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现在仍然会怀念起那种午后
淡黄色的木头架子被晒暖,透过落地窗轻轻浮动的金色空气带着尘埃升腾起柔软的味道。
外面是一小片我种的矢车菊。紫色的花朵轻轻摇曳。我支起画板开始抽出笔轻轻勾勒出它们的边缘。有了框架,有了形状。之后细密的阴影慢慢涂抹上去,手肘抬上抬下,淡紫色的花朵转换成了银灰色,带着一点点尘埃和石墨的味道一
宛然如昨。
三年前
他住在我家旁边的出租屋。那屋子不大,但是很干净。房东人很好,偶尔会来坐坐,带些小东西,像是咖啡或是茶叶之类的。房东对我说,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练风笛的,叫兰若潇。
他在傍晚会出来练风笛。他从硕大的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抱出风笛。于是我见到了他的风笛,爱尔兰肘风笛。没有苏格兰风笛那样高亢的音色,所以常常用于室内演奏。
我坐在落地窗前,看到他的侧影,抱着风笛安静地吹。
刹那间我感觉眼前出现一片柔软的色彩。音符如同淡彩画一样轻轻覆盖住我的神经。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那种温暖而淡雅的感觉。不知不觉我走出去靠在篱笆上听,看着他的清晰眉眼,纤细手指。
这曲子叫什么?
《The Level Plain》,他微微愣了下,侧过身对我轻轻笑了笑。
是么?挺好听的呢。
也是在这时,天色突然昏暗下来,只剩下暖黄色的光。笼盖在兰若潇的身上,像是恒星一样,发出微弱而恒久的光芒。我忽然相信这并不是错觉,更愿意相信兰若潇本就是颗恒星。是什么理由让我相信,如此的坚定’
从那以后我把画架搬到了屋外的花园,有时画花,有时画人。兰若潇吹风笛的时候表情很认真,眉头会微微蹙着,很是严肃的样子。有时候阳光很好,我便干脆把矢车菊摆在面前,兰若潇在一片花海中吹风笛的画面就定格在我的画布上。兰若潇偶尔也会过来看我的画,看我在院子里种下的淡紫色矢车菊。
三年后
我又坐在花园里,把矢车菊摆在面前,画出一片花海的样子,却发现画布上面太过空旷。
忽而想起。那个曾经在我画布上停留的位置,三年前那个吹着风笛的人,在我幻想中的花海中吹着《The Level Plain》的人。三年已过。当初以为遥远的未来都已经变成了听起来遥远的过去。
记得三年前兰若潇吹的最后一首曲子,也是Joanie Madden的。
《The South Wind》。
自那以后,恍如从未出现过兰若潇这个人,我再未见过他。也是在他离开后,我买了爱尔兰风笛,开始学着像他一样吹着风笛曲。至于原因,像是缅怀一个故友,或是祭奠一段过往。
我坐在花园里,安静地吹着风笛。一直到铅灰色的云开始落下细密的雨滴。进屋。看着屋檐下滴下的水滴,想到兰若潇说过,爱尔兰风笛的声音如同水滴般温婉而凄美。
矢车菊渐渐不能抵挡肆虐的大雨,于是我跑出去把它们一盆一盆抱进屋来。对着镜子洗脸,狼狈的样子连自己都在嘲笑。何以自己变成了这番模样?
三年前
也是这样的倾盆大雨。我在屋内画着画。之后太累想在沙发上休息一下,却未想就那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到半夜我被雷声吵醒,猛然想起屋外的矢车菊,于是披上衣服起身。我站起来,却发现矢车菊全部被移进了屋,对着窗外的雨轻轻地摇曳。
正在愣神,兰若潇撑着一把伞走过来,牵住我的手。
三年后
出去抱最后一盆的时候看着有个男子披着一件衣服匆匆忙忙跑到兰若潇租的屋子里,背影清瘦。恍恍惚惚,一个“兰”字竟然想脱口而出,惊醒过来一阵寂寥,恍若置于一间无人的教堂,空荡荡的钟摆声音来回响起,说不出的寒冷和失落,把我拉着往下生生地坠落。
这三年里,偶尔也有人租这里的屋子,大多是看上这儿的景色,却总是些匆匆过客,住了两三月便走人。再未有人吹风笛。也再未有人带给我如同淡彩般晕染在脑海中的大片色彩。
那种音乐,连同兰若潇的离开再未出现过。能够称作美好的记忆,也仅仅是那三年之中充满音乐的日子。
多少人来了又走了,在各自的生命划下或深或浅的划痕,之后说再见,从此再也不见。其间多少感动,最终还是得开成花,凋零成一地零乱的心碎。
三年前兰若潇就这么不辞而别,连一句道别都未曾来得及说。如同人间蒸发,任我如何寻觅,再难从世上找到叫做兰若潇的这个男子。
三年前
你带着我到一片很大的地,全部种满了矢车菊种子。你带着我逃课到美术馆去看你并不喜欢的画展。你站在我的花园里和我一起浇花施肥。你在花园里吹了很多很多风笛曲给我的矢车菊听。你说矢车菊的花语是,遇见幸福。
三年后
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一封信,蓝色的信纸,署名竟是兰若潇。拆开信有种莫名的激动和隐隐的预感。
我疯了似的跑到那片矢车菊花田去。
若潇,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为什么一句再见都不对我说。若潇,你等我。
淡黄色的木头架子被晒暖,透过落地窗轻轻浮动的金色空气带着尘埃升腾起柔软的味道。
外面是一小片我种的矢车菊。紫色的花朵轻轻摇曳。我支起画板开始抽出笔轻轻勾勒出它们的边缘。有了框架,有了形状。之后细密的阴影慢慢涂抹上去,手肘抬上抬下,淡紫色的花朵转换成了银灰色,带着一点点尘埃和石墨的味道一
宛然如昨。
三年前
他住在我家旁边的出租屋。那屋子不大,但是很干净。房东人很好,偶尔会来坐坐,带些小东西,像是咖啡或是茶叶之类的。房东对我说,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练风笛的,叫兰若潇。
他在傍晚会出来练风笛。他从硕大的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抱出风笛。于是我见到了他的风笛,爱尔兰肘风笛。没有苏格兰风笛那样高亢的音色,所以常常用于室内演奏。
我坐在落地窗前,看到他的侧影,抱着风笛安静地吹。
刹那间我感觉眼前出现一片柔软的色彩。音符如同淡彩画一样轻轻覆盖住我的神经。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那种温暖而淡雅的感觉。不知不觉我走出去靠在篱笆上听,看着他的清晰眉眼,纤细手指。
这曲子叫什么?
