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通过对广播语体的分析,作者认为,广播语言具有以下六个突出特点: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三、音乐美韵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四、节奏感进一步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五、场景化是广播语言区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六、联想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广播媒介 广播语言 艺术性 听众 传播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通过有声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与电视等媒介相比,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因此,广播语言具有稍纵即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点。另一方面,广播语言的“以声取胜、以情感人、以言绘景”,又能激发听众的形象思维,给听众以极大自由想象空间,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增强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对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
广播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在这种单向传播中如何提高广播的引导力、传播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语言上下工夫,提高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历史上,广播语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报纸、杂志的书面语直接转化而来,有着比较浓厚的书面语言色彩。因此,有人把广播称为“报纸的有声版”。随着时代变迁,广播在探索中不断“扬独家之优势”,口语化传播已成为广播传播的常态,这种传播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播,而是“面对面”传播。这种口语化传播打破了“你播我听”的传播格局,使广播鲜活生动起来,使传者与听众之间通过口语化的传播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形式,贴近了听众,增强了广播的亲和力。
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为例,作为国家电台、权威传播平台,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口语化传播已成常态。访谈、连线、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中国之声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当然,口语化并不代表口水化。在口语化成为节目常态的同时,中国之声在广播语言的运用上十分规范。运用大众熟悉的、一听就懂的规范语言,清新、自然的口语表达来赢得听众。可以说,这种清新、自然、大气的口语化传播,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也强化了广播有声语言的示范性和可听性。
口语化的广播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境下随意自由、信口开河、缺乏逻辑性的口水语言。它必须是凝练准确、清晰明了、生动活泼、富有逻辑性的表达。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所涉事件或人物在播报前要充分熟悉和了解,“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心中有数。前两个步骤的完成会使节目诉求及目标受众明晰,后两个步骤的完成则有助于节目内容涵盖明确,增强逻辑性。这样一来,主持人就能理清思路,打好腹稿,出口成章。
2011年山西王家沟煤矿发生矿难,广播媒体信息传递快速优势凸显,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的报道迅捷准确,信息量大,主持人与记者连线问答内容要点清楚,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主持人语气焦急、语速较快,这也同时带动了现场记者的情绪,两人一问一答、良性互动,传达出灾难现场的紧张氛围,让收音机前的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这里也有另外一个例子:某地方台女主持人,在现场采访20多小时,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应该不少。此时听众最想知道的是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被埋在矿井里的矿工被救出的准确人数,尚未救出仍在等待救援的人数,当时救援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遇险人员被救希望有多大,分期分批下井救援的队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等等。可是这位主持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打好“腹稿”。她的现场播报导语内容含混,现场描述不清晰,缺乏画面感,语言状态不积极,尽管语言口语化但重复过多,不精炼。她采访刚刚从井下上来的救援队队长:“您现在什么感受?”显而易见,她完全没有理清“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样的提问说明她在设计采访问题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她没有意识到作为媒体人,特别是以语言完成媒体功能发布信息的主持人,拥有宝贵的普通人不能拥有的公众媒体话语权,应该成为大众关注话题的代言者和访问者。
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
