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八江风雨桥碑文研究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智慧结晶的体现,在桥梁建成后,桥上通常会镶嵌数十块火石碑,上面标注了桥梁的详细介绍,建设过程中出资献力的人员名单及性别。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风雨桥因杉木榫卯结构,桥面不妨有破损之处,因此国家不断拨款进行翻修,发动村民捐钱、捐木、捐粮、捐工,请最好的石匠,木匠,从而得以完整的保留至今。所以在桥梁建成后,都会用碑文来记载关于桥梁的历史信息,便于流传后世。文章通过对三江侗族八江风雨桥的碑文研习,充分了解了八江桥的建桥原由和历史演变,对风雨桥文化进行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侗族 风雨桥 文化内涵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碑文出现,立碑在民间风俗里有多种,分为桥梁道路、功德凉亭、庵所庙堂、以及很多留存长久的建筑都会立碑来记载其历史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和传播桥梁文化,弘扬侗乡美德。
  一、碑文的概念解析
  碑文指的是刻在石碑上的记事文章,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并沿用至今的一种古代文体,其形式和手法不限。可以将碑文的概念进行两种划分,狭义的碑文是为了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是指所有刻在碑上面的文字。在程阳县侗族地区,碑文多指刻在碑上用于记录桥梁信息和建桥过程的文章,大多为功德之碑,既传承了风雨桥的百年文化,又弘扬了侗族人民自强不自,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二、八江风雨桥的碑文记录
  八江风雨桥上共有三块牌匾,一块为八江风雨桥序,另外两块为建桥捐资捐物人员名单与相应筹款数额。架桥修路是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故有鸟道羊肠。前人修康庄之道,龙滩津隘,世人架济渡之桥。变天堑为通途。济行人之往来。此举乃名扬千古,誉满千秋,其功德之无量也。
  八江地处桂西北。武洛江巾游。实属古羊河。五代畤为飞山蛮区十峒之一,多是侗苗人民聚居,民风古朴。重礼让,鲜诈虞。惟因交通闭塞少为人知。然而这里山清水秀,竹木参天,兽之走。禽之飞、鱼之跃、鸟之歌、花之香、竟历历在目。身临其境。无不耳悦目娱。俨若世外桃园。
  一个多世纪来,由于此地扼黔楚要街。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清末民初,天地会人李红林,张三嫂等人联络款民与官兵周旋于此。曾多次击败清官兵。民初广西军阀梁华堂盘踞此地多年。尔后韩彩凤及滇、黔、赣联审(人称红头勇)先后过境。武洛。孟江、林溪等地人民不堪知县刘壬滨的横征暴敛鱼肉乡民。群象在此聚款。奋起反抗。一九三七年红七军抵八江于人民结成鱼水之情。一九四七年,中共地下党,梁华新等人在此任教。向青壮年传播革命思想。一九四九年春。三江民族武装起义,曾多次在此痛击国军。打败敌人的清乡队,使其龟缩县城,不敢轻举妄动。是年冬。人民解放军四野先遣队,在此击溃国军一个团,打响解放三江第一炮。后续军队经此七昼夜。部队风餐露宿。我广大群象送粮送菜前往慰劳。继之,大军飞扑椎中。彻底摧毁了国民党企图在广西设防的美梦。
  改革开放后,中外游人,慕名侗乡鼓楼文化之瑰宝。桥梁建筑之殊异。民风民俗之考究。纷至沓来,接踵而至。方知天之锺秀不限遐裔。皆因穆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鸟不及。不为世人所彰显。为弘扬民族桥梁之精粹和当前交通之急需。特兴建斯桥。其虽非京、津、沪、汉之要衝。亦系湘,黔、粤、桂之古道。尤以当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里成为山区的土特产。茶桐,木材等集散地。更招引外地商贾频临。南来北往日渐增多。每当春夏大雨滂沱,山洪暴涨,隔岸咫尺,行人被阻不前而望水兴叹。故先辈亦有架桥济渡之举。奈因沧桑数变而落空。吾等为秉承前志为造福梓里。便利行人及儿童上学。阔屯耆老协商。值此盛世之秋。集群象之所能。鸠工兴建。群策献力。和衷共济。沐雨掲风。苦干经营。自力更生。奠基列砥。严寒酷暑。历尽艰辛。廿六阅月贤世万。楼阁长廊。横跨江中。六角飞檐。雄姿从容。青瓦白惡。掩映碧空。荡荡坦途。人人献德,劳作暇余。咸集于斯。手扶琵琶。欢歌弹唱。纳凉避暑。神怡身爽。桥虽非秦皇金作柱。汉王为梁之奢饰。然工在坚不在饰。美在雅不在艳。余受象人之托,深感功浅笔拙。文不成章,望难却。报频允诺。自渐祷昧。嗟呼!展望侗乡今胜昔,纵观武洛别有天。悠悠江水东流去,侗乡花桥万古传。
  桥梁上方悬挂了一副写实八江桥的彩色油画,是三江縣高基乡的向隆科在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五日献给八江人民的杰作。同时上面题字“献给八江人民:东筑龙桥跨西腰,众志成城泰山摇,锦绣河山添锦绣,妖娆日映更妖娆。”
  经过对八江风雨桥碑文的研习,大多记录了桥梁介绍,桥梁历史文化,翻修记录,迁桥记录,出贡献力人员名单,捐款数额等,便于流芳百世,传承后人。
  三、结语
  风雨桥是连接各个村寨的福桥,据碑文记录,由于三江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不同的建桥文化,通过立碑刻文的形式,把百年来的建桥历史和修桥文化传播给中外游客,不仅传承了凿榫穿插搭建的特殊建桥手法,还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学习,铸就了典型的侗族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于俊海编著.《风雨桥(中国·广西·三江)》[M],中国旅游版社:2002年11月.
  [2] 王冠一编著.《风雨桥》[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1月.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苏子桐(1993—),女,汉族,山西临汾人,艺术设计研究生,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第二作者:黄江鸣(1957—),男,侗族,广西柳州人,副教授,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其他文献
【摘 要】 企业的发展是依靠各部门工作之间的共同协作,只有根据员工的个人特色安排岗位,以充分发挥其所学专长,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的工作比较特殊,就是对企业中的人员进行管理,包括人员的引进、任免、调职、离任和退休等,是企业运行中的核心部门。所以医院更应该加强人事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各个岗位医疗工作者的专长和技术水平。本文将指出传统医院人事管理的诟病,及提高其工作效率的方法本文根据我国
期刊
