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人先生的美术思想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aob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叙述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背景下鲁迅先生的美术思想,由于主客观因素的推动,形成了鲁迅先生卓绝群伦的美术理论与实践。1913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发表,全面推广美术,鲁迅提倡美术的观念囊括于其中,在文中 对“美术”一词作出了详尽阐释;论述美术之目的与致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美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随感录四十三》中,鲁迅先生对美术家和美术作品提出要求;接着又连续发表了《随感录四十六》和《随感录五十三》,在这两篇美术论文中着重谈论如何学习外国美术的问题,批判盲目排外主义和反对新文艺的错误倾向。
  关键词:鲁迅先生;二十世纪;美术思想;新文化
  鲁迅先生的美术思想在二十世纪初应运而生。二十世纪初的文化大环境是文学先行,而鲁迅本身也热爱美术,因此便能脱颖而出。历史总有一个标志性的时刻,滥觞期总是提前的;从广州到上海,文学盛行,而新兴木刻也在上海流行。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在上海从事美术,如新兴木刻运动、提倡新美术、书籍装帧、设计北大校徽、收藏汉砖、汉唐画像石、拓片、古钱币、古砚、书画作品等,翻译了日本板垣鹰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的版画表现底层人民生活情形、为底层人民呐喊,充满强烈的现代性思想,与印象派一致,他与生俱来地藐视道统、正统,所扶植的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和事物。
  1913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作为文件下发,推广美术,全面阐述了鲁迅对提倡美术的意见。文中的“美术”一词与现在的用法有所不同,此时“美术”一词涵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是“大艺术”的概念,相当于现今的“艺术”一词。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亦泛指艺术的各门类,但着重谈的是绘画艺术,且是相异于“工艺美术”的“纯绘画”。国民性的改造,文化的普及、传承、积淀,国民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
  文中,在“美术”一词后面鲁迅用了两个英文名词:“ Art or fine art”,即指艺术或绘画雕塑艺术。“故美术者,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缘美术必有此三要素,故与他物之界域极严。”①“天物”即现实生活,归造化、自然;“思理”就是对现实生活进行从搜集素材、确定题材、主题思想的一系列的构思,思想从物态中脱胎出来;“美化”就是按照既定的体裁和形式进入作品的具体创作,融化到生活。这三个元素是递进关系,把美术融入到生活中,对于改造社会和生活起到促进作用。鲁迅说美术创作“与他物之界域极严”,这个“严”就严在是否具备这三要素,如若不是,则貌似美术亦徒然。为了说明上述理论,文中还举了一些非美术的例子:“刻玉之状为叶,髹漆之色乱金,似矣,而不得谓之美术。象齿方寸,文字千万;核桃一丸,台榭数重,精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太古之遗物,绝域之奇器,罕矣,而非必为美术。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睛,艳矣,而非必为美术,此尤不可不辨者也。”②這似、精、用、罕、艳都“不得谓之美术”,就是说这些都不是美术创作,而是工艺美术。“这就纠正了当时一般人把工艺美术和出土文物中的古代工艺一股脑儿地叫做美术的错误。当然,也就此品,是形式主义的错误。”那什么是美术呢?美术反映生活、表现思想、体现时代精神,要达到能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美术之目的与致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在那个时代,“真”是贯穿生命的,容不得半点虚假,艺术家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体现了艺术、美育对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美术可以表见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美术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表征,如美术物件、作品、创造、思维,彰显一个地域、时域的真实特征,如甲骨片,反映了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精神等。“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③例如文艺复兴是“人”的复兴,人的解放,整个美术史也是在人的解放中前进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中世纪时宗教是艺术家们唯一的赞助商,因此艺术家全身心投入创作;民国时、还有文革时期的艺术家也是全身心投入,对艺术的虔诚不是今人所能企及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预见性至今无人超越。“美术可以救援经济,方物见斥,外品流行,中国经济,遂以困匮。然品物材质,诸国所同,其差异者,独在造作。”④ 经济的拉动是一条文化链,在每个国家、每个地方,城市用艺术留住人的脚步、人的呼吸,比如西方文博制度非常完善,文化始终是欧洲旅游的重要标志。
  《随感录四十三》中,鲁迅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⑤。“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⑥鲁迅对美术家的总要求是做一个“进步的美术家”,他说,“艺术要回到本能、回到常识去看”,感动人是首要的,而不是“精到描绘”。陈丹青:“司徒乔为鲁迅画的那张素描,只有寥寥几笔,却把感动与真诚表露”,而对现在黑乎乎的素描很是厌倦。
  在《随感录四十三》之后,接着又连续发表了《随感录四十六》和《随感录五十三》两篇美术论文。在这两篇文章中侧重谈的是如何学习外国美术的问题。批判的是盲目排外主义和反对新文艺的错误倾向:“这几天又见到一张所谓《泼克》,是骂提倡新文艺的人了。大旨是说凡所崇拜的,都是外国的偶象。我因此愈觉得这美术家可怜;他学了画,而且画了《泼克》,竟还未知道外国画也是文艺之一。他对于自己的本业,尚且罩在黑罐子里,摸不清楚,怎能有优美的创作,贡献于社会呢?”⑦对于漫画、连环画等非正统艺术十分看重,作用于社会,而不看好中国画。艺术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由大文艺观、大美术观所决定。鲁迅的现代性,是对正统与生俱来的批判,贯穿生命始终。
  注释:
  ① 见素颐编:《民国美术思潮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4年版,第4页。
  ② 陈漱渝:《本色鲁迅》,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
  ③ 见素颐编:《民国美术思潮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④ 同上。
  ⑤ 张望:《鲁迅论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⑥ 王观泉:《鲁迅与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⑦ 王观泉:《鲁迅与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作者简介:韦思,女,广西艺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与篆刻。
