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个十年,可能是职业教育的天下。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收录了这样一个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时隔二十余年,这句话再次被网友“翻”出来,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人感叹:“那个年代多么美好!不论北大还是技校出身,都拥有同样的希望。”
感慨的背后,反映了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焦虑:从小与奥数“相爱相杀”,和千军万马共同挤“独木桥”,毕业后削尖脑袋挤进“体面”的行业……在这条奋斗路上,稍有不慎,便可能自毁前程,甚至“万劫不复”。
考试、求职,都可谓是激烈的“厮杀”。在这些“战斗”之中,许多优秀的年轻人为“内卷”的洪流所裹挟,丧失了对未来的信 心。
如何逃离“内卷”?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另辟蹊径。对一些学生来说,职业教育就是一条可选择的路。
教育无高低
有色眼镜应舍弃
职业教育,指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与普通教育相对,与“职业”密切挂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为许多学子提供了学习职业技能的平台,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知识教育的崇尚逐渐蔚然成风。大多数家长倾向于将孩子培养为研究型人才。成为科学家一度是很多孩子的童年梦想,“清华北大”也成为了无数学子的奋斗方 向。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轻视。大众对职业教育知之甚少,由此产生许多误解和调侃。“挖掘机”“烹饪”“美发”等被视为职业教育的标签和代名词。
尽管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也培养出了大量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许多人的“有色眼镜”还没能完全摘下来。2020年的一则新闻就映射出这样的现状。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建议,因疫情回国终止学业的留学生,可以通过本科生插班生考试或者高职高专扩招计划,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这则新闻几经发酵,引发了巨大争议。一时间,“委员建议归国留学生读大专”成为刷屏词条,热度居高不下。
对此建议,留学生的反应,为职业教育的现状加了注脚。许多留学生在网络上留言:“牛津回来上烧烤牛筋学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学电焊”“任你考上哈佛,回国还是蓝翔”。调侃和戏弄的背后,流露出对高职高专的轻视。
“留学生”“高职高专”这样的词汇摆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反差感,激起舆论热议的风暴。实际上,这背后是刻板印象在作祟。长期以来,“留学生”被视为高知高文化的代名词,“职业教育”则常常与底层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迁移,这样的固有认知早已不合时宜。海外高校有其长处,职业教育学院亦自有其优势。
如果摘下有色眼镜,放下偏见,做深入了解,你会推开职业教育的大门,邂逅一个广阔的全新的世界。
乘政策东风
职业教育迎蜕变
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改革中阔步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蜕变。
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自此,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囿于“专科”。越来越多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才从职业教育的大门走出,大展宏图。
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职业教育连续多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发展职业教育”。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 度。”
历年两会,职业教育也是各类提案中的重点。2021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了针对职业教育的建议,例如,“调整职业教育培养方向,赋能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不应与博士绝缘”“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本科职教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等。相关的提案引发民众的共鸣。在网络上,职业教育的相关话题也掀起了热议。
如今,职业教育在创新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据报道,全国职业院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业技能人才展示了出色的创意与能力。该大赛近年来的成果展示,是职业教育专业范围的缩影:不仅有“云计算”“机器人技术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与应用”等科技成果,还有“花艺”“园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富含艺术气息的成果。此外,“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养老服务技能”“矿井灾害应急与救援技术”等成果则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古语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當重新认识职业教育,你会发现,它早已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正为社会方方面面输送着优质人才。他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貌,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行业观察:
