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节能、环保、低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各项资源日益枯竭,以致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节能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照明领域中的绿色照明技术重要性及照明节能方式做几点分析,希望能给从事照明节能领域的朋友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字:绿色照明 照明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照明概述
绿色照明是指利用现代新技术提高照明电器和照明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节约能源;减少发电排放的各类污染物,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体现现代文明的光文化 。
绿色照明概念是美国国家环保局于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完整意义上的绿色照明包含了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4项关键指标。高效节能是指以消耗最低限度的电能获得最大化的照明,从而减少电厂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安全、舒适指的是利用新技术使照明设备发出的光线清晰、柔和、不含紫外线、眩光等对人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关照,避免产生光污染。
绿色照明的重要性
绿色照明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即现代的绿色照明工程。绿色照明工程不单单是追求照明的节能,而是要从更高层次去认识,提高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层面,扩展了节能的意义,与传统的照明技术相比,绿色照明的应用十分重要。
(一)合理的照明工程設计
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依赖于合理的照明工程设计,它不只是提供高效节能照明器材,还要在这些器材基础上,统管全局,根据建筑的室内光线环境、建筑的用途以及整体的气氛要求来合理安排照明器材。此外,还要做好各类照明器材的运行维护,这是保证照明工程稳定、高效的重要一环。
(二)非电能消耗
现代照明工程开发出由采光罩、光导管和漫射器三部分组成的新型光导照明系统,可以利用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将采集的自然光线导入光照系统重新实施分配,经过特殊材料制作的光导管对采集的光线进行传输和增强后,最后由安置在系统底部的漫射器把自然光照射到建筑物内部,从而实现完全非电能消耗。
(三)创设舒适、安全的环境
绿色照明工程通过科学的光照环境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设备,如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等,改善、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光照条件和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的生活环境。
实现照明节能的途径
(一)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
前些年国内的照明光源以白炽灯最为广泛,价格便宜,安装维护简单,使用寿命也较长,但是发光率太、光线成分也比较复杂,目前已经被各种发光率高,光色好,显色性能优异的新光源取代。
1、高压钠灯
高压钠灯的优势在于光效高、体积小而且透雾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但是普通高压钠灯的显色性较差,适用于对显色性无要求的场所,比如路灯、广场照明。而高显型高压钠灯的显色性能有所提高,色温也较丰富,但是光效有所下降,常与汞灯组合,用于工厂及大型体育馆照明。
2、荧光灯
荧光灯的优势在于噪音低、能耗低、光色接近太阳光,一般用于居室、橱窗、柜台、实验室照明,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照明光源。
3、LED灯
LED灯是一些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源,一般用于大型的广告牌,其优势在于能耗低、色彩丰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色彩变化进行编制。
(二)适当的照明灯具
选定电光源以后,还应该根据照明场所的工作需要选用适当的照明器具,适当的照明灯具对于提高光源的照明质量、降低能耗,节省电力。灯具不仅可以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再分配,而且还具有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灯具选用时应该优先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比如多平面反光镜定向射灯、蝙蝠翼式配光灯具等。
(三)改善照明灯具的控制方式
照明灯具的控制方式要根据安装照明设备的建筑物使用类别、建筑特点和光线要求等综合分析制定,要做到使用方便的同时,又降低电力消耗。
1、对于面积偏小的居民房、办公房或类似建筑,一般采用一灯一控,或者二灯一控的控制方式。
2、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比如客厅、宴会厅、会议室等,一般采用多灯一控的控制方式;而当整个房间要求均匀照度时,可设置隔一控一的方式,没有均匀照度要求时,可采用分区控制,此时,也可以采用适当数量的单控灯。
3、针对居民房、办公建筑内的楼梯间、走廊等公共通道,照明器宜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比如声控、光控。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照明,实现照明节能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同时,绿色照明与传统照明方式相比,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发展节能照明,推动照明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主要产业。
参考文献:
[1] 郑心龙.谈民用建筑绿色照明的节能方式[C].//'2011中国(国际)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坛论文集.2011:175-177.
[2] 王昱臣.低碳设计照亮绿色生活[C].//中国照明论坛—绿色照明与低碳技术科技研讨会论文集.2010:123-125.