其他文献
人类雕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史前雕塑、古典雕塑、现代雕塑。史前雕塑的时间漫长,其演变反映史前人类文化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别,所以它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最初探索,而并不单一的代表某一民族。古典雕塑时期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的形成时期,它直接反映出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的差异。此时的雕塑逐渐从人类的共性中独立出区域文化的个性,并且形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
期刊
摘要:本雅明是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在对20世纪上半叶的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研究中,提出的关键概念“灵韵”(Aura)具有深远的含义和影响力。本文通过两部分的论述分析当代语境下艺术品的灵韵。其一深入阐述“灵韵”的理论;其二借由“不朽的梵高”数字艺术展分析“灵韵”在现代复制技术下的当代性。  关键词:机械复制;本雅明;灵韵;数字展  一、本雅明“灵韵”概念的提出  在现代艺术史上,德国瓦尔
期刊
摘要: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与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1817-1878)是法国巴比松画派主要代表人物。两人属于同一个时期、同一个绘画流派,而且在风景画创作上都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本文主要选取了柯罗与杜比尼早期、晚期比较有代表性的风景画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两位画家艺术风格的迥异。尽管他们的风景画各有不同,但是,风景作品都饱含情感的结晶,创作过程中凝结着对自然的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研究与实践,笔者以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开展毽子运动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69%的学生喜欢毽子运动,但也只是为了简单的娱乐消遣为动机,尚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效果。因此,建議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毽子项目,力争毽子运动成为学校体育特色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毽子;中等职业院校;推广;玉林市卫生学校  
期刊
紧张又开心的教师亮相课结束了,带着些许喜悦,也带着些紧张,总之五味杂陈,感触颇深。  《致橡树》是诗人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的愛情诗代表作。在诗中,千百年来那种男欢女爱的程式描写不见了,女性对男性的温顺依附关系也被彻底否定,代之以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新型爱情关系;同时《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在诗中作者通过象征手法,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意象,向我们传达了它独特的情感内涵;分析学情时候我思考了很久
期刊
摘要:立足于中国古典舞自身的本质特点,结合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演变,对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形、神、劲、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思考,并据此提出了古典舞身韵表演中“亮相”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古典舞身韵训练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身韵训练;亮相动作  我国的古典舞大约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其诞生的基础是在戏曲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芭蕾舞的基本特点,加以创新、发展和升华,经过较长
期刊
摘要:古典芭蕾是芭蕾艺术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古典芭蕾训练体系的形成与芭蕾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古典芭蕾训练的产生以及古典芭蕾训练体系的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芭蕾;训练体系;艺术形式  1古典芭蕾训练的产生  芭蕾艺术是法国宫廷期间形成的一种艺术。这一时期,芭蕾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舞步复杂,舞台形式多样,逐渐形成了芭蕾艺术独特的审美、技术体系和动作规范
期刊
《父亲》  题记:时间带走了记忆,留下了碎片。承载着每一个故事和明天。  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你蹒跚学步的时候,不会去扶你,让你自己站起来。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你成长的路上撒下希望的种子,让你成为他的骄傲。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直默默的为你付出,却不求任何回报。只想让你开心,他就很满足。而正是他融入到你的世界,你才不会觉得失去了爱,他就是父亲。  时间仿佛回转到过去,那个布满金黄色的田野里,有着他劳碌的身
期刊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若自身不正,又怎能教育别人呢?偶然间看到一则漫画,画面中父母二人,一人专注于聊天、购物。一人钟情于电脑游戏,时不时对走来的孩子抛出一句“作业完成了吗?别总想着玩电脑。或“看书去,就知道玩。”看完之后让我汗颜,这事不是每天都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事情吗?  这天和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儿子做作业,我做家务。收拾完了,就不自觉地
期刊
我们平常认为的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左右逢源,求得自保。  难道我大中华2000多年来奉为修养最高层次的标准,就如此不堪。就如此简单?  查阅资料得到的有如下结论。  中庸之道其实讲究的就是“合适”,就是“刚刚好”。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第二、享欲不要太乐,第三、待人不要太苛,第四、用物不要太荣。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到这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适合的,折中的处世态度。凡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