《The Level Plain》,他微微愣了下,侧过身对我轻轻笑了笑。
是么?挺好听的呢。
也是在这时,天色突然昏暗下来,只剩下暖黄色的光。笼盖在兰若潇的身上,像是恒星一样,发出微弱而恒久的光芒。我忽然相信这并不是错觉,更愿意相信兰若潇本就是颗恒星。是什么理由让我相信,如此的坚定’
从那以后我把画架搬到了屋外的花园,有时画花,有时画人。兰若潇吹风笛的时候表情很认真,眉头会微微蹙着,很是严肃的样子。有时候阳光很好,我便干脆把矢车菊摆在面前,兰若潇在一片花海中吹风笛的画面就定格在我的画布上。兰若潇偶尔也会过来看我的画,看我在院子里种下的淡紫色矢车菊。
三年后
我又坐在花园里,把矢车菊摆在面前,画出一片花海的样子,却发现画布上面太过空旷。
忽而想起。那个曾经在我画布上停留的位置,三年前那个吹着风笛的人,在我幻想中的花海中吹着《The Level Plain》的人。三年已过。当初以为遥远的未来都已经变成了听起来遥远的过去。
记得三年前兰若潇吹的最后一首曲子,也是Joanie Madden的。
《The South Wind》。
自那以后,恍如从未出现过兰若潇这个人,我再未见过他。也是在他离开后,我买了爱尔兰风笛,开始学着像他一样吹着风笛曲。至于原因,像是缅怀一个故友,或是祭奠一段过往。
我坐在花园里,安静地吹着风笛。一直到铅灰色的云开始落下细密的雨滴。进屋。看着屋檐下滴下的水滴,想到兰若潇说过,爱尔兰风笛的声音如同水滴般温婉而凄美。
矢车菊渐渐不能抵挡肆虐的大雨,于是我跑出去把它们一盆一盆抱进屋来。对着镜子洗脸,狼狈的样子连自己都在嘲笑。何以自己变成了这番模样?
三年前
也是这样的倾盆大雨。我在屋内画着画。之后太累想在沙发上休息一下,却未想就那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到半夜我被雷声吵醒,猛然想起屋外的矢车菊,于是披上衣服起身。我站起来,却发现矢车菊全部被移进了屋,对着窗外的雨轻轻地摇曳。
正在愣神,兰若潇撑着一把伞走过来,牵住我的手。
三年后
出去抱最后一盆的时候看着有个男子披着一件衣服匆匆忙忙跑到兰若潇租的屋子里,背影清瘦。恍恍惚惚,一个“兰”字竟然想脱口而出,惊醒过来一阵寂寥,恍若置于一间无人的教堂,空荡荡的钟摆声音来回响起,说不出的寒冷和失落,把我拉着往下生生地坠落。
这三年里,偶尔也有人租这里的屋子,大多是看上这儿的景色,却总是些匆匆过客,住了两三月便走人。再未有人吹风笛。也再未有人带给我如同淡彩般晕染在脑海中的大片色彩。
那种音乐,连同兰若潇的离开再未出现过。能够称作美好的记忆,也仅仅是那三年之中充满音乐的日子。
多少人来了又走了,在各自的生命划下或深或浅的划痕,之后说再见,从此再也不见。其间多少感动,最终还是得开成花,凋零成一地零乱的心碎。
三年前兰若潇就这么不辞而别,连一句道别都未曾来得及说。如同人间蒸发,任我如何寻觅,再难从世上找到叫做兰若潇的这个男子。
三年前
你带着我到一片很大的地,全部种满了矢车菊种子。你带着我逃课到美术馆去看你并不喜欢的画展。你站在我的花园里和我一起浇花施肥。你在花园里吹了很多很多风笛曲给我的矢车菊听。你说矢车菊的花语是,遇见幸福。
三年后
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一封信,蓝色的信纸,署名竟是兰若潇。拆开信有种莫名的激动和隐隐的预感。
我疯了似的跑到那片矢车菊花田去。
若潇,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为什么一句再见都不对我说。若潇,你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