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桥桩基施工是道桥工程的重要环节,桩基施工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就会引发整个道桥工程的事故,影响道桥的使用寿命,甚至危及车辆行人安全。道桥施工的常见材料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的技术和施工方法运用不当、或者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都会影响道桥桩基的质量,本文就道桥桩基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方法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道桥 桩基施工 混凝土技术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TS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86-01
混凝土因其低廉的价格、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耐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是道桥工程的常见建筑材料。道桥施工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桩基施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着道桥工程的使用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桩基建设中的混凝土性质、质量、技术与方法的科学运用。
一、明确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的性能
1、良好的流动性
混凝土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和易性。由于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时没有办法进行振捣,因此只能靠混凝土的自重产生流动,从而在桩基地步铺平和密实,如果流动性差,就会使灌注苦难,甚至堵管,出现断桩等现象,引发质量事故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所用混凝土必须控制其坍落度和扩展度。
2、较强的保水性和粘聚性
在浇灌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泌水而出现碎石在导管中局部聚集,从而造成“卡管”等现象,引起质量事故。
3、合理的上下配比
在水下灌注部分,由于没有条件进行振捣,随着灌注深度的增加,混凝土整体的抗压强度就会降低,所以要使用富余配合比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满足混凝土桩基的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二、恰当选择道桥桩基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
1、道桥桩基施工中的混凝土调配要选材合理,一般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因为水热化不高,所以水泥很难结成块状,能提高负荷重量的质量标准。
2、基桩混凝土中体积庞大且地位重要的骨料,必须选择表面没有弱包裹层且干净的、膨胀系数不大、岩石弹膜低、及配比好的。
3、砂子选择含泥量小的中砂,石子含泥量要小于1%卵石或较大的碎石头。在煤泥灰中掺入水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工程进展更快速。
三、科学配比和搅拌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
因为道桥桩基施工的特殊性,在进行其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慎重选择,在配置时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和试配来确定最后最恰当的施工比例,在试配过程中要按照预先规定的强度进行提升,当满足预先的强度后,尽量的减少水泥的掺入量,达到减小施工混凝土的水化热,这样不仅因减少水泥用量而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避免施工裂缝的出现。因为桩基用混凝土在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方面较少,外加剂的掺入量也相对较多,所以在搅拌时要持续较长的搅拌时间。最后外加剂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包括投放种类和投放用量等。在桩基混凝土的施工中同时应当注意桩基配筋问题。
四、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全面分层
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滑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五、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之后的高效养护
桩基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包括保湿法和保温法。在保湿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尚在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阶段内,这种潮湿的条件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另外就是可以使得水泥的水化能够顺利的进行,减少水化热的热量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还有就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有较为适宜的硬化条件,避免其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可以在混凝上浇筑工作完毕之后的十二小时之内加以覆盖浇水;另外保温法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在一定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使其不至于过快散失,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也是为了防止产生表面裂缝,注意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要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六、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技术探析
1、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活塞泵的输送方式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其一,必须确保搅拌车的持续运作,使之能够不间断的输送混凝土,避免发生阻塞或者是混凝土施工不均匀;其二,输送混凝土的設备尽量以直线为准,尽量减少不必要弯转和连接,保证混凝土输送的连贯性;其三,定期对管道的管道壁进行一定的润滑,减少阻塞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施工顺利完成。
2、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在水下施工,因此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的难度大,容易引发各种 事故,要大力加强水下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重视,注意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致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必须保证导管的质量。因为水下施工的特殊性,混凝土施工采用导管法进行。导管能代替人工向地下进行混凝土的灌输。如果导管质量不好,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破裂,从而使水下施工无法进行,并且维修起来比较困难,影响了工程的经济和时间的效益。
其次,提高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技术水平。桩基护壁的混凝土高度应高出地面,为防止渗水危险,还必须对护壁做相应的防水系统。综合施工的地质水文情况,施工单位还要对潜藏的坍塌隐患做出应急处理方案,以免发生事故时措手不及,发生更大的危险。
再次,恰当处理缩孔控制。施工完毕后,钻孔桩要进行缩孔处理,要提高缩孔质量,必须采用先进与适宜的钻孔设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缩孔达到规定标准。具体说来:可以缩短成孔到混凝土浇筑时间,使钢筋的节段增长;可以使泥浆的比重提高,同时提高泥浆的质量。
第四、做好灌注桩声测管埋设。灌注桩声测管在埋设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三个声测管应以等边三角形的方式固定在主筋内侧,且应保持平行,一般采用粗铅丝绑扎,但也可以利用焊接圆环进行加固;b.钢筋笼安装下放时,声测管应紧贴其主筋内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固定;c.声测管顶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约50cm,当加满清水之后应立刻用封盖将其封死。
第五、加强沉淀层控制。沉淀层对于桩基承载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浇筑之前必须对其厚度进行控制,以满足工程相关规范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沉淀层厚度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泥浆性能指标没有达到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因此,必须按照相关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来确定泥浆的粘度、比重及含砂率,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造浆成孔。
最后,做好导管埋深控制。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之下的深度必须符合相关的施工关系,并且直到成桩质量检验时,都需进行严格控制。具体而言,在开浇之前,应保证一次下料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1m及以上的初灌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导管下口若未埋入混凝土而造成的反泥浆现象;在浇筑中,应对混凝土的实际标高、上升高度、导管下口相对混凝土面的位置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需求对导管进行拆卸。尽量保证导管埋深合理,切勿将导管拔出,必须保证导管深埋在2~6m之间,否则极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桩基甚至整个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在道桥基桩施工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道桥工程的使用周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道桥基桩施工时,技术人员要严格勘查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科学的配比和使用,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工艺,使各个环节都保证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袁峰.桥梁溶洞桩基施工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1(06).
