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高校学生组织传统的运作方式产生了較大的影响。由于微博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参与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平等自由等特点,许多高校的学生组织都开通了微博。微博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组织交流工作信息、开展线上活动、提供成长服务的新平台。但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向作用、育人效果、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本文在对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建设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互联网络社交服务载体,自诞生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宣告了‘微革命’时代的到来”。2009年微博在中国广泛应用以来,更是掀起了一股“高校微博”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发布的《2012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显示,高校微博在2012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截至2012年11月,通过新浪官方认证开通官方微博的国内高校达到835所,入驻腾讯微博的高校官方微博共有568所。由此可以看出,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微博”这一新兴领域。
微博不仅是一所高校对外宣传的新窗口,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运用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微博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1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的特点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是大学校园中最基层、最大众的校园管理者。它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认可的新舆论平台,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和桥梁。高校学生组织微博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手段,具有思想性、联动性和实效性三个特点。
1.1 思想性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主流、正面的思想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微活动当中,有别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目的。
1.2 联动性
微博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一种新的组织建设模式、新的组织动员方式和新的工作活动载体,得到文化水平较高、性格较为活跃的大学生的一致认可。不少高校都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组织微博。各个学生组织微博之间相互关注,共享信息,粉丝群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生。捆绑的微博联动体系,在让校园信息得到更加快速传播的同时,也使信息资源本身更具有权威性和对称性,对促进学生组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实效性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的建立和完善,拉近了学校和学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
2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导向作用不强
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高校学生组织微博主要侧重平等交流,用学生喜欢、熟悉的文字语言来表达信息内容,每天都会发布很多条不同内容的信息。但由于微博信息发布门槛较低,发布的内容也不受限制,有的高校学生组织微博把关不严,偶尔会发布一些消极、低俗甚至是虚假的信息,来哗众取宠,增加点击率,给高校的舆论氛围带来不良影响。
2.2 育人效果不搞
目前,高校学生大多属于“90”后,他们在多种思潮、多元价值取向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迷茫、困惑、价值观偏离等现象。有的高校学生组织微博不仅没有坚持正面的思想引领,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奋斗目标,反而发布或转发一些有关炫富、奢侈消费、享乐主义之类的不良信息,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传播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3 管理水平比较低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大多是学生自主管理,由于不同学生的素质、责任心等存在差异,导致在微博管理过程中产生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此外,不少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对发布信息的来源、内容、数量、时间等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造成微博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影响了学生组织的整体形象,不利于微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建设的对策
面对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应主动出击,占领学生组织微博阵地,探索微时代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3.1 强化引领,掌握高校学生组织微博舆论主导权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应在高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处理好主导和顺应的关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主动介入热点焦点问题,坚持用主流思想和正面声音引领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高校还应利用微博强大的互动性功能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特点,构建各级学生组织与普通学生之间扁平化、快捷的交流机制,做好分类引导工作,努力将微博建设成为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工作创新的新阵地。
3.2 加强指导,提升高校学生组织微博育人效果
高校应指定专门的老师,加强对学生组织微博的指导。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运用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技术水平好的学生干部负责各级学生组织的管理,并邀请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微博运营商对学生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学生组织微博要紧扣学生成长需求,从微博的内容、来源、栏目等方面着手,努力做到:信息来源体现权威性、信息筛选体现服务性、发布内容体现导向性、发布角度体现独特性、发布时间体现时效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他们真正需要、乐于参与的工作和活动载体,运用学生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以及语言风格、话语体系与他们交流,化“大道理”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小道理”,增强学生组织微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建立制度,完善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管理体系
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微博管理制度,成立微博管理机构,明确微博责任部门,规范微博发布内容,保证学生组织微博正常、健康运行,实现学生组织与学生之间便捷、顺畅的交流。如福建师范大学通过建立“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出台《关于完善团学系统“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了学校转变工作理念、完善校园民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同时,高校应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对学生组织微博信息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防止负面信息扩散开来。
参考文献
[1]李苑静.高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7):134-135.
[2]董书齐,谢振荣.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社会观察,2013(1):95-96.
[3]隋玚,路瑶.微博开启高校管理新模式——以黑龙江大学打造微博交流平台为例[J].决策.信息,2013(3):238.
[4]勾金华.“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08-109.