资本追逐的新风向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职业教育迎来显著发展。这为教育行业释放了信号。多年来,在众多教育垂直赛道中,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然而,近两年,职业教育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好消息不断传来。 资本是判断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资本的涌入,也可以催熟一个行业。从投资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赛道面临着极佳的机遇。
据报道,2020年9月,腾讯课堂从连接学员与机构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升级为同时服务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的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部总经理陈书俊表示,中国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整体市场规模将近6000亿,每年增速保持在15%左右。
据犀观财经(ID:XG-Finance)统计,2021年2月,融资总额的63%来自粉笔教育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的A轮融资。粉笔教育原为猿辅导的职业教育板块业务,2015年从猿辅导集团正式独立分拆。作为线上职业教育龙头,粉笔教育2020年总营收超40亿元,目前估值约为127亿元。
统计还显示,2021年2月,从投资金额来看,职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同比和环比均有提升,而早幼教和语言培训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滑。
近期,一站式职业教育品牌“橙啦教育”获得了来自用友集团、全美教育、京育基金及其他跟投方的6600万元Pre-A轮融资,华夏桃李资本担任独家融资财务顾问。
华夏桃李资本合伙人郭西凡表示:“职业教育赛道确实迎来红利,一方面是境内资本市场有了明确的上市通道,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在线职教赛道,使得资本和人才的储备上到新台阶。”
据德勤中国测算,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学历职教和非学历职教分别占37%和63%。到2023年,学历职教市场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非学历职教市场规模可能超过6000亿元。
据专业人士分析,过去二十年,职业培训教育领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资本“过度翻炒”的办学领域。这是一个有长期发展潜力、市场有一定灵活度的领域。在未来,职业培训教育将成为资本追逐和重点发力的热门领 域。
“职业教育 留学”
摆脱同质化、逃离内卷之路
政策支持,资本涌入,反映着一个行业的潜力,是创业的重要风向标。对于留学行业而言,“职业教育 留学”或许能成为一个新灵感。
近年来,留学行业不断发展,各个细分领域也日益成熟。随着机构数量增多,同质化产品也越来越多地涌现。提起留学,充斥网站和宣传手册的,往往是“学术”“科研”“藤校”“精英”等字眼。
事实上,留学不是研究型人才的专属品,也不能和“精英教育”划等号。随着留学群体扩大,留学家庭的需求也会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当“职业教育”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留学产品或许将为机构提供全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非常成熟,职业教育类院校是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潜力股”。
目前,国内专注于职业教育的留学机构凤毛麟角,专业精细的职业教育留学服务还没能走入预留学家庭的视野。可以说,职业教育类留学市场尚是一片“蓝海”,拥有巨大空间,充满着新的可能性。
对留学生来说,职业教育也是一条值得选择的全新道路。
曾几何时,留学被视为摆脱内卷的一个出口。但是,如今的事实证明,“内卷”的漩涡没有放过留学生。国外名校录取率逐年降低,申请压力大,竞争越激烈。且不提令中国学生趋之若鹜的英国和美国名校,哪怕是所谓的“小众留学国”和“冷门专业”,大门也已被中国的申请者挤满。
从就业角度看,海归含金量降低、就业难度加大,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国外完成深造,回到国内,在求职之路上,可能完全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名校出身且专业实力强的实习生,也很可能仍然在“内卷”潮流中沦为更强者脚下一块不起眼的垫脚石。
打破常规,寻找新方向,是摆脱“内卷”的好途径。职业教育,就是一条可以考虑的路。大可不必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前文已经提到,职业教育并不只有挖掘机和烹饪,也并不比学术研究类院校低一等,其涵盖的专业领域多种多样,很多都极具创新性。
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非常成熟,职业教育出身的人才也非常受尊敬。以学术研究型院校相对,职业教育类院校旨在培养具备实用技术的人才。
以德国为例,德国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工匠精神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与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德国的教育体系下,对学生的分流非常早。从小学毕业后,就划分“职业预科”“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一类专门的“应用技术类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元制”大学也是德国的典型院校。
不仅是德国,在很多其他国家,大学都有明确清晰的“研究型”“实用技术型”的划分。此外,加拿大等国的职业技术院校也是世界知名的。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职业教育类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養,专业也与生产生活更加贴近。毕业生在就业时会更加轻松,能容易找到专业对口、自己满意的工作。
在我国,市场上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稀缺,很多领域都出现了“岗多人少”的情况。蓝领人才如今非常吃香。
在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国际化。精通外语、拥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更加受到需要。
