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专业学生健康心理行为成因的探讨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das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的危机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的精英,在人生最年轻最美好的年华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免不了让人惋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中,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因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自寻短见的情况却极少发生。本文通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对体育专业学生环境、交际圈、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体育专业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区别,依托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成因,探讨普通专业学生心理行为培养的对策,为预防和防治大学生危险心理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健康心理行为;成因;探讨
  一、前言
  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倡导学校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导纲要》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改革方向和理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探讨体育专业学生健康心理行为形成的成因,研究其原因,并获得一定见解,以期为高校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二、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
  通过利用MBTI这一性格测试工具,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测试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中性格外向比例远远大于普通专业学生,主要体现为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成绩就是竞技水平,因此体育专业学生通常为寻求竞技水平的突破刻苦训练,面对困难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敢于拼搏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就很容易形成主动型、外向型性格,同时体育考试和比赛内容都具有严格的体育竞技规则,是保证竞赛公平公正同时体育规则也是维护体育自治以及高效解决体育纠纷的考虑。对于参加体考体育生而言违反规则的处理是取消比赛成绩或更严肃的处分。因此对于体育生就要求去了解体考规则、遵守竞赛规则并维护规则同时在平时模拟考试时候教练也会将违反规则的后果立竿见影的摆在了体育生面前。因而体育专业学生遵守规则、公正公平意识较强。
  (二)体育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事实上体育专业学生通常会老师们当成倾诉对象,同自己喜欢的体育老师倾诉各种生活学习的压力,因此体育专业学生的压力可以在老师哪里得到一定的释放同时也养成体育专业乐于倾诉,敢于倾诉的习惯。从体育专业学生的角度而言,注重团队意识,他们做为一群有着一个共同事业努力的学生,同学之间可以获得共同的话语,在交流中学会以己度人,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同时对于体育技能较好学生会自发的将自己的运动技巧传授给较差的学生,体育技能较差的学生敢于去问去思考,相信万事万物总有解决的办法。因此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中少出現抑郁和孤僻存在。
  (三)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
  体育通常是带有竞技意义的,体育专业学生中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会在体育上容易找到获得感和自信,而对于先天在身体素质上较差的学生而言,在面对考试压力和老师督促。这部分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自己找到进行体育训练的自信,并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在体育成绩取得突破,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困境下确立针对困境条件下最有效的心理调整方法。在困境中重新找到自信点,快速见效进行心理调整和心理控制。以夺取优异成绩为主要目。同时为提升学生竞技水平,体育专业学生通常会继续一些高强度或高密度的耐力训练,而在耐力跑达到一定强度后,体育专业学生身体会迎来“极点”表现为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的情况,而在“极点”出现后,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毅力坚持下去,一直达到躯体系统神经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因此,体育生在这个过程中能清晰感受生命的微妙。很好的让体育生明白生命的宝贵。
  三、普通专业学生心理行为培养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评估机制
  完善的学习评估机制,参照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评分标准,建立定性成绩标准,用于日常成绩评估。能让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自己学习成绩的提升,并随时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增强学生获得感和自信心。
  (二)开设大型互动体育游戏课程
  以体育游戏课程为载体,满足普通学生活动的需要,提供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培养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通过智力游戏提升普通学生认知能力;通过创造性游戏满足了普通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普通专业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通过竞技性游戏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迎难而上、敢于拼搏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障碍性游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
  开始珍爱生命课题讲座,通过理论和体育实践两个途径使大家明白生命来之不易,珍爱生命,珍爱自己。
  (四)优化普通专业学生体育运动模式
  建设以宣泄为主的体育心理健康中心,通过拳击、吹气球、跑步等强烈的运动方式,将长期压抑在内心的愤怒、紧张、烦闷等不好的情绪进行宣泄,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涵淑,王馨蕊.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体育对培养其心理素质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195.
  [2]刘日良.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究[J/OL].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2019-06-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66.C.20190513.1133.012.html.
  [3]吕云婷.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才智,2019(15):6.
其他文献
为寻找一种廉价的夜蛾斯氏线虫液体培养基,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一种新的夜蛾斯氏线虫液体培养基的组分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培养基6个组分的最佳水平编码值分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必然对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会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和发展。在21世纪,职业教育在诸多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应用自制的冲击摆对马铃薯的坚实度进行了检测研究。利用3种不同形状的冲击针头(圆柱型、圆锥型和三棱锥型)作为工作部件,采用电测方法对摆锤摆动角度进行检测,并以此来衡量马
摘要:在城市社区生活中,广场舞成为人们娱乐、休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并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生活的发展。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阐述了广场舞的内涵并探究广场舞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生活的作用与对策,旨在从理论上为广场舞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生活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广场舞  广场舞指的是广场健身舞,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兴起并不断丰富。目前,相关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