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的原则及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ding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通过长期的经验实践,我们知道,如果要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那么就必然需要有一定的原则,并且在这一原则之下,还需要按照相关的策略进行,从而实现教学计划。
  关键词 语文;教学;预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58-01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的原则
  1.灵活性原则
  老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应该将所有的目标一次性地预设完,而是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备随时跟进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而调整。同时,预设的目标不应该过于细小以及琐碎。应该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便促使学生形成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来说,一些简单的预设目标,往往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生相成的。整个教学活动,都需要老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便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模式,而既然这是一种动态的模式,那么其目标应当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新事物,有的或许会超出了老师预先设定的目标,这便是预设目标的灵活性要求。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必然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对突发的情况有心理准备,让老师与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合理性原则
  语文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多彩,所以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会制定一些开放性质的目标,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使之去探索,但往往会忽视它们的合理性。老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情、教材,设立合理的学生可达到的目标。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便应该尽量设计合理的目标,不应该有一些偏、难、怪的内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的探索思维。同时,也可以使得老师更好地看到学生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的策略
  1.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的方向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包含了高中语文课程各个阶段的目标和总的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它不仅规范了教学活动的质量标准,同时也指明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变革的方向。老师在教学目标的预设时,需要从全局出发,了解课程的目标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读书、习字、造词、用句等方面的要求。从总体布局,才能使得教学目标的预设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同时也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
  2.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修养,让他们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充分尊重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应该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时,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作为成年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很幼稚、可笑,甚至毫无道理,但是,我们却不能立即加以否定,而是应该先给以学生赞扬,赞扬他们能有自己的思考,再理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告诉学生相关的缘由。
  此外,著名教育学家于漪老师还曾经谈到:“对学生的情况若明若暗,教学就会有很大的盲目性。或失之艰深,学生如坠云雾或失之肤浅,学生味同嚼蜡或失之繁琐,学生昏昏欲睡;或失之过简,学生索然寡味。”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也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有全面地发展。
  3.结合课标与学情,仔细分析研读教材
  教材是在预设教学的目标时,老师应该十分熟悉的。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有原生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多方位的角度来解读。然而,选择这篇文章的编选者,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将一些文章统一规划入一个单元,那么必然有着更加明确的教学意义,也就相当于从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它的解读角度。所以,我们老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把我好教学编选者的目的,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仔细分析教材,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著名教育家何平海老师曾经说过:“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梳理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三维目标。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件简单的教学事件也能体现教师对目标三维度的准确把握。”
  综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预设是教师在课堂之前所做的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它包含了教师对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理性设想,还包括了对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个体特殊情况等的总体把握,以及对课堂走向的预测思考,教育目的预设,是教学活动的总体纲领,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这种教学目标的预设,如果没有如果没有太大的偏差,不仅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的,它还符合广大教育工作者期待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辛继湘.生成性思维: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J].教育评论,2003(6).
  [2]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2).
  [3]郭元祥.論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该报告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涉足离任、内控审计等新业务领域。注会行业稳步实施业务拓展战略根据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化学学科特色,本文提出了“四有”化学课堂新样态,即“有声”、“有色”、“有情”、“有艺”的化学新课堂,从4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
河南省戏剧大赛,从1986年开 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了十届。前九届 都是每两年一届,从本届起,我们改 为每三年一届,可以说,每次戏剧大 赛都是全省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的 一次大检
摘 要 在课堂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回应,可以反应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首先应当树立理答意识,注重师生互动,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做好理答准备,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机智,进行巧妙理答,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不断提高理答水平。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堂;理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54-01  课堂理答行为,
摘 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种宏观指导理念,从理念落实到学生,还需要学科作为桥梁。因此,从数学学科视角出发,解读如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数学学科出发,探析如何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钻研教材”是前提,“组织教学”是核心,“引导学习”、“参与活动” 是关键。笔者将从“钻研、组织、引导、参与”这八个字传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摘 要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和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推动社会转型进步的高度重视。为了全面的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发展,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本文通过网络技术加课堂教学的模式,阐述一系列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针对现实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出相适应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也将结合教学实例为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的地
摘 要 在初中的英语课堂上,师生对话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的互动方式。因为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够传递出老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通过互动的方式,学生们也更容易接受老师所表达的东西,并且印象较为深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要构建科学而又合理师生对话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课堂上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初中英语;师生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
五十年的征程,见证中国航天发展之路。五十年的求索,承载中国航天人的报国情怀。值此建院50周年之际,祝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在未来的征程中,国防科研再创辉煌,财务
摘 要 控制篮板球就能控制比賽,抢得篮板球的多少决定比赛的胜负,是攻守转化的关键环节,它显示一个队的实力,是衡量一个队对抗能力强弱的标准,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篮板球是争取主动,战胜对方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用适当的语言提醒队员要随时观察场上变化,启迪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队员的判断能力,在教学和训练时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 攻守转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