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 :航天器工程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把空间数据系统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向信道传输,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空间链路上有效可靠传输;第二阶段是面向数据源,主要解决如何自适应不同数据源的传输要求。这两个阶段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应用。文章预测,空间数据系统将走上第三阶段,即面向数据用户的体制,到那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从空间分布式数据库中获取数据。文章重点阐述了第三阶段的新概念设想,它的第一步是云遥测,然后进一步建成支持交互的空间云数据系统。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测控数据传输的5线制同步串行总线,支持30个终端同时接入,改变了通信卫星平台传统的点对点式的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通信舱内电缆数量;并在某通信卫星载荷舱上进行了应用,使卫星载荷舱质量减少几十千克,提升了卫星平台的有效载荷能力。文章设计的串行总线提供标准的接口电路,有利于有效载荷设备的扩容,可以推广至更多的有效载荷设备,构成其之间的测控信息网络。
基于卫星工具包(STK)和MATLAB软件,提出了一种对卫星全视场成像进行物理建模分析的交互仿真方法。以一颗运行在650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具有侧摆能力的遥感卫星为例,对相机在运动中的全视场积分时间偏差和全视场偏流角修正残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够较精确地对相机在轨全视场的成像质量进行分析,从而可用于在轨成像性能预估。该仿真方法还能以卫星工程数据作为输入,用于卫星星上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