只有生活化的语言才能让人没有距离感,才能让听者感觉亲切、真实、自然,广播语言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装腔作势、扭捏作态、拿腔拿调,不仅会影响节目传播的效果,损害节目内容,还会让听众感到厌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大众审美趣味随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改变的要求,是广播节目样态由录播转化为现场直播的要求,更是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争取听众,保持媒体影响力的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新词汇层出不穷。广播语言的生活化就是要求广播传播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要运用大家一听就懂的词汇和语言。但通俗不等于粗俗庸俗,不等于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语言原封不动地在广播中传播出去,而是既要使用大众熟悉的口语,又要把口头语言中不确定、不规范、不合情理的东西舍弃,对口语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这样才能在广播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生动、活泼、通俗、优美。这些语言是不断吸收当下大众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化语言。广播语言生活化的艺术美就在于从群众中来、从生活中来,贴近大众,反映社会实际,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三、音乐美、韵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表现
我国古典诗词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韵律美,讲究音节的整齐匀称,声调的起伏跌宕和韵脚的自然和谐,朗读起来给人一种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强烈美感。作为凭借语言传播的大众媒介,广播在传播中自然而然地继承和吸收了这种音乐美、韵律美,以增强传播的感染力。这种韵律美使广播语言更加和谐流畅、娓娓动听。其实,我们依照声音变化的规律,把不同声调的字搭配组合、平仄交错、有起有伏,就会形成抑扬顿挫、委婉动听的音韵美。比如:“花红柳绿”“雨过天晴”。相反,如果四声搭配不好,就会缺乏美感。比如,广播语言中仄声字用得太多,声调就会缺少变化,就会缺少抑扬和起伏。读起来声不响、字不顺、比较拗口,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就会让听众感觉到平板、单调、沉闷,不仅谈不上美感,更谈不上悦耳动听。广播稿件的上下句之间,句尾的字音要尽量做到平仄呼应,读起来才能波澜起伏,富有音乐美。不然,尾音缺乏交错变化,播音员、听众都会感到趣味顿失,沉闷乏味。因此,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写稿子、读说稿子,进行广播节目信息传播的时候,要多动脑筋,有时只要把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稍加改动,就能使广播语言更具韵律美和音乐美。 四、节奏感进一步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
我国古诗词中不仅讲究音乐美韵律美,还讲究节奏美。广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种节奏美。节奏感使广播语言富有动感,更加精美生动。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不少广播语言采用排比、对偶句式和词语对称的形式,做到了语言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在增加语言美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听众的听觉美感。2011年6月,中央电台推出大型系列直播《精彩西藏》,节目通过连线记者介绍西藏的天蓝水美。记者在连线中用一连串语句来描述西藏的美景,语句简短而匀称,短小有力,让听众听起来节奏鲜明。一般而言,汉语的音节大多数是两个音节或四个音节,单音节词出现较少。广播语言遵循这个规律,呈现出来的听觉文本自然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入心。
五、场景化是广播语言区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
场景化是播音学中的一个概念。在播音艺术实践中,富于形象感的语言是揭示稿件主题思想、展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感染听众的强有力的工具。其实,场景化也是广播语言有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优秀的广播语言,对场景的描绘、事件的讲述、人物的刻画,犹如一架摄影机,在语言的行进中带领听众去看去听去感受,让每一个听众在自己的脑海里复原听到的画面及场景。在中央电台播出的《精彩西藏》大型直播节目中,通过流动的直播车,主持人和连线记者移步换景,把自己所见到的景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出去。主持人和记者的语言都细致入微,让那些没有图像的语言元素生动起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幅“动”起来的风景画。有听众发手机短信说,他们听《精彩西藏》的特别直播仿佛是进行了一次耳朵的旅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优秀的广播人物通讯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广播语言的传神、点滴描写,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人物精神“场景化”,这种听得见、看得到的“精神”能够使听众为之感动。
六、联想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对广播工作人员而言,了解广播语言心理联想的魅力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实现传播的,没有真实的图像,但这种由听众去创造的虚幻、神秘的心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触发,有时候能调动起听众内心的经验和情感,从而旁生各种联想。这也正是广播语言的魅力所在。曹禺先生在为《广播剧选》撰写的序言中也特别写到:“我喜欢在静静的夜晚,独自欣赏这样的艺术。它确实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触动人的情感深处,使人心驰波飞,使我们的世界在闭目静听中,化成万千生动的面貌。”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空中之友》节目的主持人徐曼正是用一种自然、清新、大方的语气来表达富有人情味的语言,留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她正是以广播语言的魅力唤起了台湾听众的共鸣,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号召力”。由此可见,通过有声语言的联想性在听众心目中形成心像,使某种声音不但有其声,而且有其貌,这对于广播这种纯听觉艺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总而言之,广播是一门语言艺术,以其口语化、生活化、韵律美、节奏美、场景化、联想美等要素诉诸听众的听觉,从而引起听众共鸣,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对广播工作者来说,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广播语言的艺术性的优势,才能使广播媒介借助其不同于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的个性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社)
