。将这些作品烧制完,可以放在鱼缸里,配上鹅卵石,装点教室环境,宛如一条条真实的小鱼,欢乐地遨游着。
(三)手捏法的课堂实践应用
手捏法适合制作比较小的、有意思的器物,如小瓷碗、小玩具、小盘子等之类。手捏法制作能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创作情趣,同时也能使制作者在参与创作的同时感受一种自由、活泼、随意且富有创作力的制作乐趣。手捏法讲究精巧,在手捏制作的同事,也可以在塑造局部的时候运用一些工具,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但对整体而言,还是保持手捏法的痕迹。例如,《玫瑰花》这节课,先将揉制好的陶土用手制作成块状,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其分割成不同大小。分割时,可以根据玫瑰花花瓣的实际大小、厚薄、样式,将其分割成大小、厚度不同的小你快,以便进行下一步捏制。花瓣是内部小、外部大,从里到外进行粘贴,一层层地按照旋转地方式将扇形的小泥块以花瓣的形式逐步粘贴上去,贴成一朵形状饱满的花朵。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或将以次要的角色为主,积极与学生讨论陶艺制作将会产生某种可能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创造,不侧重以造型准确为标准,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散自己的思维,将创作的可能性引向思维力所能及之处。陶艺教学是循循善诱、善于交流、沟通的,而不是以说教为主的应试模式,并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执着。
三、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通过边实践边开发的策略过程,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陶艺课程的成功开发,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及课程资源的优置化,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逐步成为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只要我们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陶艺文化的熏陶,利用环境育人、生活育人,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相信陶艺教学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刘菲菲.现代陶艺制作实验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