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产品做的平台,基本就好像在停车场摆摊一样,
地方也大,人也多,看着也很热闹,
就是没法常住,也就无法复制。
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想做平台,在平台化大路上前赴后继,却鲜有成功者。这一趋势在移动互联时代也再次上演。但凡是有千万级用户量的App,都在做平台化。有趣的是,这种齐头并进冲刺平台的现象,在国外互联网公司里倒是比较少见。已经达到亿级用户量的WhatsApp,至今仍是一款非常简单和基础的通讯App,并没有试图基于自己亿级用户做任何平台拓展。
为什么大家都要做平台?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产物。在没有中心的情况下,平台上的各方进行资源的配对和业务的对接。顾名思义,平台提供的就是一个环境和条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平台的使用者,来通过平台完成自己的诉求。
平台最大优点就是有群聚效应。群聚效应是社会动力学的一个名词,用来描述在一个社会系统里,某件事情的存在已达到一个足够的动力,使它能够自我维持,并为往后的成长提供动力。举个例子,一个商业地产综合体怎么形成?先做写字楼让大家来这里办公,人多了,就要配套餐饮服务、商场百货,接着是影院、娱乐,当这些都妥当,旁边住宅会涨价,最后就形成一个广场业态。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平台,而所谓搭建平台失败,也就是房子盖起来但没有人来,最后沦为鬼城。
鬼城和广场之间的临界点叫作“临界量”或“转捩点”,一旦突破这个点,平台上的业态就会开始自我复制和繁衍,熬过最难的时刻,平台可以自行运转。当年淘宝为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承诺五年免费。就靠这个五年免费,打败收费eBay,搭建起一个电商平台。
平台一旦搭建起来,平台上的业态会自己去促销引流,自己去做宣传,每一个个体都努力宣传时,实际上是在壮大母体总知名度。这种壮大引来更多人流或者业态,最终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当然,同样也会有人或者业态不断流失,只要“进来”速度更快,那么平台就是稳定超前发展。这里也有一个流失临界,一旦流失量过高,平台就会失血,越失血越难过,走的就更多,这就陷入平台衰败死亡期。在发生这种事情之前,平台会想办法购买更多的流量来维持整个生态的发展。所以你会发现再成功的平台,也要打广告。
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总要往平台上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业务发展有天花板,而平台则没有。比如,如果做独立电商,出售商品是有限的,因为仓库和管理能力有限。但如果做平台,那么可以让数百万商家在这里开店,商品数量和仓库都可以是无限的。从这个角度讲,大家都去做平台,是被投资人的增速要求逼的。在自己业务发展有限时,去做一个平台,万一做起来,可以自己发展,是突破瓶颈很好的办法,甚至是唯一办法。
为什么平台都做不成功?
当你知道平台是什么时,就明白为什么大部分平台都做不成功,原因有这么几个:
没有熬到临界量,群体无法自我复制,输血能力丧失,直接进入衰败。业务有问题,大家不太需要;运营有问题,用户没有什么黏度;资金有问题,支撑不到用户和业态可以自我复制的那一天。这些问题都是直接致死的问题。总而言之,是没有能力做这么大的盘子。
没有做成生态。好比大楼盖到18层,才发现没有设计电梯。只有卖饭的,没有卖水的,最后用户只能噎死。很多人把平台做成公路,然后收“买路钱”。而且收钱方法很残忍,让穷人免费限速开,让富人交钱随便开。穷人不开心,就会找免费道路取而代之;而没有穷人之后,富人付费意愿也大幅下降,然后就陷入失血状态。
平台自身存在巨大硬伤,比如品控。京东号称可以杜绝假货,但是淘宝就不能,因为后者管理成本太高,前者控制力则要强很多。京东一旦开辟POP平台,假货事件也时有发生,原因都是一样,这就是平台硬伤:管理成本较高,品控比较困难。
做平台的人自己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投机取巧。自己做一个产品、一个服务去销售,当然困难艰苦,而且增长速度和天花板都比较明显。所以大家就想啊:“我做个平台然后收管理费不就得了,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辛辛苦苦卖产品”。这样的情况,最后基本也都会失败,因为缺少做平台的高度和能力。
顶层设计有问题。平台需要生态系统支持,比较成功的平台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都有支付宝这样的金融体系和强大的推广体系支撑。这就是马云说的做互联网水电工。他为你提供完整的基础资源支持,然后才做成平台。很多人在顶层设计上有很大的问题,他找不到自己能提供的核心价值。就淘宝崛起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支付宝解决了支付信任问题。很多人只会做淘宝,却做不了支付宝,做一个商场结果没有接上电线。所以就算其他条件都不错,也很难成功。
总而言之,做平台绝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你有足够多的用户,就可以转型做平台。用户多,顶多意味着你的马路修得好,或者社区做得有黏性。如果要做一个平台出来,需要你的用户带动更多的人来陪你玩,同时也需要提供工具,供大家自发复制、拓展和使用。在房地产上,我们称之为配套设施。你光房子盖得好没用,还要有配套的医院学校和商店,才是一个好的小区,不然只能是好的房子。
大部分产品做的平台,基本就好像在停车场摆摊一样,地方也大,人也多,看着也很热闹,就是没法常住,也就无法复制。
怎么做平台才能成功?
