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校企政”三方合作,阐述中职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的构思。
【关键词】 “校企政”合作中职学校实训基地
一、 职业学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市职业学校办学空间不足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一些城市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招生工作连续创新高。但空间不足成了制约这些职业学校高速、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广西有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广西纺织学校、广西商贸技工学校等多所城市职业学校人均占地不足10平方米 ,空间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城市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 职业学校的培养方向脱离企业实际需要
中职学校专业教育主要向社会和企业输送第一线的实操型人才,但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乃至教学的执行过程中,仅靠学校的教师在校内完成。由于条件的限制,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无法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要求、最新技术发展以及企业运作的流程,无法近距离了解企业的制度和管理要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与社会岗位群需求脱节,学生到企业后往往需接受再次培训才可上岗,出现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等问题。
二、 北海工业园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
(一) 工业区发展基本情况
北海工业园区是一家省级工业园,成立于2001年8月22日,总用地面积32 420亩。已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人民币,在约10平方公里的用地上形成了场地平整,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有线电视,通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流动市话,ADSL),路灯,管道燃气等齐全的配套设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北海出口加工区是于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 1.454平方公里。2003年12月26日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联合验收小组的正式验收,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临海的最接近东盟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二) 北海工业区存在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008年12月以来,我校前后分五批次对北海出口加工区和北海工业园进行全方位考察,两工业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间资本不活跃,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制约了园内经济发展。今年我校考察北海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一位主任级管理者发出呼吁,希望学校不要只到工业区考察,转一圈完事,而要拿出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和意向。由此可见,工业区内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工业园管委会渴望与学校合作,以解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迫切问题。
三、 “校企政”合作构建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优势分析
在中央和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各职业院校广开思路,利用土地置换、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教育集团化等方式拓宽了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产生了许多成功典范。如何借鉴这些成功典范,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实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保持职业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校企政”合作构建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思考。
(一)职业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百年大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设2 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2007年12月22日《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服务产业,按照产业布局调整职业学校布局,依托主导产业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满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坚持促进就业,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广西在《职教攻坚决定》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攻坚任务,在2008—2010年期间,建设100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设置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5个,设置于大型工业园区和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5个。因此“校企政”合作,将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符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总体要求,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 北海工业园内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将为中职学校学生创造就业平台
近年来广西电工电子技术行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永昶电子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冠德科技有限公司、长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北海恒基伟业、深圳华速科技有限公司等近80家企业落户广西北海, 仅北海出口加工区的29家企业2009年下达的招工计划就达19181人。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成,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转移并落户北部湾,这些工业生产一线均需要大量机电类技术人才。因此, 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立在工业园内,有利于中职学校获得第一手的企业用工信息 ,将推动中职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中职学校缔造就业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三) 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有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一是有利于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克服职业学校闭门造车的弊病;二是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近距离了解企业的制度和管理要求,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要求和最新技术发展;三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四是有利于学生与实际生产岗位对接,不用企业再次培训即可上岗。
(四) 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拓展招生生源
北海进出口加工区现有员工总数近十万人,且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未经过中专技校技能训练的员工占70%。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关键。工业园内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培养和政府的支持平台,职业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可对园内员工开展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同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生源。
(五)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有利于城市职业学校拓展办学空间
目前,大部分城市职业学校人均占地不到10 平方米 ,空间严重不足制约了城市职业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将有利于城市职业学校拓展办学空间。
四、 “校企政”合作在工业园内建设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
(一) 校企政三方合作的基本模式
由校、企、政三方共建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主体方由职业学校承担。专业教学实训基地预期目标为:以服务本工业园为主,又能与周边工业园共享,集专业教学改革、学生实训、员工学历教育和培训、技能鉴定以及教、学、研为一体的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二) 校企政三方合作的主要内容
1. 城市职业学校可视本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将部分专业的专业教学、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小制作等专业课程安排在工业园内的教学实训基地进行,并建设配套的教学实训室和生产线等教学设施。
2. 建立校、企、政三方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和就业安排委员会,每年定期开展1~2次研讨活动,共同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职业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建设性意见以及企业的生厂工艺和技术要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和管理要求融入教学课程,并加强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
3. 企业提供“订单”培养 ,企业、学校双方共同制定“订单”培养计划,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4. 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对接的实习场所,安排学生到厂进行短期工学结合。帮助职业学校建设对口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含捐赠对口专业实习设备、培养指导教师等)或在教学实训基地内建设生产基地。
5. 企业为教学实训基地的教师提供见习场所,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有关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新工艺、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6. 职业学校通过校、企、政合作,推荐本校学生到园内企业就业,以满足企业的生厂需求。