“职业教育 留学”,将成就无限可 能。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收录了这样一个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时隔二十余年,这句话再次被网友“翻”出来,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人感叹:“那个年代多么美好!不论北大还是技校出身,都拥有同样的希望。”
感慨的背后,反映了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焦虑:从小与奥数“相爱相杀”,和千军万马共同挤“独木桥”,毕业后削尖脑袋挤进“体面”的行业……在这条奋斗路上,稍有不慎,便可能自毁前程,甚至“万劫不复”。
考试、求职,都可谓是激烈的“厮杀”。在这些“战斗”之中,许多优秀的年轻人为“内卷”的洪流所裹挟,丧失了对未来的信 心。
如何逃离“内卷”?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另辟蹊径。对一些学生来说,职业教育就是一条可选择的路。
教育无高低
有色眼镜应舍弃
职业教育,指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与普通教育相对,与“职业”密切挂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为许多学子提供了学习职业技能的平台,助力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知识教育的崇尚逐渐蔚然成风。大多数家长倾向于将孩子培养为研究型人才。成为科学家一度是很多孩子的童年梦想,“清华北大”也成为了无数学子的奋斗方 向。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轻视。大众对职业教育知之甚少,由此产生许多误解和调侃。“挖掘机”“烹饪”“美发”等被视为职业教育的标签和代名词。
尽管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也培养出了大量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许多人的“有色眼镜”还没能完全摘下来。2020年的一则新闻就映射出这样的现状。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建议,因疫情回国终止学业的留学生,可以通过本科生插班生考试或者高职高专扩招计划,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这则新闻几经发酵,引发了巨大争议。一时间,“委员建议归国留学生读大专”成为刷屏词条,热度居高不下。
对此建议,留学生的反应,为职业教育的现状加了注脚。许多留学生在网络上留言:“牛津回来上烧烤牛筋学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学电焊”“任你考上哈佛,回国还是蓝翔”。调侃和戏弄的背后,流露出对高职高专的轻视。
“留学生”“高职高专”这样的词汇摆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反差感,激起舆论热议的风暴。实际上,这背后是刻板印象在作祟。长期以来,“留学生”被视为高知高文化的代名词,“职业教育”则常常与底层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迁移,这样的固有认知早已不合时宜。海外高校有其长处,职业教育学院亦自有其优势。
如果摘下有色眼镜,放下偏见,做深入了解,你会推开职业教育的大门,邂逅一个广阔的全新的世界。
乘政策东风
职业教育迎蜕变
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改革中阔步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蜕变。
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自此,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囿于“专科”。越来越多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才从职业教育的大门走出,大展宏图。
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职业教育连续多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发展职业教育”。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 度。”
历年两会,职业教育也是各类提案中的重点。2021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了针对职业教育的建议,例如,“调整职业教育培养方向,赋能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不应与博士绝缘”“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本科职教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等。相关的提案引发民众的共鸣。在网络上,职业教育的相关话题也掀起了热议。
如今,职业教育在创新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据报道,全国职业院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业技能人才展示了出色的创意与能力。该大赛近年来的成果展示,是职业教育专业范围的缩影:不仅有“云计算”“机器人技术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与应用”等科技成果,还有“花艺”“园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富含艺术气息的成果。此外,“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养老服务技能”“矿井灾害应急与救援技术”等成果则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古语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當重新认识职业教育,你会发现,它早已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正为社会方方面面输送着优质人才。他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貌,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行业观察:
资本追逐的新风向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职业教育迎来显著发展。这为教育行业释放了信号。多年来,在众多教育垂直赛道中,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然而,近两年,职业教育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好消息不断传来。 资本是判断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资本的涌入,也可以催熟一个行业。从投资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赛道面临着极佳的机遇。
据报道,2020年9月,腾讯课堂从连接学员与机构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升级为同时服务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的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在线教育部总经理陈书俊表示,中国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契机,整体市场规模将近6000亿,每年增速保持在15%左右。
据犀观财经(ID:XG-Finance)统计,2021年2月,融资总额的63%来自粉笔教育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的A轮融资。粉笔教育原为猿辅导的职业教育板块业务,2015年从猿辅导集团正式独立分拆。作为线上职业教育龙头,粉笔教育2020年总营收超40亿元,目前估值约为127亿元。
统计还显示,2021年2月,从投资金额来看,职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同比和环比均有提升,而早幼教和语言培训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滑。
近期,一站式职业教育品牌“橙啦教育”获得了来自用友集团、全美教育、京育基金及其他跟投方的6600万元Pre-A轮融资,华夏桃李资本担任独家融资财务顾问。
华夏桃李资本合伙人郭西凡表示:“职业教育赛道确实迎来红利,一方面是境内资本市场有了明确的上市通道,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在线职教赛道,使得资本和人才的储备上到新台阶。”
据德勤中国测算,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学历职教和非学历职教分别占37%和63%。到2023年,学历职教市场规模将接近3000亿元,非学历职教市场规模可能超过6000亿元。
据专业人士分析,过去二十年,职业培训教育领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资本“过度翻炒”的办学领域。这是一个有长期发展潜力、市场有一定灵活度的领域。在未来,职业培训教育将成为资本追逐和重点发力的热门领 域。
“职业教育 留学”
摆脱同质化、逃离内卷之路
政策支持,资本涌入,反映着一个行业的潜力,是创业的重要风向标。对于留学行业而言,“职业教育 留学”或许能成为一个新灵感。
近年来,留学行业不断发展,各个细分领域也日益成熟。随着机构数量增多,同质化产品也越来越多地涌现。提起留学,充斥网站和宣传手册的,往往是“学术”“科研”“藤校”“精英”等字眼。
事实上,留学不是研究型人才的专属品,也不能和“精英教育”划等号。随着留学群体扩大,留学家庭的需求也会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当“职业教育”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留学产品或许将为机构提供全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非常成熟,职业教育类院校是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潜力股”。
目前,国内专注于职业教育的留学机构凤毛麟角,专业精细的职业教育留学服务还没能走入预留学家庭的视野。可以说,职业教育类留学市场尚是一片“蓝海”,拥有巨大空间,充满着新的可能性。
对留学生来说,职业教育也是一条值得选择的全新道路。
曾几何时,留学被视为摆脱内卷的一个出口。但是,如今的事实证明,“内卷”的漩涡没有放过留学生。国外名校录取率逐年降低,申请压力大,竞争越激烈。且不提令中国学生趋之若鹜的英国和美国名校,哪怕是所谓的“小众留学国”和“冷门专业”,大门也已被中国的申请者挤满。
从就业角度看,海归含金量降低、就业难度加大,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国外完成深造,回到国内,在求职之路上,可能完全无法取得想要的结果。名校出身且专业实力强的实习生,也很可能仍然在“内卷”潮流中沦为更强者脚下一块不起眼的垫脚石。
打破常规,寻找新方向,是摆脱“内卷”的好途径。职业教育,就是一条可以考虑的路。大可不必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前文已经提到,职业教育并不只有挖掘机和烹饪,也并不比学术研究类院校低一等,其涵盖的专业领域多种多样,很多都极具创新性。
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非常成熟,职业教育出身的人才也非常受尊敬。以学术研究型院校相对,职业教育类院校旨在培养具备实用技术的人才。
以德国为例,德国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工匠精神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与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德国的教育体系下,对学生的分流非常早。从小学毕业后,就划分“职业预科”“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一类专门的“应用技术类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元制”大学也是德国的典型院校。
不仅是德国,在很多其他国家,大学都有明确清晰的“研究型”“实用技术型”的划分。此外,加拿大等国的职业技术院校也是世界知名的。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职业教育类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養,专业也与生产生活更加贴近。毕业生在就业时会更加轻松,能容易找到专业对口、自己满意的工作。
在我国,市场上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稀缺,很多领域都出现了“岗多人少”的情况。蓝领人才如今非常吃香。
在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国际化。精通外语、拥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更加受到需要。
“职业教育 留学”,将成就无限可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