很多看似成功的平台业态其实并非是平台,仅仅是增值服务。比方说,这个人本来是修车的,现在增加了一个洗车的业务,做得不错,然后又增加一个快餐业务,也很受欢迎。然后你说,他依托修车做了一个大平台,融合本地生活化服务,业务做得非常好,其实这是错的。这不是平台,只是因为人多,把专卖店改成综合店,增加产品和收入而已。延续上文提到的概念,这就是没有群聚效应。
垂直信息平台相对容易成功,比如二手房交易信息,二手车交易信息,这样的平台比较容易。你只要搭起来,里面有信息,购买流量和用户,然后就会发现信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就越来越火爆。这类信息平台的问题就是模式太轻,没有门槛,容易复制,变现困难,完全取决于引流能力。
比较难做成功的是综合平台,这一类平台现在比较成功的是阿里和京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综合平台一定要提供自己的核心价值,比如阿里的金融服务,京东的物流服务,这是它们两个的优势,也是平台上的人特别需要的资源。而阿里物流不足的地方就通过第三方来实现;京东金融是短板,所以不断地推出白条、货到付款这样的服务来弥补。
大部分失败的人,是用信息平台的做法去做综合平台,提供不了核心的价值。你找不到自己核心价值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做平台。
地方也大,人也多,看着也很热闹,
就是没法常住,也就无法复制。
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想做平台,在平台化大路上前赴后继,却鲜有成功者。这一趋势在移动互联时代也再次上演。但凡是有千万级用户量的App,都在做平台化。有趣的是,这种齐头并进冲刺平台的现象,在国外互联网公司里倒是比较少见。已经达到亿级用户量的WhatsApp,至今仍是一款非常简单和基础的通讯App,并没有试图基于自己亿级用户做任何平台拓展。
为什么大家都要做平台?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产物。在没有中心的情况下,平台上的各方进行资源的配对和业务的对接。顾名思义,平台提供的就是一个环境和条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平台的使用者,来通过平台完成自己的诉求。
平台最大优点就是有群聚效应。群聚效应是社会动力学的一个名词,用来描述在一个社会系统里,某件事情的存在已达到一个足够的动力,使它能够自我维持,并为往后的成长提供动力。举个例子,一个商业地产综合体怎么形成?先做写字楼让大家来这里办公,人多了,就要配套餐饮服务、商场百货,接着是影院、娱乐,当这些都妥当,旁边住宅会涨价,最后就形成一个广场业态。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平台,而所谓搭建平台失败,也就是房子盖起来但没有人来,最后沦为鬼城。
鬼城和广场之间的临界点叫作“临界量”或“转捩点”,一旦突破这个点,平台上的业态就会开始自我复制和繁衍,熬过最难的时刻,平台可以自行运转。当年淘宝为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承诺五年免费。就靠这个五年免费,打败收费eBay,搭建起一个电商平台。
平台一旦搭建起来,平台上的业态会自己去促销引流,自己去做宣传,每一个个体都努力宣传时,实际上是在壮大母体总知名度。这种壮大引来更多人流或者业态,最终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当然,同样也会有人或者业态不断流失,只要“进来”速度更快,那么平台就是稳定超前发展。这里也有一个流失临界,一旦流失量过高,平台就会失血,越失血越难过,走的就更多,这就陷入平台衰败死亡期。在发生这种事情之前,平台会想办法购买更多的流量来维持整个生态的发展。所以你会发现再成功的平台,也要打广告。
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总要往平台上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业务发展有天花板,而平台则没有。比如,如果做独立电商,出售商品是有限的,因为仓库和管理能力有限。但如果做平台,那么可以让数百万商家在这里开店,商品数量和仓库都可以是无限的。从这个角度讲,大家都去做平台,是被投资人的增速要求逼的。在自己业务发展有限时,去做一个平台,万一做起来,可以自己发展,是突破瓶颈很好的办法,甚至是唯一办法。
为什么平台都做不成功?