7. 校、企、政合作,由职业学校对园内员工和农民工、下岗职工开展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新技术和管理等知识的短期培训和讲座。
8. 由政府(工业园管委会)按时提供达标的实训厂房、学生宿舍、饭堂等给职业学校使用,同时提供足够的学生活动场所。待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训基地条件成熟后,提供不少于200亩用地面积给职业学校教学实训基地使用。
9. 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由政府(工业园管委会)提供并落实职业学校办教学实训基地的各项优惠政策;如在园区实行“无费区”管理,免交各类费用;根据投资项目情况,土地按最低的收费标准,优惠和优先按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给职业学校等。
10. 由政府(工业园管委会)督促企业安排员工的培训经费;协调教学实训基地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协助落实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工学结合;企业为教学实训基地投资建立生产线或捐赠对口专业实习设备和材料,或为教学实训基地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
11. 政府(工业园管委会)协助职业学校争取国家对教学实训基地的经费支持。
12. 校、企、政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五、 工业园内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步骤
(一) 对工业园进行考察论证和分析,确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二) 拟定专业实训基地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成本和起步费用核算。
(三) 与工业园管委会、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合作协议。
(四) 成立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机构,制定相关制度,拟定实施计划。
(五) 落实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启动资金。
(六) 对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相关组成人员进行培训。
(七) 按拟定计划进行实施。
六、“校企政”合作的政策支持
(一) 工业园内创办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将获得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支持
职业技术教育的出路在于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专业教学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和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因此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投入,广西在2008—2010年职教攻坚时期,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职业学校建设经费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支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扶持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等。但获得政府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专项经费支持的前提是,学校必须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因此职业学校需努力办好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以获得政府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支持,并使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校企政”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典范。
(二)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
1. 广西对职业院校办企业或经营性实训基地,执行国家校办产业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3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实行税前扣除。该政策使职业学校办企业和支持职业学校办学的企业有了法律保障,极大调动了职业学校以及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2. 《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明确将职业院校新建扩建项目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依法保障职业院校建设用地,简化建设审批,实行优惠收费。各地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把各类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纳入其中,优先保障职业院校建设用地需求。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或原校区扩建,其教育设施用地按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收费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职业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符合这一政策内容,因此在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审批等方面,将会得到政府的优先保障,有利于项目快速落实。
(责编黄鸿业)
【关键词】 “校企政”合作中职学校实训基地
一、 职业学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市职业学校办学空间不足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一些城市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招生工作连续创新高。但空间不足成了制约这些职业学校高速、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广西有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广西纺织学校、广西商贸技工学校等多所城市职业学校人均占地不足10平方米 ,空间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城市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 职业学校的培养方向脱离企业实际需要
中职学校专业教育主要向社会和企业输送第一线的实操型人才,但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乃至教学的执行过程中,仅靠学校的教师在校内完成。由于条件的限制,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无法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要求、最新技术发展以及企业运作的流程,无法近距离了解企业的制度和管理要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与社会岗位群需求脱节,学生到企业后往往需接受再次培训才可上岗,出现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等问题。
二、 北海工业园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
(一) 工业区发展基本情况
北海工业园区是一家省级工业园,成立于2001年8月22日,总用地面积32 420亩。已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人民币,在约10平方公里的用地上形成了场地平整,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有线电视,通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流动市话,ADSL),路灯,管道燃气等齐全的配套设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北海出口加工区是于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 1.454平方公里。2003年12月26日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联合验收小组的正式验收,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临海的最接近东盟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二) 北海工业区存在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008年12月以来,我校前后分五批次对北海出口加工区和北海工业园进行全方位考察,两工业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间资本不活跃,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制约了园内经济发展。今年我校考察北海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一位主任级管理者发出呼吁,希望学校不要只到工业区考察,转一圈完事,而要拿出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和意向。由此可见,工业区内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工业园管委会渴望与学校合作,以解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迫切问题。
三、 “校企政”合作构建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优势分析
在中央和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各职业院校广开思路,利用土地置换、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教育集团化等方式拓宽了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产生了许多成功典范。如何借鉴这些成功典范,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实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保持职业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校企政”合作构建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思考。
(一)职业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百年大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设2 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2007年12月22日《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服务产业,按照产业布局调整职业学校布局,依托主导产业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满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坚持促进就业,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广西在《职教攻坚决定》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攻坚任务,在2008—2010年期间,建设100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设置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5个,设置于大型工业园区和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5个。因此“校企政”合作,将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符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总体要求,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 北海工业园内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将为中职学校学生创造就业平台