(本文编辑:莫玉玲)
关键词:广播媒介 广播语言 艺术性 听众 传播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通过有声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与电视等媒介相比,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因此,广播语言具有稍纵即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特点。另一方面,广播语言的“以声取胜、以情感人、以言绘景”,又能激发听众的形象思维,给听众以极大自由想象空间,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增强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对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和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
广播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在这种单向传播中如何提高广播的引导力、传播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语言上下工夫,提高广播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历史上,广播语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从报纸、杂志的书面语直接转化而来,有着比较浓厚的书面语言色彩。因此,有人把广播称为“报纸的有声版”。随着时代变迁,广播在探索中不断“扬独家之优势”,口语化传播已成为广播传播的常态,这种传播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播,而是“面对面”传播。这种口语化传播打破了“你播我听”的传播格局,使广播鲜活生动起来,使传者与听众之间通过口语化的传播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大丰富了广播的传播形式,贴近了听众,增强了广播的亲和力。
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为例,作为国家电台、权威传播平台,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口语化传播已成常态。访谈、连线、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中国之声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当然,口语化并不代表口水化。在口语化成为节目常态的同时,中国之声在广播语言的运用上十分规范。运用大众熟悉的、一听就懂的规范语言,清新、自然的口语表达来赢得听众。可以说,这种清新、自然、大气的口语化传播,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也强化了广播有声语言的示范性和可听性。
口语化的广播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境下随意自由、信口开河、缺乏逻辑性的口水语言。它必须是凝练准确、清晰明了、生动活泼、富有逻辑性的表达。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所涉事件或人物在播报前要充分熟悉和了解,“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心中有数。前两个步骤的完成会使节目诉求及目标受众明晰,后两个步骤的完成则有助于节目内容涵盖明确,增强逻辑性。这样一来,主持人就能理清思路,打好腹稿,出口成章。
2011年山西王家沟煤矿发生矿难,广播媒体信息传递快速优势凸显,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的报道迅捷准确,信息量大,主持人与记者连线问答内容要点清楚,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主持人语气焦急、语速较快,这也同时带动了现场记者的情绪,两人一问一答、良性互动,传达出灾难现场的紧张氛围,让收音机前的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这里也有另外一个例子:某地方台女主持人,在现场采访20多小时,她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应该不少。此时听众最想知道的是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被埋在矿井里的矿工被救出的准确人数,尚未救出仍在等待救援的人数,当时救援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遇险人员被救希望有多大,分期分批下井救援的队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等等。可是这位主持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打好“腹稿”。她的现场播报导语内容含混,现场描述不清晰,缺乏画面感,语言状态不积极,尽管语言口语化但重复过多,不精炼。她采访刚刚从井下上来的救援队队长:“您现在什么感受?”显而易见,她完全没有理清“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样的提问说明她在设计采访问题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她没有意识到作为媒体人,特别是以语言完成媒体功能发布信息的主持人,拥有宝贵的普通人不能拥有的公众媒体话语权,应该成为大众关注话题的代言者和访问者。
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