当你知道平台是什么时,就明白为什么大部分平台都做不成功,原因有这么几个:
没有熬到临界量,群体无法自我复制,输血能力丧失,直接进入衰败。业务有问题,大家不太需要;运营有问题,用户没有什么黏度;资金有问题,支撑不到用户和业态可以自我复制的那一天。这些问题都是直接致死的问题。总而言之,是没有能力做这么大的盘子。
没有做成生态。好比大楼盖到18层,才发现没有设计电梯。只有卖饭的,没有卖水的,最后用户只能噎死。很多人把平台做成公路,然后收“买路钱”。而且收钱方法很残忍,让穷人免费限速开,让富人交钱随便开。穷人不开心,就会找免费道路取而代之;而没有穷人之后,富人付费意愿也大幅下降,然后就陷入失血状态。
平台自身存在巨大硬伤,比如品控。京东号称可以杜绝假货,但是淘宝就不能,因为后者管理成本太高,前者控制力则要强很多。京东一旦开辟POP平台,假货事件也时有发生,原因都是一样,这就是平台硬伤:管理成本较高,品控比较困难。
做平台的人自己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投机取巧。自己做一个产品、一个服务去销售,当然困难艰苦,而且增长速度和天花板都比较明显。所以大家就想啊:“我做个平台然后收管理费不就得了,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辛辛苦苦卖产品”。这样的情况,最后基本也都会失败,因为缺少做平台的高度和能力。
顶层设计有问题。平台需要生态系统支持,比较成功的平台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都有支付宝这样的金融体系和强大的推广体系支撑。这就是马云说的做互联网水电工。他为你提供完整的基础资源支持,然后才做成平台。很多人在顶层设计上有很大的问题,他找不到自己能提供的核心价值。就淘宝崛起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支付宝解决了支付信任问题。很多人只会做淘宝,却做不了支付宝,做一个商场结果没有接上电线。所以就算其他条件都不错,也很难成功。
总而言之,做平台绝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你有足够多的用户,就可以转型做平台。用户多,顶多意味着你的马路修得好,或者社区做得有黏性。如果要做一个平台出来,需要你的用户带动更多的人来陪你玩,同时也需要提供工具,供大家自发复制、拓展和使用。在房地产上,我们称之为配套设施。你光房子盖得好没用,还要有配套的医院学校和商店,才是一个好的小区,不然只能是好的房子。
大部分产品做的平台,基本就好像在停车场摆摊一样,地方也大,人也多,看着也很热闹,就是没法常住,也就无法复制。
怎么做平台才能成功?
很多看似成功的平台业态其实并非是平台,仅仅是增值服务。比方说,这个人本来是修车的,现在增加了一个洗车的业务,做得不错,然后又增加一个快餐业务,也很受欢迎。然后你说,他依托修车做了一个大平台,融合本地生活化服务,业务做得非常好,其实这是错的。这不是平台,只是因为人多,把专卖店改成综合店,增加产品和收入而已。延续上文提到的概念,这就是没有群聚效应。
垂直信息平台相对容易成功,比如二手房交易信息,二手车交易信息,这样的平台比较容易。你只要搭起来,里面有信息,购买流量和用户,然后就会发现信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就越来越火爆。这类信息平台的问题就是模式太轻,没有门槛,容易复制,变现困难,完全取决于引流能力。
比较难做成功的是综合平台,这一类平台现在比较成功的是阿里和京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综合平台一定要提供自己的核心价值,比如阿里的金融服务,京东的物流服务,这是它们两个的优势,也是平台上的人特别需要的资源。而阿里物流不足的地方就通过第三方来实现;京东金融是短板,所以不断地推出白条、货到付款这样的服务来弥补。
大部分失败的人,是用信息平台的做法去做综合平台,提供不了核心的价值。你找不到自己核心价值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