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在人工构建湿地"小宇宙"系统开展受控模拟实验,研究湿地湿生植物对水环境中磷的吸收和去除规律.本次研究,选择对比四种不同类型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在不同体系环境条件下
【基金项目】
:
水利部重点创新基金(SCX 20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03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人工构建湿地"小宇宙"系统开展受控模拟实验,研究湿地湿生植物对水环境中磷的吸收和去除规律.本次研究,选择对比四种不同类型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在不同体系环境条件下(如溶解氧、pH)对水环境中磷吸收和去除.模拟实验通过对比四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系统,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湿生植物对环境中磷的吸收强度和作用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总体来看,实验体系水体中正磷酸盐浓度下降趋势大致呈现的"三阶段"变化模式,即:坡降期、陡降期、平台期,不同期内磷去除率分别为:35.53%、29.9
其他文献
研究开发了一种光学免疫传感器——平面波导型荧光免疫传感器系统,建立了传感基片的化学修饰和配基固定化方法,并应用该系统检测了环境小分子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结
一、背景(一)无照经营游商之定义无照经营游商亦被称为无照商贩、小商贩、流动摊贩。国外对摊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和关注摊贩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声环境频率特征有所改变的状况,选取杭州市10个社区,对其声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居住区环境噪声呈现较明显的低频特性.同时用社会声学调查方法,获得居住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出现产业、社会、政治等多重转型,社会结构反复于断裂与重构之间。其中,社会转型给传统的"街居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