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被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但传统教育思路和教育模式还主导着现代教学,如何开展“做中学”是值得每位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不足和给出建议。
关键词:做中学;初中地理;教学理念
“做中学”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过程。这种思想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等;这种教育理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特别对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及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一、“做中学”理念的来源和兴起
“做中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这一观点被许多国家应用于科学教育实验,我国在总结国外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自2001年开始在20多个城市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做中学”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是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环节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初中地理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改的核心观念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和解决问题。“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完美结合,是指教师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合适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探究和体验知识,并感受到初中地理的乐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其教学目标是:(1)以观察、提出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为课程核心内容;(2)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性和探索性学习;(3)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主导,淡化教材的重要性;(4)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
三、“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实践现状与思考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是“做中学”理念的应用,这不仅是符合培养方式的改进,也是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更是符合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但是,在我国“做中学”理念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发展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而在教学中真正采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更是少之又少。
(一)初中地理“做中学”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教师讲授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和提出问题。
2回归知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解释不了的现象或景观就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知识,尝试用来解释和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3相互交流: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后,相互间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中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方式:
1 “做”的过程中教学: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使学生经历和感受解决科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动手做教学模具或绘制地理简图、示意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方面的研究就表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模具如地球仪或用橡皮泥、塑料泡沫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很好掌握地轴倾斜的角度、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特征等基础知识,而传统的“教”中学却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2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而且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来自于报刊、电视节目、图片、漫画等,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关注这些载体而发现和教学有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很快掌握案例所隐藏的知识点,真正理解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关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技能的培养。
3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进行教学:通过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因为实际景观能更形象、更直观的反映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特征,从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其次,在野外观察中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专业认知能力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这种“做”中学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最主要是看学生如何去操作,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巧妙布置,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比如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布置一些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学。
(三)建议:
1教师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选材,特别在教学案例、知识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下功夫,使背景知识、地理现象和探究活动相结合。2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一味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而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对学生设计思路或活动方案进行引导,特别在学生遇到问题而无法解决时要进行适当指导。3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甚至要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来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4“做中学”课堂不能一味“赶时间”,要给予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给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做”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单中惠. “从做中学”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20): 77- 83.
[2]秦旭芳. 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3): 35- 38.
关键词:做中学;初中地理;教学理念
“做中学”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过程。这种思想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等;这种教育理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特别对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及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一、“做中学”理念的来源和兴起
“做中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这一观点被许多国家应用于科学教育实验,我国在总结国外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自2001年开始在20多个城市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做中学”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学科,是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环节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初中地理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改的核心观念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和解决问题。“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完美结合,是指教师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合适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探究和体验知识,并感受到初中地理的乐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其教学目标是:(1)以观察、提出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为课程核心内容;(2)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性和探索性学习;(3)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主导,淡化教材的重要性;(4)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
三、“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实践现状与思考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是“做中学”理念的应用,这不仅是符合培养方式的改进,也是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更是符合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但是,在我国“做中学”理念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发展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而在教学中真正采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更是少之又少。
(一)初中地理“做中学”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教师讲授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和提出问题。
2回归知识: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对解释不了的现象或景观就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知识,尝试用来解释和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3相互交流: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后,相互间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中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方式:
1 “做”的过程中教学: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使学生经历和感受解决科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动手做教学模具或绘制地理简图、示意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方面的研究就表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模具如地球仪或用橡皮泥、塑料泡沫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很好掌握地轴倾斜的角度、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特征等基础知识,而传统的“教”中学却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2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而且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来自于报刊、电视节目、图片、漫画等,教师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关注这些载体而发现和教学有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很快掌握案例所隐藏的知识点,真正理解到学以致用;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关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技能的培养。
3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进行教学:通过野外观察地理环境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因为实际景观能更形象、更直观的反映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特征,从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其次,在野外观察中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专业认知能力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4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这种“做”中学观念下的教学方式最主要是看学生如何去操作,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巧妙布置,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比如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布置一些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学。
(三)建议:
1教师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选材,特别在教学案例、知识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下功夫,使背景知识、地理现象和探究活动相结合。2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一味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而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对学生设计思路或活动方案进行引导,特别在学生遇到问题而无法解决时要进行适当指导。3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中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甚至要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来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4“做中学”课堂不能一味“赶时间”,要给予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给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做”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单中惠. “从做中学”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20): 77- 83.
[2]秦旭芳. 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3): 3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