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dsfdfasf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畜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因此,国内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动物的种类和产量越来越多,给畜牧养殖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收益。但畜牧养殖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动物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疾病,会造成动物受伤,甚至死亡,进而影响畜牧养殖用户的收益。基于此,本文将从畜牧养殖中动物的常见疾病、动物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发病因素;防治策略
   近年来,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畜牧养殖中的动物存在隐性隐患,动物疾病会给整个畜牧业带来难以预测的影响,且做成的畜牧产品,也会存在安全问题,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了解动物疾病并针对疾病研制出防治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1 畜牧养殖中动物的常见疾病类型
  1.1 传染病
   动物疾病中的传染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每一种传染病都由一种特定的微生物所引起,而且宿主各不相同。动物传染病的病毒传播速度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整个畜牧养殖场的动物都被传染病毒,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大量动物死亡,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1]。
  1.2 寄生虫病
   动物疾病中的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三类。动物疾病中的寄生虫病通过意外条件进入到动物体内,寄生虫的生活习惯是依附于动物体内,一般情况下,肉眼不能发现,所以,养殖场必须定期给动物身体做检查,寄生虫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寄生虫会将动物体内的血液等身体成分吸干,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1.3 普通病
   动物疾病中的普通病主要包括内科、外科和产科疾病三类,这三大类中,又包括很多种动物疾病,这就需要畜牧养殖场内的员工学习动物疾病知识,了解每种动物病症、发病原因及如何治疗,加强对动物的管理。
  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因素
  2.1 畜牧养殖中动物养殖环境恶劣
   国家大力支持工业的发展,各个地区建造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多,工厂作业频繁,工厂排放的垃圾物质也越来越多,然而工厂排放的垃圾大多都是无法回收清理的气体和污水。其中有毒气体会随着空气的流动四处传播,污水也会流动污染整个水源,草原上大量牧草会被有毒气体所携带的烟尘污染,动物食用牧草、饮河流里的污水,严重威胁动物健康。有些工业和农药残毒可以贮藏在畜产品中,人类购买并食用这些畜产品,畜产品的毒素通过产品进入人的体內,体内毒素长期积累,最终可导致中毒致死[2]。
  2.2 畜牧养殖中出现生态失调现象
   畜牧养殖业中的动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有限的环境中,空间有限,资源也有限。它们大部分情况下是被饲养在笼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之又少,缺少与阳光、天然水源、青青草地等自然环境的接触,动物是群居属性,天性热爱自然,人类剥夺了动物自由进入自然的权利,长此以往,不利于动物的身体性能的成长,也不利于动物在自然的情况下交配,从而导致动物生产能力下降,繁殖后代能力下降,产生生态失调现象。
  2.3 畜牧养殖中的动物过度食用饲料添加剂及抗生素
   在畜牧养殖中,饲料是动物必不可少的食物,动物对饲料的需求量大,但现在市面上的饲料制作成分不科学,使用过多的添加剂,成分不健康,不利于动物的成长。如果动物食用过多的饲料添加剂,会造成动物生长不健康,甚至还有死亡的风险,用这些动物制作成的产品也存在安全隐患,人类食用过多这类产品,会损害身体健康,也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2.4 畜牧养殖中的饲养管理体系落后
   随着国家对畜牧业的改革,集约化、工厂化成为畜牧养殖业新标准,畜牧养殖用户也对产量制定新的追求,对动物的各方面指标要求增长,但畜牧养殖场体系落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难以迎合政策标准,动物基数大,饲料有限,营养供应缺乏,长此以往,会导致动物产生一系列的营养代谢疾病,例如营养不足、维生素缺乏等,从而带来生产性能和劳动力下降、畜牧业产品质量劣质等后果。
  2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治策略
  2.1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总体目标,坚持畜牧业发展与畜牧养殖污染防治并重,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全力推进生态建设。畜牧养殖管理员应坚持每日定期进行畜牧场的清洁打扫,全面扫除畜牧养殖场内垃圾、粪便等废弃物,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降低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产生的几率。
  2.2 规范饲养管理的流程
   坚持一场一策的原则,对畜牧养殖场进行严格的环评审批,加强养殖场的养殖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结合畜牧养殖场当地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规范养殖场饲养管理的流程,根据畜牧种类、饲养规模、分布区域、分布批次等状况,推进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保证饲养流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提高饲养效率,增加收益。
  2.3 定期组织动物进行病检
   在畜牧养殖中,了解动物身体状况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一环,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个动物的状况,才能对症下药,防治重要疾病的发生,这时,组织动物进行病检就显得十分有必要。畜牧养殖场应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动物病检的部门,定期给动物进行病检,及时防治动物疾病的产生与扩散。
  2.4 建立良性的生态循环
   开展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经营主体粪污治理工作,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分步骤、分批次的进行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坚持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沼气利用为手段,积极引导畜牧养殖场与农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生产关系,通过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的方式,致力于实现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循环利用。
  3 结论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存在很多种类,其中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等动物疾病,且每个种类疾病诱发的病因又不同,所以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前期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畜牧养殖场可以采取内外奖惩制度、保持饲养环境整洁、定期给动物进行病检、规范饲养管理流程等方法,加强动物疾病防治,增加收益,提高动物存活率,保证生命安全,助推我国畜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杨志文,崔雅.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意义及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5):143-144.
