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到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我们应该拥有一双慧眼,注重利用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进行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
一、赏文化遗产,感受祖国文化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这些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如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卷,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扇窗口。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长城和运河》一课,是一首饱含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描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奇妙的景象。学习之前,让学生通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搜集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相关信息。教学时,借助文本语言,学生感受到这两个伟大建筑工程的雄伟与壮美。通过交流搜集所得了解到:长城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运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建造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不朽的人间奇迹。课堂中,学生感受到长城和运河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再如教材中的《西湖》《九寨沟》《莫高窟》等这类课文,都生动地再现中国的世界遗产风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解读,在文化和精神的时空中去感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品传说故事,体味人文价值
神话传说,是文化的源头,是每个民族永恒的胎记;民间故事,是远古历史的回音,记录了人类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洒落的汨汨泪水和琅琅笑声。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整个人类精神最初的写照。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经典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牛郎织女》《沉香救母》《木兰从军》……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立足于文本进行朗读想象、品味语言,感受鲜明丰富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的神奇魅力。再利用电子阅览室、校园网,让学生搜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推荐进行阅读,然后布置回去讲给家里的人听,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再开展“传说经典故事大家讲”和“故事小报我来做”的评比活动,把学生带入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
三、读名人事迹,沉淀民族精神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写名人事迹的文章,这类文章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则涵盖了古今中外,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名人所具有的奋发向上、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折射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郑成功》一课写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为民造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和《钱学森》两篇课文,展现肖邦和钱学森的爱国情怀;《负荆请罪》中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廉颇和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蔺相如;《最后的姿势》中谭千秋恪尽职守、大公无私;在《爱之链》一文中,我们会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乔依深深打动;《轮椅上的霍金》刻画出不屈不挠、与病魔抗争的“宇宙之王”霍金。这些人物形象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名人的他们,不论是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时,还是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上,都显现出不平凡的品质,这些名人,成为一个航标,一种智慧,一种精神,让学生受到鼓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传统文化的又一大馈赠。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爛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解它,才会鉴赏它,才会更加地热爱它,才会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滋养,才会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海洋上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226000)
一、赏文化遗产,感受祖国文化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这些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如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卷,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扇窗口。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长城和运河》一课,是一首饱含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描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奇妙的景象。学习之前,让学生通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搜集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相关信息。教学时,借助文本语言,学生感受到这两个伟大建筑工程的雄伟与壮美。通过交流搜集所得了解到:长城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运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建造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不朽的人间奇迹。课堂中,学生感受到长城和运河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再如教材中的《西湖》《九寨沟》《莫高窟》等这类课文,都生动地再现中国的世界遗产风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解读,在文化和精神的时空中去感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品传说故事,体味人文价值
神话传说,是文化的源头,是每个民族永恒的胎记;民间故事,是远古历史的回音,记录了人类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洒落的汨汨泪水和琅琅笑声。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整个人类精神最初的写照。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经典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牛郎织女》《沉香救母》《木兰从军》……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立足于文本进行朗读想象、品味语言,感受鲜明丰富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的神奇魅力。再利用电子阅览室、校园网,让学生搜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推荐进行阅读,然后布置回去讲给家里的人听,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再开展“传说经典故事大家讲”和“故事小报我来做”的评比活动,把学生带入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
三、读名人事迹,沉淀民族精神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写名人事迹的文章,这类文章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则涵盖了古今中外,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名人所具有的奋发向上、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折射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郑成功》一课写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为民造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和《钱学森》两篇课文,展现肖邦和钱学森的爱国情怀;《负荆请罪》中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廉颇和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蔺相如;《最后的姿势》中谭千秋恪尽职守、大公无私;在《爱之链》一文中,我们会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乔依深深打动;《轮椅上的霍金》刻画出不屈不挠、与病魔抗争的“宇宙之王”霍金。这些人物形象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名人的他们,不论是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时,还是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上,都显现出不平凡的品质,这些名人,成为一个航标,一种智慧,一种精神,让学生受到鼓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传统文化的又一大馈赠。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爛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解它,才会鉴赏它,才会更加地热爱它,才会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地滋养,才会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海洋上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