【摘 要】 基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整体”或总体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方法的本质是构建各学科体系的方法论,为刘永杰教授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型。基于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以“资本主义逻辑”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文字解读和深度挖掘。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基础,有助于把中国经济起飞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系
期刊
【摘 要】 《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对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规定,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了依据。民法总则的出台适应了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满足了人民对民事权利、自由等基本空间的追求,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
期刊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影像技术的进步使插画艺术登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一种高品位的艺术升华。它创作的形式趋向多元化,运用的领域也越发宽泛,其丰富多样的表现风格更为大众所喜爱。新的视觉经验使现代插画艺术步入了具有强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的新时代,它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给人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并在不断的变化中对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现代插画的社会作用为研究脉络,发掘其艺术价值与时代意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专业必修课,在其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就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育方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壁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建设者
期刊
【摘 要】 文学艺术需要美吗? 这个问题似乎不证自明,毋需多费口舌,就可予以肯定。然而,美学史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艺术需要美的看法。像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这样深得艺术奥妙的文学大师,在实践中已创造出了艺术珍品,却在理论上激烈否定艺术应追求美。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交际的手段之一。”并认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艺术活动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别人
期刊
【摘 要】 现代物流活动的运作离不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下,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先机。具备较强的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对物流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物流信息处理的意义,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系统设置相关课程,就课程的开设学期、能力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息处理 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  数据和信息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
期刊
【摘 要】 对于新时期的发展来说,电力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将会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发现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电力企业工作 纪检监察 创新模式  1 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企业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认识不够  电力
期刊
民行检察部门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支撑,通过纠纷双方之间的面对面协商,经过以检察人员以及有关专业人员充当第三方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既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对当事人有利,又可以將纠纷解决在基层,有利于维护稳定。  一、检察机关促成民事执行和解的现实困境  (一)欠缺法律支撑,促成执行和解进退维谷  实践中,检察机关主持民事申诉案件的执行和解,必然要在和解协议中对原判决裁定进行变更,
期刊
【摘 要】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一纲四目”的基础上提出的,突破了暴力手段、一国一制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突破和丰富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最佳选择,保障了两岸同胞的利益。  【关键词】 邓小平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实现两种制度,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