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引导学生有效复习,就要使复习课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实际,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如何进行有效复习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学习;有效复习
小学生在毕业前夕,都要经历一段紧张的总复习,这段时间的复习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毕业考试成绩。要想引导学生有效复习,就要使我们的复习课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实际,我个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着,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认识到位,达成共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总复习开始要结合家长会、班队会等活动使学生全面认识毕业考试的意义、总复习的意义,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好数学的机会。
二、内容明确、重点突出
在复习前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第一,要认真统领小学阶段的全部(以高年级为主)教材,根据考试的指导意见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再次剖析教材的重、难点;第二,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及时对调研情况的分析,查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要先优化复习内容,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新颖性和难易的适度性,要避免把原有的知识“冷饭重炒”。
三、有序整理,形成网络
在整理与复习时,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以教材为准绳,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块,只有真正做到串线成网了,才能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全面性,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精选习题,提升能力
怎样通过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同时又防止机械的重复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这就对复习课的练习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复习这些内容时,应注意练习形式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异同点,突出题目的本质属性;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不可停留在就题讲题的初级阶段,要及时归类、及时总结、及时提升解题的综合能力。
五、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两头,确保及格率,争取优秀率,那样才能实现班级的目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要及时检测、及时反馈,可以先易后难,渐渐加大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毕业考试这最后的“战役”中获胜,成就每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最后的精彩,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努力去做到的!
六、复习中要想真正做到有效,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师生关系。复习阶段是紧张的,师生关系也变得敏感。教师要能真情投入,要用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交流,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只有师生都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班级才会有希望,实现班级目标。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复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
2.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复习的效果主要是由解题能力来反映和衡量的,而解题能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得准确、牢固。
复习的普遍倾向是忽略基础知识而盲目做题,不是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做起,而是一味钻难、偏、怪题,甚至试图猜题、押题。学生做题时往往是概念不清、似是而非、思维紊乱。
3.要处理好做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多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需要一定“量”的作业来保证,否则很难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素养。但质量是数量的灵魂,切忌重数量、轻质量,顺手牵养,盲目做题,而要有计划,精选习题,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在典型习题中吸取丰富的“养料”,掌握分析,思考和解题的方法、技巧,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储冬生.关于数学复习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07,(5).
[2]王志芳.愉快复习,应该可以[J].江苏教育,2008,(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学习;有效复习
小学生在毕业前夕,都要经历一段紧张的总复习,这段时间的复习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毕业考试成绩。要想引导学生有效复习,就要使我们的复习课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实际,我个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着,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认识到位,达成共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总复习开始要结合家长会、班队会等活动使学生全面认识毕业考试的意义、总复习的意义,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好数学的机会。
二、内容明确、重点突出
在复习前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第一,要认真统领小学阶段的全部(以高年级为主)教材,根据考试的指导意见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再次剖析教材的重、难点;第二,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及时对调研情况的分析,查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要先优化复习内容,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新颖性和难易的适度性,要避免把原有的知识“冷饭重炒”。
三、有序整理,形成网络
在整理与复习时,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以教材为准绳,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块,只有真正做到串线成网了,才能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全面性,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精选习题,提升能力
怎样通过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同时又防止机械的重复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这就对复习课的练习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复习这些内容时,应注意练习形式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异同点,突出题目的本质属性;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不可停留在就题讲题的初级阶段,要及时归类、及时总结、及时提升解题的综合能力。
五、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两头,确保及格率,争取优秀率,那样才能实现班级的目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要及时检测、及时反馈,可以先易后难,渐渐加大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毕业考试这最后的“战役”中获胜,成就每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最后的精彩,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努力去做到的!
六、复习中要想真正做到有效,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师生关系。复习阶段是紧张的,师生关系也变得敏感。教师要能真情投入,要用真实的情感与学生交流,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只有师生都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班级才会有希望,实现班级目标。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复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
2.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复习的效果主要是由解题能力来反映和衡量的,而解题能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得准确、牢固。
复习的普遍倾向是忽略基础知识而盲目做题,不是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做起,而是一味钻难、偏、怪题,甚至试图猜题、押题。学生做题时往往是概念不清、似是而非、思维紊乱。
3.要处理好做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多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需要一定“量”的作业来保证,否则很难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素养。但质量是数量的灵魂,切忌重数量、轻质量,顺手牵养,盲目做题,而要有计划,精选习题,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在典型习题中吸取丰富的“养料”,掌握分析,思考和解题的方法、技巧,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储冬生.关于数学复习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2007,(5).
[2]王志芳.愉快复习,应该可以[J].江苏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