[2] 李勇.关于桥梁桩基施工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关键词]道桥 桩基施工 混凝土技术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TS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86-01
混凝土因其低廉的价格、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耐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是道桥工程的常见建筑材料。道桥施工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桩基施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着道桥工程的使用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桩基建设中的混凝土性质、质量、技术与方法的科学运用。
一、明确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的性能
1、良好的流动性
混凝土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和易性。由于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时没有办法进行振捣,因此只能靠混凝土的自重产生流动,从而在桩基地步铺平和密实,如果流动性差,就会使灌注苦难,甚至堵管,出现断桩等现象,引发质量事故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所用混凝土必须控制其坍落度和扩展度。
2、较强的保水性和粘聚性
在浇灌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泌水而出现碎石在导管中局部聚集,从而造成“卡管”等现象,引起质量事故。
3、合理的上下配比
在水下灌注部分,由于没有条件进行振捣,随着灌注深度的增加,混凝土整体的抗压强度就会降低,所以要使用富余配合比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满足混凝土桩基的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二、恰当选择道桥桩基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
1、道桥桩基施工中的混凝土调配要选材合理,一般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因为水热化不高,所以水泥很难结成块状,能提高负荷重量的质量标准。
2、基桩混凝土中体积庞大且地位重要的骨料,必须选择表面没有弱包裹层且干净的、膨胀系数不大、岩石弹膜低、及配比好的。
3、砂子选择含泥量小的中砂,石子含泥量要小于1%卵石或较大的碎石头。在煤泥灰中掺入水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工程进展更快速。
三、科学配比和搅拌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
因为道桥桩基施工的特殊性,在进行其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慎重选择,在配置时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和试配来确定最后最恰当的施工比例,在试配过程中要按照预先规定的强度进行提升,当满足预先的强度后,尽量的减少水泥的掺入量,达到减小施工混凝土的水化热,这样不仅因减少水泥用量而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避免施工裂缝的出现。因为桩基用混凝土在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方面较少,外加剂的掺入量也相对较多,所以在搅拌时要持续较长的搅拌时间。最后外加剂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包括投放种类和投放用量等。在桩基混凝土的施工中同时应当注意桩基配筋问题。
四、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全面分层
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滑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时,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五、道桥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之后的高效养护
桩基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包括保湿法和保温法。在保湿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尚在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阶段内,这种潮湿的条件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另外就是可以使得水泥的水化能够顺利的进行,减少水化热的热量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还有就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有较为适宜的硬化条件,避免其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可以在混凝上浇筑工作完毕之后的十二小时之内加以覆盖浇水;另外保温法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在一定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使其不至于过快散失,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也是为了防止产生表面裂缝,注意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要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六、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技术探析
1、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活塞泵的输送方式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其一,必须确保搅拌车的持续运作,使之能够不间断的输送混凝土,避免发生阻塞或者是混凝土施工不均匀;其二,输送混凝土的設备尽量以直线为准,尽量减少不必要弯转和连接,保证混凝土输送的连贯性;其三,定期对管道的管道壁进行一定的润滑,减少阻塞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施工顺利完成。
2、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为在水下施工,因此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的难度大,容易引发各种 事故,要大力加强水下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重视,注意操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致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必须保证导管的质量。因为水下施工的特殊性,混凝土施工采用导管法进行。导管能代替人工向地下进行混凝土的灌输。如果导管质量不好,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破裂,从而使水下施工无法进行,并且维修起来比较困难,影响了工程的经济和时间的效益。
其次,提高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技术水平。桩基护壁的混凝土高度应高出地面,为防止渗水危险,还必须对护壁做相应的防水系统。综合施工的地质水文情况,施工单位还要对潜藏的坍塌隐患做出应急处理方案,以免发生事故时措手不及,发生更大的危险。
再次,恰当处理缩孔控制。施工完毕后,钻孔桩要进行缩孔处理,要提高缩孔质量,必须采用先进与适宜的钻孔设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缩孔达到规定标准。具体说来:可以缩短成孔到混凝土浇筑时间,使钢筋的节段增长;可以使泥浆的比重提高,同时提高泥浆的质量。
第四、做好灌注桩声测管埋设。灌注桩声测管在埋设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三个声测管应以等边三角形的方式固定在主筋内侧,且应保持平行,一般采用粗铅丝绑扎,但也可以利用焊接圆环进行加固;b.钢筋笼安装下放时,声测管应紧贴其主筋内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固定;c.声测管顶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约50cm,当加满清水之后应立刻用封盖将其封死。
第五、加强沉淀层控制。沉淀层对于桩基承载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浇筑之前必须对其厚度进行控制,以满足工程相关规范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沉淀层厚度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泥浆性能指标没有达到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因此,必须按照相关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来确定泥浆的粘度、比重及含砂率,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造浆成孔。
最后,做好导管埋深控制。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之下的深度必须符合相关的施工关系,并且直到成桩质量检验时,都需进行严格控制。具体而言,在开浇之前,应保证一次下料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1m及以上的初灌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导管下口若未埋入混凝土而造成的反泥浆现象;在浇筑中,应对混凝土的实际标高、上升高度、导管下口相对混凝土面的位置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需求对导管进行拆卸。尽量保证导管埋深合理,切勿将导管拔出,必须保证导管深埋在2~6m之间,否则极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桩基甚至整个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在道桥基桩施工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道桥工程的使用周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道桥基桩施工时,技术人员要严格勘查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科学的配比和使用,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工艺,使各个环节都保证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袁峰.桥梁溶洞桩基施工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1(06).
[2] 李勇.关于桥梁桩基施工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