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开今r——李刚田评改古印(十六)

来源 :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都”印,“霍”字上下两部分游离欠团聚,“都”字“邑”部虽稍加曲屈使之灵活,但乏骨力.好在全印有微妙的欹侧分布,稍具势态,“都”字尤明显.今捕捉到这一点微弱的消息,将其扩张之:两字都用秦诏版篆法,在方折、平直中求错落,中间“邑”部斜欹其间.全印力求变化而不失汉式,得新构而不失古风,虽离经而不叛道,全印在平直中得静态,在势态欹侧中得趣味,“邑”字末笔之斜曲在全印的静中出动意.意味多方,又不着经营痕迹,为此册中得意之作.然无书法基础做支撑,难得此作.是知作为一位篆刻作者,知识结构中书法为不可缺的重要内容.欲做篆刻家,首先要是一位书法家.
其他文献
那是一九七六年的二月,我们在伊东的和式旅馆召开了编撰会议.参加会议的是青山杉雨、谷村憙斋两位先生,及江兆申夫妇和郭健夫妇.当时碰头是由于二玄社计划出版林柏寿先生的《
期刊
这里讲的老家具,主要是指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遗留下来的木质家具。温州老家具在国内外名气极大,很具收藏价值。全国最大的老家具集散地宁波天元,就长期有人在我市定点收集和
摘 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对于诗歌的讲授只是要求学生会背诵、能初浅的理解,这实质上是对古诗资源的极大浪费。既然读诗诵词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把这个目标融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呢?特别是当儿童已经学习了一两年的诗歌之后,让她们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学会较好的运用语言,不是既可以达到传统教学的目的,又可以解决语言培养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小学古诗;知人论世;情景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使“学为中心”成为教学的主旋律。但在课堂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新酒装旧瓶”的现象。本
高三复习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情况整个高三阶段都是复习时间。高三复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为单元复习,时间为上年9月至次年3月中旬,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时间为次年3月下旬至4月底,第三轮复习为综合复习,时间为次年5月。高三后期复习通常指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该阶段是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的查漏补缺的重要过程,因即将面临高考,学生普遍感觉时间紧任务重,且刚完成第一轮复习,学生身心较为疲惫
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晚明的李贽、徐渭,我们一直认作是以英勇伟大、不屈不挠的人格精神反抗封建礼教,并遭到封建礼教惨酷迫害的英雄模范.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期刊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学习形式,据我们实践,最为可行的是以课题为核心的小组组合形式,这种形式具有集中性的特点。  一、形式的集中性,灵活性  自主研究,并非漫无边际的散点式质疑,也非仅仅是立足课文而进行的一般的拓展性阅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形成课题,然后就这一课题,进行相对集中的研究,并能生成一定的研究结果。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同样,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也应该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它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只有对其不断创新,它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如何巧妙把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的融合渗透,使其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学语文;方法;手段;观念  如何巧妙把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有机的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但相对而言,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那么,新课程改革以后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理性突围呢?  一、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宇词练习,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1)孤立的字词集中练习并不能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不符合文言文学习规律的积
怎样艺术地提问,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