[5]李林,李建华,杨宝丽,黄玉梅,刘志新.高校微博舆情的监控与引导——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中国商界,2012(7):13-15.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建设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互联网络社交服务载体,自诞生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宣告了‘微革命’时代的到来”。2009年微博在中国广泛应用以来,更是掀起了一股“高校微博”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发布的《2012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显示,高校微博在2012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截至2012年11月,通过新浪官方认证开通官方微博的国内高校达到835所,入驻腾讯微博的高校官方微博共有568所。由此可以看出,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微博”这一新兴领域。
微博不仅是一所高校对外宣传的新窗口,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运用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微博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1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的特点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是大学校园中最基层、最大众的校园管理者。它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认可的新舆论平台,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和桥梁。高校学生组织微博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手段,具有思想性、联动性和实效性三个特点。
1.1 思想性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主流、正面的思想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微活动当中,有别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目的。
1.2 联动性
微博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一种新的组织建设模式、新的组织动员方式和新的工作活动载体,得到文化水平较高、性格较为活跃的大学生的一致认可。不少高校都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组织微博。各个学生组织微博之间相互关注,共享信息,粉丝群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生。捆绑的微博联动体系,在让校园信息得到更加快速传播的同时,也使信息资源本身更具有权威性和对称性,对促进学生组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实效性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的建立和完善,拉近了学校和学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
2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导向作用不强
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高校学生组织微博主要侧重平等交流,用学生喜欢、熟悉的文字语言来表达信息内容,每天都会发布很多条不同内容的信息。但由于微博信息发布门槛较低,发布的内容也不受限制,有的高校学生组织微博把关不严,偶尔会发布一些消极、低俗甚至是虚假的信息,来哗众取宠,增加点击率,给高校的舆论氛围带来不良影响。
2.2 育人效果不搞
目前,高校学生大多属于“90”后,他们在多种思潮、多元价值取向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迷茫、困惑、价值观偏离等现象。有的高校学生组织微博不仅没有坚持正面的思想引领,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奋斗目标,反而发布或转发一些有关炫富、奢侈消费、享乐主义之类的不良信息,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传播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3 管理水平比较低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大多是学生自主管理,由于不同学生的素质、责任心等存在差异,导致在微博管理过程中产生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此外,不少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对发布信息的来源、内容、数量、时间等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造成微博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影响了学生组织的整体形象,不利于微博的健康发展。
3 加强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建设的对策
面对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应主动出击,占领学生组织微博阵地,探索微时代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3.1 强化引领,掌握高校学生组织微博舆论主导权
高校学生组织微博应在高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宗旨,处理好主导和顺应的关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主动介入热点焦点问题,坚持用主流思想和正面声音引领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高校还应利用微博强大的互动性功能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特点,构建各级学生组织与普通学生之间扁平化、快捷的交流机制,做好分类引导工作,努力将微博建设成为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工作创新的新阵地。
3.2 加强指导,提升高校学生组织微博育人效果
高校应指定专门的老师,加强对学生组织微博的指导。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运用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技术水平好的学生干部负责各级学生组织的管理,并邀请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微博运营商对学生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学生组织微博要紧扣学生成长需求,从微博的内容、来源、栏目等方面着手,努力做到:信息来源体现权威性、信息筛选体现服务性、发布内容体现导向性、发布角度体现独特性、发布时间体现时效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他们真正需要、乐于参与的工作和活动载体,运用学生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以及语言风格、话语体系与他们交流,化“大道理”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小道理”,增强学生组织微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建立制度,完善高校学生组织微博管理体系
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微博管理制度,成立微博管理机构,明确微博责任部门,规范微博发布内容,保证学生组织微博正常、健康运行,实现学生组织与学生之间便捷、顺畅的交流。如福建师范大学通过建立“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出台《关于完善团学系统“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了学校转变工作理念、完善校园民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同时,高校应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对学生组织微博信息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防止负面信息扩散开来。
参考文献
[1]李苑静.高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7):134-135.
[2]董书齐,谢振荣.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社会观察,2013(1):95-96.
[3]隋玚,路瑶.微博开启高校管理新模式——以黑龙江大学打造微博交流平台为例[J].决策.信息,2013(3):238.
[4]勾金华.“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08-109.
[5]李林,李建华,杨宝丽,黄玉梅,刘志新.高校微博舆情的监控与引导——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中国商界,2012(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