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歌一个心灵对话的舞台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优美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脚本设计,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独特的个性体验,再细品语言,调动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交流、对话,在“以美读美,以情品文”的心灵对话中发掘绚丽多姿的文本世界。
  [关键词]诗歌;朗读脚本;个性体验;心灵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17-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所谓个性体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调动各种感官,用全身心去关注、感知、体验、品悟、评价某一氛围、事件、人物、思想、情感等。通过体验,学生把一个原本外在的、陌生的、和自己毫无关联的对象转变为一个内在的、熟悉的、和自己有联系的甚至于可以交流的融入自己内心的存在。
  体验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智慧,而且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更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具备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体验的真实场景,引领学生体验他们从未接触的点点滴滴。
  一、以美读美,点燃创造美的火苗
  1.创设优美情境,启动情感体验
  课前预习,人人动手。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用抒情的笔调、诗化的语言写成“作家和作品介绍”。教师再从中挑选几份以备课上使用,教师也“下水”创作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以《再别康桥》为例,课上展示课件:康桥美丽的风光,舒缓深情的背景音乐。提名学生表情朗读自创作品——作家与作品介绍,从不同角度展示学生自学所得,充分调动学生的读诗兴趣。教师再以抒情的语调范读“下水”创作,进一步渲染诗的意境,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勾起学生了解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渴望。
  2.把握韵律节奏,感受音韵之美
  诗歌是讲究节奏、韵律和音律之美的,或称之为诗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能使诗歌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成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文艺形式。《再别康桥》是现代新诗中的现代格律诗,在形式方面的要求虽不像旧体诗那样严格,但是也有自己的规定。它四句一节,每节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单句为两音步(顿)——五、六、七节例外,双句押韵,每节换韵,朗读起来节奏既错落有致,又相对整齐,呈现出波动感,末节和首节相呼应。引导学生把握它的韵律节奏,感受它的音韵之美是使学生产生个性感悟的前提。所以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对诗句内部节奏进行划分,对韵脚展开讨论,再通过反复听读、配乐朗读等实践,让学生体味到诗歌的音乐美,为更好地理解诗意打下基础。
  3.设计朗读脚本,形成个性感悟
  要求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初步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找到感情基调的依据,即对诗歌进行朗读脚本的设计:参考文本旁注和课外搜集的资料,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句进行语气、节奏、情感上的处理——设计、朗读、品味融为一体。以下是《再别康桥》朗读脚本设计的课堂实录:
  生1:“轻轻”“悄悄”“沉默”构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境界,一种无声的别离,“此时无声胜有声”,比有声的表达更富有诗意,感情更深挚含蓄。
  生2接生1的话:诗人的别离是悄悄的,因为诗人热爱康桥,不愿惊动康桥。我认为应该读出小心翼翼的感情。
  生2的话音刚落,课堂内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可见她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请学生当场朗读首尾相呼应的两节,效果果然不错。学生们感情真挚,神情投入,好像离别之人正是他们自己。是啊,他们刚刚离别了相依六年的母校和同学,所以他们感同身受,这样的朗读,不正是他们自己情感的宣泄吗?我趁势提了一问:“节奏和语气如何把握呢?”
  生3:节奏应该缓慢,语气应该低沉。因为离别是伤感的。
  生4有不同意见:节奏宜缓慢,因为依依不舍,但语气不应该太低沉,因为在诗人笔下,作别康桥,就像作别“西天的云彩”,忧伤中带着一些洒脱,应该读得很潇洒,无拘无束。
  生5:是啊,诗中的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柔波”“水草”“天上虹”“梦”“星辉”……都清新美丽,没有沉重的感觉。“新娘”美丽,“彩虹”灿烂,所以读起来令人喜悦,应该读出对康桥的热爱、眷恋之情。
  生6:“轻轻”“悄悄”是叠词,增添了诗的节奏感。诗的首节和末节带着一些轻微的跳跃感,应该读出跳跃感。
  对生6的发言我倍加赞赏。我庆幸经过《月迹》一课中关于叠词的讨论,学生对叠词的运用已有了真切的体悟。
  在朗读脚本设计中,徐志摩對康桥的感情已经如涓涓细流渗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心智和情感的一部分,解读的过程也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语文教学呼唤朗读。学生的品析与理解也许不全面,但在朗读脚本的设计中,学生能逐渐结合自己生活的积累,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在朗读中读出独特的个性体验,这正是朗读教学所追求的。
  二、以情品文,引航感知美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要进行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教学的本源也是唤醒学生的心灵。诗歌有着诗意盎然的形象和耐人寻味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与诗歌展开心灵的对话,那么诗歌这一文化瑰宝就会发出璀璨的光芒。但笔者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语文教师走上了讲台,但没有走进文本,更不用说走进作者的心灵了。下面以《关雎》的教学为例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次语文公开课,有一位教师在教《关雎》时,与学生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诗歌中的君子对女子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1:喜欢,喜爱。
  生2:爱慕,为之倾心。
其他文献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丝分裂”的教学中,抓住“有丝分裂”的本质特征,以实验图像为证据,引导学生运用推理、想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揭示有丝分
一提起许主席就会联想到那如火如荼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回顾在那列强对我国虎视耽耽、军阀横行霸道、汉奸卖国当道、而人民不能聊生的岁月里,每一个血气方刚的有志青年
[摘 要]研究直線参数方程在解析几何中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关键词]直线参数方程;解析几何;妙用[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14-01
随着中医药“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医药在海外的“热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热度”中,重庆中医药也在一步步加快“走出去”。
太极拳是我国独有的文化产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支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