近年来广西电工电子技术行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永昶电子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冠德科技有限公司、长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北海恒基伟业、深圳华速科技有限公司等近80家企业落户广西北海, 仅北海出口加工区的29家企业2009年下达的招工计划就达19181人。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成,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转移并落户北部湾,这些工业生产一线均需要大量机电类技术人才。因此, 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立在工业园内,有利于中职学校获得第一手的企业用工信息 ,将推动中职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中职学校缔造就业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三) 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有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一是有利于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克服职业学校闭门造车的弊病;二是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近距离了解企业的制度和管理要求,了解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要求和最新技术发展;三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四是有利于学生与实际生产岗位对接,不用企业再次培训即可上岗。
(四) 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拓展招生生源
北海进出口加工区现有员工总数近十万人,且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未经过中专技校技能训练的员工占70%。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关键。工业园内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培养和政府的支持平台,职业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可对园内员工开展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同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生源。
(五)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有利于城市职业学校拓展办学空间
目前,大部分城市职业学校人均占地不到10 平方米 ,空间严重不足制约了城市职业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将有利于城市职业学校拓展办学空间。
四、 “校企政”合作在工业园内建设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
(一) 校企政三方合作的基本模式
由校、企、政三方共建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主体方由职业学校承担。专业教学实训基地预期目标为:以服务本工业园为主,又能与周边工业园共享,集专业教学改革、学生实训、员工学历教育和培训、技能鉴定以及教、学、研为一体的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二) 校企政三方合作的主要内容
1. 城市职业学校可视本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将部分专业的专业教学、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小制作等专业课程安排在工业园内的教学实训基地进行,并建设配套的教学实训室和生产线等教学设施。
2. 建立校、企、政三方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和就业安排委员会,每年定期开展1~2次研讨活动,共同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职业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建设性意见以及企业的生厂工艺和技术要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和管理要求融入教学课程,并加强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
3. 企业提供“订单”培养 ,企业、学校双方共同制定“订单”培养计划,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4. 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对接的实习场所,安排学生到厂进行短期工学结合。帮助职业学校建设对口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含捐赠对口专业实习设备、培养指导教师等)或在教学实训基地内建设生产基地。
5. 企业为教学实训基地的教师提供见习场所,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有关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新工艺、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6. 职业学校通过校、企、政合作,推荐本校学生到园内企业就业,以满足企业的生厂需求。
7. 校、企、政合作,由职业学校对园内员工和农民工、下岗职工开展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新技术和管理等知识的短期培训和讲座。
8. 由政府(工业园管委会)按时提供达标的实训厂房、学生宿舍、饭堂等给职业学校使用,同时提供足够的学生活动场所。待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训基地条件成熟后,提供不少于200亩用地面积给职业学校教学实训基地使用。
9. 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由政府(工业园管委会)提供并落实职业学校办教学实训基地的各项优惠政策;如在园区实行“无费区”管理,免交各类费用;根据投资项目情况,土地按最低的收费标准,优惠和优先按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给职业学校等。
10. 由政府(工业园管委会)督促企业安排员工的培训经费;协调教学实训基地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协助落实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工学结合;企业为教学实训基地投资建立生产线或捐赠对口专业实习设备和材料,或为教学实训基地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
11. 政府(工业园管委会)协助职业学校争取国家对教学实训基地的经费支持。
12. 校、企、政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五、 工业园内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步骤
(一) 对工业园进行考察论证和分析,确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二) 拟定专业实训基地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成本和起步费用核算。
(三) 与工业园管委会、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合作协议。
(四) 成立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机构,制定相关制度,拟定实施计划。
(五) 落实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启动资金。
(六) 对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相关组成人员进行培训。
(七) 按拟定计划进行实施。
六、“校企政”合作的政策支持
(一) 工业园内创办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将获得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支持
职业技术教育的出路在于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专业教学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和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因此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投入,广西在2008—2010年职教攻坚时期,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职业学校建设经费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支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扶持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等。但获得政府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专项经费支持的前提是,学校必须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因此职业学校需努力办好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以获得政府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支持,并使北海工业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校企政”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典范。
(二)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
1. 广西对职业院校办企业或经营性实训基地,执行国家校办产业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3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实行税前扣除。该政策使职业学校办企业和支持职业学校办学的企业有了法律保障,极大调动了职业学校以及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2. 《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明确将职业院校新建扩建项目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依法保障职业院校建设用地,简化建设审批,实行优惠收费。各地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把各类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纳入其中,优先保障职业院校建设用地需求。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或原校区扩建,其教育设施用地按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收费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职业学校将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内,符合这一政策内容,因此在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审批等方面,将会得到政府的优先保障,有利于项目快速落实。
(责编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