只有生活化的语言才能让人没有距离感,才能让听者感觉亲切、真实、自然,广播语言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装腔作势、扭捏作态、拿腔拿调,不仅会影响节目传播的效果,损害节目内容,还会让听众感到厌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大众审美趣味随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改变的要求,是广播节目样态由录播转化为现场直播的要求,更是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争取听众,保持媒体影响力的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新词汇层出不穷。广播语言的生活化就是要求广播传播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要运用大家一听就懂的词汇和语言。但通俗不等于粗俗庸俗,不等于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语言原封不动地在广播中传播出去,而是既要使用大众熟悉的口语,又要把口头语言中不确定、不规范、不合情理的东西舍弃,对口语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这样才能在广播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生动、活泼、通俗、优美。这些语言是不断吸收当下大众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化语言。广播语言生活化的艺术美就在于从群众中来、从生活中来,贴近大众,反映社会实际,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三、音乐美、韵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表现
我国古典诗词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美、韵律美,讲究音节的整齐匀称,声调的起伏跌宕和韵脚的自然和谐,朗读起来给人一种铿锵悦耳、抑扬顿挫的强烈美感。作为凭借语言传播的大众媒介,广播在传播中自然而然地继承和吸收了这种音乐美、韵律美,以增强传播的感染力。这种韵律美使广播语言更加和谐流畅、娓娓动听。其实,我们依照声音变化的规律,把不同声调的字搭配组合、平仄交错、有起有伏,就会形成抑扬顿挫、委婉动听的音韵美。比如:“花红柳绿”“雨过天晴”。相反,如果四声搭配不好,就会缺乏美感。比如,广播语言中仄声字用得太多,声调就会缺少变化,就会缺少抑扬和起伏。读起来声不响、字不顺、比较拗口,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就会让听众感觉到平板、单调、沉闷,不仅谈不上美感,更谈不上悦耳动听。广播稿件的上下句之间,句尾的字音要尽量做到平仄呼应,读起来才能波澜起伏,富有音乐美。不然,尾音缺乏交错变化,播音员、听众都会感到趣味顿失,沉闷乏味。因此,这就要求广播工作者,写稿子、读说稿子,进行广播节目信息传播的时候,要多动脑筋,有时只要把一些约定俗成的话语稍加改动,就能使广播语言更具韵律美和音乐美。 四、节奏感进一步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
我国古诗词中不仅讲究音乐美韵律美,还讲究节奏美。广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种节奏美。节奏感使广播语言富有动感,更加精美生动。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不少广播语言采用排比、对偶句式和词语对称的形式,做到了语言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在增加语言美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听众的听觉美感。2011年6月,中央电台推出大型系列直播《精彩西藏》,节目通过连线记者介绍西藏的天蓝水美。记者在连线中用一连串语句来描述西藏的美景,语句简短而匀称,短小有力,让听众听起来节奏鲜明。一般而言,汉语的音节大多数是两个音节或四个音节,单音节词出现较少。广播语言遵循这个规律,呈现出来的听觉文本自然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入心。
五、场景化是广播语言区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
场景化是播音学中的一个概念。在播音艺术实践中,富于形象感的语言是揭示稿件主题思想、展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感染听众的强有力的工具。其实,场景化也是广播语言有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优秀的广播语言,对场景的描绘、事件的讲述、人物的刻画,犹如一架摄影机,在语言的行进中带领听众去看去听去感受,让每一个听众在自己的脑海里复原听到的画面及场景。在中央电台播出的《精彩西藏》大型直播节目中,通过流动的直播车,主持人和连线记者移步换景,把自己所见到的景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出去。主持人和记者的语言都细致入微,让那些没有图像的语言元素生动起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幅“动”起来的风景画。有听众发手机短信说,他们听《精彩西藏》的特别直播仿佛是进行了一次耳朵的旅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优秀的广播人物通讯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广播语言的传神、点滴描写,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人物精神“场景化”,这种听得见、看得到的“精神”能够使听众为之感动。
六、联想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对广播工作人员而言,了解广播语言心理联想的魅力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实现传播的,没有真实的图像,但这种由听众去创造的虚幻、神秘的心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触发,有时候能调动起听众内心的经验和情感,从而旁生各种联想。这也正是广播语言的魅力所在。曹禺先生在为《广播剧选》撰写的序言中也特别写到:“我喜欢在静静的夜晚,独自欣赏这样的艺术。它确实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触动人的情感深处,使人心驰波飞,使我们的世界在闭目静听中,化成万千生动的面貌。”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空中之友》节目的主持人徐曼正是用一种自然、清新、大方的语气来表达富有人情味的语言,留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她正是以广播语言的魅力唤起了台湾听众的共鸣,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情感号召力”。由此可见,通过有声语言的联想性在听众心目中形成心像,使某种声音不但有其声,而且有其貌,这对于广播这种纯听觉艺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总而言之,广播是一门语言艺术,以其口语化、生活化、韵律美、节奏美、场景化、联想美等要素诉诸听众的听觉,从而引起听众共鸣,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对广播工作者来说,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广播语言的艺术性的优势,才能使广播媒介借助其不同于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的个性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社)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