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师资是师范院校的使命与责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颁布实施后,如何坚守使命、勇担责任、彰显特色是师范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当前,随着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教师质量,改革培养模式是关键。目前的教师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不能承担培养新型教师的重担。贵州师范大学和全国地方师范院校一样,正在探索以构建能力标准为导向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基础教育优秀师资。
一、目前贵州师范大学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利弊分析
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其设计理念、目标和课程体系都是根据2004年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构建的,中间虽经过多次修订,但整体架构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实质性改变。该模式在我们稳步推行学分制改革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和学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承担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设计理念和培养目标不一致
我校于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教师教育一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方向。但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没能充分体现这一重要内容,在设计理念上主要是按照经验和传统即“2学 1法 实践环节”来考虑,并且当时的教师培养目标与现在广泛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教师存在不同。旧模式在设计的思想、目标理念、定位上不够清楚,也未能把培养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标准体系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衔接不强
在现行模式里,教师教育类的课程设置没有单独体现,主要是融合在专业的培养模式内。目前我校的教师教育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模块 选修课模块构成,其中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主要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各学科教学论、教育实践和选修模块组成。可以看到,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化的思想还未深入人心,在课程目标中未能体现教师专业化的思想,课程目标导向不够清晰,模块之间未做功能的划分,逻辑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是缺乏课程大纲,两学和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脱离。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旧模式在实施中由于理论认识、设计思想及管理环节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统一整合性不强、偏重理论性,缺乏实践性、无有效的检验评价标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课程实施环节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三、关于以能力标准为导向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设计理念
1.整体建构,以生为本。①
新模式在设计理念上,对我校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整体建构,按照“目标→能力→课程→评价”的思路进行设计,理清教师能力的架构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理清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并设计相应的课程标准和监控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将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学习自由的学分制和自主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能力导向,实践为主。
根据学者对教师能力的研究现状②,我们将教师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般能力:建立在一般思维能力基础上(观察力、记忆力、批判能力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科专业能力: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在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进行有效教学,解决真实教育教学情景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一般能力是学科专业能力和教师教育能力的基础,具备一般能力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能力,灵活运用专业能力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教育教学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能力,是使用相关的技能训练实践训练,对以上两个能力在教学中的灵活使用。三种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新模式将以教师的能力结构为导向,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能力体系即信念、知识和技能贯穿在以上三个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实践为主,着重培养未来教师将一般能力、学科专业的理论在实践中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③。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仰、先进教育理念、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变化、在中小学拔尖并起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培养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开设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课程。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体修养三类课程。这些课程以拓宽师范生知识视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养能力为目标,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以加强师范生从教技能为目标,包括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教学研究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三个部分,以此强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过程。
注释:
①唐佳文.浅谈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9(6).
②卢正芝,洪松舟.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
参考文献:
[1]高岩.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能力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5(4).
[2]张志军,向东.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7(4).
[3]钟瑞添,马佳宏.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宁虹.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J].教育研究,2010(11).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師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6]赵国金,高艳梅.对新视野下我国职前教师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2011(12).
一、目前贵州师范大学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利弊分析
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其设计理念、目标和课程体系都是根据2004年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构建的,中间虽经过多次修订,但整体架构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实质性改变。该模式在我们稳步推行学分制改革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改革和学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承担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设计理念和培养目标不一致
我校于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教师教育一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方向。但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没能充分体现这一重要内容,在设计理念上主要是按照经验和传统即“2学 1法 实践环节”来考虑,并且当时的教师培养目标与现在广泛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教师存在不同。旧模式在设计的思想、目标理念、定位上不够清楚,也未能把培养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标准体系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衔接不强
在现行模式里,教师教育类的课程设置没有单独体现,主要是融合在专业的培养模式内。目前我校的教师教育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模块 选修课模块构成,其中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主要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各学科教学论、教育实践和选修模块组成。可以看到,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一方面是教师专业化的思想还未深入人心,在课程目标中未能体现教师专业化的思想,课程目标导向不够清晰,模块之间未做功能的划分,逻辑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是缺乏课程大纲,两学和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脱离。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旧模式在实施中由于理论认识、设计思想及管理环节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统一整合性不强、偏重理论性,缺乏实践性、无有效的检验评价标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课程实施环节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三、关于以能力标准为导向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设计理念
1.整体建构,以生为本。①
新模式在设计理念上,对我校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整体建构,按照“目标→能力→课程→评价”的思路进行设计,理清教师能力的架构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理清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并设计相应的课程标准和监控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将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学习自由的学分制和自主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能力导向,实践为主。
根据学者对教师能力的研究现状②,我们将教师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般能力:建立在一般思维能力基础上(观察力、记忆力、批判能力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科专业能力: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在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进行有效教学,解决真实教育教学情景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一般能力是学科专业能力和教师教育能力的基础,具备一般能力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能力,灵活运用专业能力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教育教学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能力,是使用相关的技能训练实践训练,对以上两个能力在教学中的灵活使用。三种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新模式将以教师的能力结构为导向,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能力体系即信念、知识和技能贯穿在以上三个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实践为主,着重培养未来教师将一般能力、学科专业的理论在实践中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③。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仰、先进教育理念、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变化、在中小学拔尖并起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培养教师的一般能力,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开设国家课程方案中规定的课程。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体修养三类课程。这些课程以拓宽师范生知识视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养能力为目标,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以加强师范生从教技能为目标,包括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教学研究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三个部分,以此强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过程。
注释:
①唐佳文.浅谈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9(6).
②卢正芝,洪松舟.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
参考文献:
[1]高岩.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师能力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5(4).
[2]张志军,向东.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7(4).
[3]钟瑞添,马佳宏.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宁虹.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J].教育研究,2010(11).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師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6]赵国金,高艳梅.对新视野下我国职前教师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