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y_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数学教学结构更适合高中生的发展要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引导 教学结构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46-02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与教学现实的差异
  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指直覺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上,那么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低下,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就不言而喻。
  现实大部分高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由于从小学初中他们没有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或者他们觉得在老师面前知识有限,不敢发不同于老师的见解,哪怕自己的见解是有创见的,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他们的学识只是机械地记忆模仿,就算学生的参与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只是些机械模仿式的简单运用。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而且一些错误的认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错。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所以很多老师觉得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这些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教育精神是相悖的。它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但好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也就只好“满堂灌”了。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师要形成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观念
  (一)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新课改的基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达到课改的目标。
  (二)形成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的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有些老师觉得学生学习能力差,是学生本身智力不好,怕实行不了学生自主地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
  (三)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倡导与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集体创造力得以发挥,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充满民主气氛的研究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研究的过程。
  (四)既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全面评价体系
  以往,考试成绩、升学比率是衡量一位学生、一个学校成就的主要依据,应试教育把应付考试和升学作为教学的目的,统一测试自然而然就成为评估教师教学成果,衡量学生是否有前途的主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现在,对教学的评估,已由统一测试向综合评价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教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培养人;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自主参与学习的评价目标,培养学生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这部分叫目标导学。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教学中,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實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四)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2)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①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②教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3)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以前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若知道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怎么样找出相应的底与高?学生会主动地把高作出来,然后尝试。又如学习等差数列时,叫他们找出每个数列的规律,总结这几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4)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教育者,我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 参  考  文  献 ]
  [1]王盛松.《漫谈“自主”》,《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2]靖国平.《修练减负的内功:由教师主宰到学生主动》,《中小学教育》2000年第8期.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和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一节数学教学课的两种设计,与自己同课异构,打磨好一节数学课,思考如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落实。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核心素养 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随着英语教学课改的深化,初中英语终端评价方式的深层革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师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而阅读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枢纽之一。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本文通过阅读习惯养成、师生角色定位、巧妙质疑设问、复述讨论强化,践行学以致用四方面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优化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优化阅读教学 路径探索   【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深圳牛津版英语为例,从还原词义、还原历史和还原背景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文化品格 詞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088-02  一、引言  英语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
期刊
【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遵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山区 高中 英语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
期刊
【摘要】 在进入初中后,学生学习科目增加,知识学习难度增加,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课堂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重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落实,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就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分组合作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動性,让学生在互助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碰撞,增强对于知识的了解,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与素养的发展。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如何通过小学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 分组合作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期刊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行,需要学生不仅能拥有丰富且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平衡性,促使学生的运动更加协调,使其掌握更多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核心力量训练 初三 体育 中考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纪录片是以真实为核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是渗透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良好教学素材。本文分析了纪录片在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意义,探讨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选用要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人地协调观的培育、学科综合思维的强化、区域认知水平的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四个方面,探究运用纪录片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 纪录片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 应用策略   【中
期刊
【摘要】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水墨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感知和了解水墨画的世界,让学生能真正认识到水墨画的重要性,使其能从中掌握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水墨画教学 水墨材料 学习欲望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近3年的全国卷数学高考选择题,探究了选择题的直接解答法、赋值法、逆向思考法、转化法、特殊化求解法、数形结合法及综合法等解题方法和技巧,旨在指导学习者快速找到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或排除错误选项,有效提升选择题的解题效率。   【关键词】 高考 数学 选择题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