[3] 解娜.浅谈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7):191-192.
[4] 王斌.照明节能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1,02(2):29-33.
关键字:绿色照明 照明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照明概述
绿色照明是指利用现代新技术提高照明电器和照明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节约能源;减少发电排放的各类污染物,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体现现代文明的光文化 。
绿色照明概念是美国国家环保局于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完整意义上的绿色照明包含了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4项关键指标。高效节能是指以消耗最低限度的电能获得最大化的照明,从而减少电厂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安全、舒适指的是利用新技术使照明设备发出的光线清晰、柔和、不含紫外线、眩光等对人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关照,避免产生光污染。
绿色照明的重要性
绿色照明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即现代的绿色照明工程。绿色照明工程不单单是追求照明的节能,而是要从更高层次去认识,提高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层面,扩展了节能的意义,与传统的照明技术相比,绿色照明的应用十分重要。
(一)合理的照明工程設计
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依赖于合理的照明工程设计,它不只是提供高效节能照明器材,还要在这些器材基础上,统管全局,根据建筑的室内光线环境、建筑的用途以及整体的气氛要求来合理安排照明器材。此外,还要做好各类照明器材的运行维护,这是保证照明工程稳定、高效的重要一环。
(二)非电能消耗
现代照明工程开发出由采光罩、光导管和漫射器三部分组成的新型光导照明系统,可以利用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将采集的自然光线导入光照系统重新实施分配,经过特殊材料制作的光导管对采集的光线进行传输和增强后,最后由安置在系统底部的漫射器把自然光照射到建筑物内部,从而实现完全非电能消耗。
(三)创设舒适、安全的环境
绿色照明工程通过科学的光照环境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设备,如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等,改善、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光照条件和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的生活环境。
实现照明节能的途径
(一)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
前些年国内的照明光源以白炽灯最为广泛,价格便宜,安装维护简单,使用寿命也较长,但是发光率太、光线成分也比较复杂,目前已经被各种发光率高,光色好,显色性能优异的新光源取代。
1、高压钠灯
高压钠灯的优势在于光效高、体积小而且透雾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但是普通高压钠灯的显色性较差,适用于对显色性无要求的场所,比如路灯、广场照明。而高显型高压钠灯的显色性能有所提高,色温也较丰富,但是光效有所下降,常与汞灯组合,用于工厂及大型体育馆照明。
2、荧光灯
荧光灯的优势在于噪音低、能耗低、光色接近太阳光,一般用于居室、橱窗、柜台、实验室照明,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照明光源。
3、LED灯
LED灯是一些列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源,一般用于大型的广告牌,其优势在于能耗低、色彩丰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色彩变化进行编制。
(二)适当的照明灯具
选定电光源以后,还应该根据照明场所的工作需要选用适当的照明器具,适当的照明灯具对于提高光源的照明质量、降低能耗,节省电力。灯具不仅可以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再分配,而且还具有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灯具选用时应该优先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比如多平面反光镜定向射灯、蝙蝠翼式配光灯具等。
(三)改善照明灯具的控制方式
照明灯具的控制方式要根据安装照明设备的建筑物使用类别、建筑特点和光线要求等综合分析制定,要做到使用方便的同时,又降低电力消耗。
1、对于面积偏小的居民房、办公房或类似建筑,一般采用一灯一控,或者二灯一控的控制方式。
2、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比如客厅、宴会厅、会议室等,一般采用多灯一控的控制方式;而当整个房间要求均匀照度时,可设置隔一控一的方式,没有均匀照度要求时,可采用分区控制,此时,也可以采用适当数量的单控灯。
3、针对居民房、办公建筑内的楼梯间、走廊等公共通道,照明器宜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比如声控、光控。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照明,实现照明节能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同时,绿色照明与传统照明方式相比,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发展节能照明,推动照明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主要产业。
参考文献:
[1] 郑心龙.谈民用建筑绿色照明的节能方式[C].//'2011中国(国际)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坛论文集.2011:175-177.
[2] 王昱臣.低碳设计照亮绿色生活[C].//中国照明论坛—绿色照明与低碳技术科技研讨会论文集.2010:123-125.
[3] 解娜.浅谈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7):191-192.
[4] 王斌.照明节能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1,02(2):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