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最重要的交际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上好口语交际课,是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因此,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优化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流程,努力探索提高低年级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低年级 口语交际 教学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具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贫乏,见识不广 ,各种交际场合少,抽象思维尚未形成,要使他们能完整地口述一件事或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是件困难的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要创设多种多样学生感兴趣而又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讨论、交流,能说,有话说,高兴说。为此,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以他们熟悉的学习、生活和游戏为话题,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与人交际的兴趣,并在充满情趣的交际过程中,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对于刚上小學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胆小,不爱说话,怕说错了被人笑话。又因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有困难,不知道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该从哪开始说起。有时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语无伦次。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严重地制约了他们口头语言能力的提高。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表达,在互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第四单元“能说会道”的《接待客人》,是为了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良好行为而设计的。家里来客人了,你怎样接待呢?在接待时,你又是怎么说,怎样做?在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同学、老师时又该怎么说?在课前,可以先让几组善于模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稍强的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演练。让学生看后议一议,怎样做才能算有礼貌。这种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容易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础之一。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跟朋友、亲人聊天时谈笑自如,对答如流。但在公共场合众多人面前说话时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脸红耳赤。哪怕有事前讲稿准备得再充分、再熟练,也如此。归根到底,就是胆量不够,信心不足。因此,一开学,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表达的自信心,比如让他们按座号逐个上讲台来做自我介绍,哪怕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楚,就给予鼓励的掌声。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就能表达自如了。面对不爱发言、不会发言、特别胆小的,在课堂上可多请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肯定,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三、因势利导,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些课文在叙述和结尾中留下一些悬念。这些悬念,无疑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好机会,如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中的《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具体地讲述了一只波斯猫向燕子、蜜蜂和青蛙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但最后仍然找不快乐的童话故事。在上到课文最后一段波斯猫叹气地说:“哎!到哪儿才能找到快乐呢?”时,可顺势引导,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帮波斯猫找到快乐。
四、教给说话方法,拓宽课外训练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是只限在课内,也可在课外多创造机会,看说结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们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如在上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后,可带全班同学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先引导学生整体地说出远处和近处各有哪些景物,再按观察顺序把各处的景物进一步讲述。主要是从花草树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去观察,将其特点看仔细、说清楚。
总之,只要教师的关怀和指导落实到了全体学生,会能使全体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2〕《小学语文教学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编著
关键词:低年级 口语交际 教学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具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贫乏,见识不广 ,各种交际场合少,抽象思维尚未形成,要使他们能完整地口述一件事或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是件困难的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要创设多种多样学生感兴趣而又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讨论、交流,能说,有话说,高兴说。为此,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以他们熟悉的学习、生活和游戏为话题,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与人交际的兴趣,并在充满情趣的交际过程中,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对于刚上小學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胆小,不爱说话,怕说错了被人笑话。又因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有困难,不知道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该从哪开始说起。有时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语无伦次。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严重地制约了他们口头语言能力的提高。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表达,在互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第四单元“能说会道”的《接待客人》,是为了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良好行为而设计的。家里来客人了,你怎样接待呢?在接待时,你又是怎么说,怎样做?在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同学、老师时又该怎么说?在课前,可以先让几组善于模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稍强的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演练。让学生看后议一议,怎样做才能算有礼貌。这种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容易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础之一。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跟朋友、亲人聊天时谈笑自如,对答如流。但在公共场合众多人面前说话时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脸红耳赤。哪怕有事前讲稿准备得再充分、再熟练,也如此。归根到底,就是胆量不够,信心不足。因此,一开学,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表达的自信心,比如让他们按座号逐个上讲台来做自我介绍,哪怕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楚,就给予鼓励的掌声。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就能表达自如了。面对不爱发言、不会发言、特别胆小的,在课堂上可多请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肯定,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三、因势利导,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些课文在叙述和结尾中留下一些悬念。这些悬念,无疑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好机会,如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中的《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这篇课文,具体地讲述了一只波斯猫向燕子、蜜蜂和青蛙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但最后仍然找不快乐的童话故事。在上到课文最后一段波斯猫叹气地说:“哎!到哪儿才能找到快乐呢?”时,可顺势引导,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帮波斯猫找到快乐。
四、教给说话方法,拓宽课外训练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是只限在课内,也可在课外多创造机会,看说结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们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如在上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后,可带全班同学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先引导学生整体地说出远处和近处各有哪些景物,再按观察顺序把各处的景物进一步讲述。主要是从花草树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去观察,将其特点看仔细、说清楚。
总之,只要教师的关怀和指导落实到了全体学生,会能使全体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2〕《小学语文教学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