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德育无疑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甚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小学阶段通常为6~12岁。由于年龄比较小,小学生尚未具备判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小学生亟须正确的教育引导,从而树立一个完整、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小学德育工作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后,学校通过实施小学德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然而,偏远的农村小学一直以来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不但教学质量方面与城区学校差距巨大,德育工作方面更是严重滞后。如今,行为偏激、好勇斗狠、沉迷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成为农村小学生的标签,个别农村小学生甚至出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和大多数农村小学生没有接受完整、健全的德育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缩小城乡差距,均衡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地带,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城区小学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教师认为,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农村小学十分渴望能在教学质量方面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距,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自然就出现重教学轻德育的现象。农村小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大多数学校都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抓教学质量方面,德育工作方面出现越来越淡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弱化就成为必然。
2.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整体规划
根据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验,笔者发现,农村小学的德育缺乏一个整体的教育规划,所谓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基本上是一纸空文,通常都是为了写而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才想办法解决,基本上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学校层面很少去深入思考学校在教育中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学校德育严重缺乏前瞻性和整体规划。
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单一陈旧,缺乏多样性
一般来说,农村教师德育方式还停留在以往的说教模式中。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每天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如果还以这种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话,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现在的德育手段早已多元化了,过去那种理论教化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势了。所以,引领农村小学德育形式多元化显得非常有必要。
4.德育工作与家庭、社会脱节
在农村小学德育中,由于资源方面的限制,农村小学教师过于注重思想理论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教学,从而造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小学德育必须与社会以及家庭之间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一个小范围当中。对于当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而言,学生的思想教育几乎都是学校一手包办的,家庭与社会参与度非常低,尤其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增多,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几乎缺失,就算有幸父母在身边,但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普遍跟不上,家庭教育也几乎是空谈。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者之间的教育体制尚未正式建立起来,无法顺利形成一个德育资源的合力,小学德育工作难以提升其效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提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1.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的培训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农村教育也是国家教育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师资素养的提升更是迫在眉睫。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方向,要让农村小学走出落后的德育模式,就必须改变农村小学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让先进的德育理念走进农村小学德育课堂。然而,在实际的教师培训中,农村小学的教师本来学习的机会就偏少,特别是一些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培训就更少,而且一直以来都比较偏重学科的培训,对德育工作方面的培训非常少。所以,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方面的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2.充分发挥领导的管理职能,引导农村小学德育更具规划性和系统性
农村小学德育之所以越来越淡化,和相关的管理部门漠视有关。一个只重视学生成绩的领导必然会造成其他方面教育的缺失。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看似可有可无,但实际非常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因为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制度,所以部分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边缘化。因此,上一级的教育部门应该站在大教育的角度,充分利用监管职能,结合学校工作评价,充分利用德育工作评估等形式引导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更加具有规划性和系统性。
3.积极引导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固守过去枯燥的理论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但造成德育效果甚微,而且会造成部分学生,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高年级学生反感。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引导教师德育工作方式多元化和生活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把思想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与实践当中接受德育。例如:学校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结互助方面的教育;通过观看思想性比较强的影视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在实践中感悟。
4.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德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离开家庭教育必然会造成孩子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从中也可以学习到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另外,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学生家长走进课堂,以便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教师与家长密切联系,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或者在学校中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与社会联系方面,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民政、家庭服务中心、村委等緊密联系,利用节假日或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在这些热点事件中学会辨别是非曲直,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党中央提出均衡教育发展的今天,农村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德育与城区学校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共同关注农村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今后,各级部门以及农村小学只有上下一心,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才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3(3).
[2]王子荣.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后,学校通过实施小学德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然而,偏远的农村小学一直以来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不但教学质量方面与城区学校差距巨大,德育工作方面更是严重滞后。如今,行为偏激、好勇斗狠、沉迷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成为农村小学生的标签,个别农村小学生甚至出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和大多数农村小学生没有接受完整、健全的德育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缩小城乡差距,均衡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地带,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城区小学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教师认为,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农村小学十分渴望能在教学质量方面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距,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自然就出现重教学轻德育的现象。农村小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大多数学校都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抓教学质量方面,德育工作方面出现越来越淡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弱化就成为必然。
2.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整体规划
根据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验,笔者发现,农村小学的德育缺乏一个整体的教育规划,所谓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基本上是一纸空文,通常都是为了写而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才想办法解决,基本上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学校层面很少去深入思考学校在教育中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学校德育严重缺乏前瞻性和整体规划。
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单一陈旧,缺乏多样性
一般来说,农村教师德育方式还停留在以往的说教模式中。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每天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如果还以这种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话,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现在的德育手段早已多元化了,过去那种理论教化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势了。所以,引领农村小学德育形式多元化显得非常有必要。
4.德育工作与家庭、社会脱节
在农村小学德育中,由于资源方面的限制,农村小学教师过于注重思想理论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教学,从而造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小学德育必须与社会以及家庭之间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一个小范围当中。对于当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而言,学生的思想教育几乎都是学校一手包办的,家庭与社会参与度非常低,尤其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增多,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几乎缺失,就算有幸父母在身边,但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普遍跟不上,家庭教育也几乎是空谈。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者之间的教育体制尚未正式建立起来,无法顺利形成一个德育资源的合力,小学德育工作难以提升其效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提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1.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的培训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农村教育也是国家教育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师资素养的提升更是迫在眉睫。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方向,要让农村小学走出落后的德育模式,就必须改变农村小学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让先进的德育理念走进农村小学德育课堂。然而,在实际的教师培训中,农村小学的教师本来学习的机会就偏少,特别是一些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培训就更少,而且一直以来都比较偏重学科的培训,对德育工作方面的培训非常少。所以,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师资方面的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2.充分发挥领导的管理职能,引导农村小学德育更具规划性和系统性
农村小学德育之所以越来越淡化,和相关的管理部门漠视有关。一个只重视学生成绩的领导必然会造成其他方面教育的缺失。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看似可有可无,但实际非常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因为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制度,所以部分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边缘化。因此,上一级的教育部门应该站在大教育的角度,充分利用监管职能,结合学校工作评价,充分利用德育工作评估等形式引导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更加具有规划性和系统性。
3.积极引导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在德育工作中,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固守过去枯燥的理论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但造成德育效果甚微,而且会造成部分学生,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高年级学生反感。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引导教师德育工作方式多元化和生活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把思想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与实践当中接受德育。例如:学校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结互助方面的教育;通过观看思想性比较强的影视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在实践中感悟。
4.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德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离开家庭教育必然会造成孩子教育的缺失,因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从中也可以学习到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另外,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学生家长走进课堂,以便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教师与家长密切联系,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或者在学校中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与社会联系方面,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民政、家庭服务中心、村委等緊密联系,利用节假日或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在这些热点事件中学会辨别是非曲直,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
在党中央提出均衡教育发展的今天,农村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德育与城区学校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共同关注农村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今后,各级部门以及农村小学只有上下一心,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才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3(3).
[2]王子荣.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