  [2] 郝竞轩,孙艳茹.动物致病因素分析与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7):57.
其他文献
摘要:鸡球虫病是一种鸡寄生性原虫病,是在鸡群中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传染病,若不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很容易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又因球虫对一些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即使病愈后也会变成球虫的携带者,导致肉鸡增重和蛋鸡产蛋量下降,给养鸡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球虫病的诊治方法与体会作一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球虫病;症状;预防;探讨   鸡的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的一种或几种球
摘要:产房母猪的炎症主要是分娩导致的,与母猪的胎龄、产程、产仔数和产仔最大初生重有密切关系。产程超过4h,产仔数超过15个,最大出生仔猪重大于1.8kg,这样的母猪发生炎症的概率比较大。最大出生仔猪重与配种舍后期料量和喂料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配种舍和产房之间要加强沟通。跟踪三产部分母猪所产仔猪的均匀度不好,最大的仔猪初生重达到3kg,每窝的大小不均一,导致母猪产程长、容易难产。此外,如何缩
摘要:众所周知,母猪是一个养殖场运行和经营的基本,选择、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是良好饲养管理的开端,并且在此基础上,也需要注意种猪的保健和饲养管理。因此,本文从种猪的挑选、疫苗程序、保健和饲养管理方案四个方面对优良后备母猪的培育进行阐述介绍。  关键词:种猪;培育;饲养管理   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种猪一票难求,目前猪价位于历史的最高峰。据了解,二元母猪的价格基本达到6,000元/头(50kg),相
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仔猪发病模型,本试验使用HPS血清4型(SD-05、ZC-7)、血清5型(HB-08、PZ-26)菌株对仔猪进行毒力测定,然后以2种血清型最适菌株的最适剂量通过腹腔注射,对21~28日龄健康易感断奶仔猪开展攻毒试验,观察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对死亡仔猪进行细菌分离及PCR鉴定。结果显示:血清4型SD-05株、血清5型HB-08株毒力较强,对仔猪的最适接种剂量分别为4.8×109、4.7×109 CFU。攻毒后仔猪出现精神沉郁、呼吸
摘要: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感冒类的疾病,这与舍内温度变化较大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外界季节转化、昼夜温差和舍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给禽舍的通风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并且在通风过程中容易致使冷风直接吹到家禽身上,造成很大的冷应激而发生感冒、气管炎等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了解家禽受到冷应激后机体发生的详细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冷应激给家禽带来的危害。  
为初步了解石河子市犬蛔虫感染状况,对石河子市136份家养犬及流浪犬粪便样品进行蛔虫卵大小、形态鉴定及虫卵计数,确定蛔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同时对检出的蛔虫卵进行体外发育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犬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68%(5/136)、8.82%(12/136),两种蛔虫混合感染率为3.68%(5/136),阳性样品全部来自流浪犬,每克粪样虫卵数(EPG)最高可达400;对蛔虫卵体外培养,观察到狮弓蛔虫卵单细胞期、二分裂期、四分裂期、桑葚胚期、肠胚期及幼虫期等时期的形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家
为筛选可靠的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抗体评价方法,以已知牛结节性皮肤病感染牛血清17份、羊痘疫苗免疫牛/羊血清77份和阴性牛血清20份作为样品盘,以病毒中和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Kappa一致性和诊断效能评价,分别对市售的4种牛结节性皮肤病/羊痘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显示:4种ELISA检测试剂盒特异性为87.5%~94.34%,敏感性均不足80%,其中2种试剂盒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超过80%,一致性为高度。结果表明,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检测目的选用可靠的试剂盒。本研究为科学有效防控牛结节
牛结核病的根除对养牛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当前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均成功实施了牛结核病根除计划,而我国的牛结核病防控工作起步较晚进展相对缓慢。本文认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充足的经费保障、统一的领导机构、严格的追溯体系、完善的监测系统、详尽的监测方案、科学的检测技术、精确的分类管理和良好的群防群控氛围是欧美国家牛结核病防控的优势经验,由此对我国牛结核病的防控策略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家开展牛结核病净化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摘要:最近几年,农村地区的畜牧养殖取得了迅猛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一定的污染。本文结合穆棱市八面通镇的相关工作开展,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通过科学、规范的养殖策略,实现养殖收益和生态保护的双达标,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   畜牧养殖作为乡镇产业的关键组成,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