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农村在我国依旧占有极大的比例。当前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仍相对较为低下,扶贫工作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我国缩小城市与农村差距的手段之一,在当前农村工作中占有极大的比例,精准扶贫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率,增强扶持效果,在当前农村扶贫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精准扶贫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精准扶贫工作;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6–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86
我国农村占有比例相对较大,且经济基础较差,在当前农村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让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工作。我国农村结构较为单一,多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在我国产业中占比较大,且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精准扶贫工作应该立足于发展产业,提升产能为主,这样才能够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效果达到预期。
1 对农村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1.1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基础设施不足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才,缺少人才不利于经济发展,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很多农村村民提高自身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前往城市生活,因为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城市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外地人才难以吸引,本地人才流失,导致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而且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农村教育设施也比较少,导致农村地区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活较为落后。例如,在当前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日常生产中依旧依靠传统手工劳作的方式,对劳动力的消耗非常大,且效率也比较低,最终的产出甚至难以满足一家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必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发展打下基础,让农村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1.2 农业产业与经济需要提升
农业产业是农村的经济命脉,我国是粮食需求大国,农业在我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农村较为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需求缺口逐渐扩大,为了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农村产业必须加快改革并不断提升。当前农村在这方面资金不足,很多农村连基本生活都存在问题,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产业升级,这就需要国家介入,对农村产业进行升级。另外,当前农村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仅能够维持生存,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农村有更多的收入来源,政府必须介入,为农村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促进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农村收入水平及农民的生活条件。
2 精准扶贫工作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难点
2.1 精准识别扶贫的标准
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工作中,国家有了新的规定,即年收入低于2 736元的家庭可以纳入扶贫对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农村面对的情况不同,导致扶贫工作难以抓住重点,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认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很多农村地区比较落后,扶贫统计工作为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过程,加上大部分村民认知水平较低,在面对扶贫工作的时候,难以有效了解扶贫工作要求以及内容,造成贫困家庭的上报以及审核工作难以有效进行,最终难以达到有效的工作效果。
2.2 精准扶持
我国农村数量比较多,且农村人口数量基数比较大,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员、财力以及基层组织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然而在当前的工作中,如果不能对当地扶贫家庭进行有效的统计以及确认整理,容易造成扶持效果以及方向上可预计的有所出入。不仅如此,当地村民的观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也是影响扶贫工作进行的重点内容。
2.3 精准考核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过程非常长的工作,想要有效监督当前工作进度,需要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考核以及反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工作者进行考核,对其中一些工作取得的成果也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因此掌握好反馈以及考核是当前工作的需求之一,但在实际情况中,考核以及反馈工作很难达到要求标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前期相关准备不足,即在前期没有建立好反馈机制以及措施,导致到了中期,很多相关的举措已经失去了效果,在扶贫工作结尾阶段不能够有效对信息进行汇总以及反馈。其次是在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时,虽然有统一的章程以及流程,但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实施方式上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当前的情况,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在考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很大的偏差之中,一些相应的标准也不能有效实施,最终才造成了当前这种情况,限制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提升[1]。
3 在农村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3.1 增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
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对农村地区以及落后贫困个人的一种有效扶持手段,利用有限的资源对各级地区以及农村进行扶持、发展,有效提升当前农村的经济形式,缩小贫富差距,让国家经济能够健康有效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过程中,各级单位必须重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需要对一个地区所有贫困家庭進行有效统计,深入调查所有家庭情况,如实对资金以及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跟踪,建立完整的反馈机制及系统;同时,需要对各级领导及当前基层部门进行实时跟进,杜绝出现腐败以及浪费现象,保证扶贫工作的公正,让扶贫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2]。
3.2 明确扶贫以及扶贫对象
精准扶贫工作与以往扶贫工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精准方面,需要将资金、支持有效传达到困难的个人、家庭,提升资金和资源利用率,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此外,项目负责人应该对扶贫机制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找出项目对象贫困的真正原因及应对方法。在对项目对象进行帮扶时,要对当地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如实上报,对于当地情况,不仅要落实到个人,如部分地区贫困是整个地区,就应该对整个地区进行相关对策研究,以此提升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同时,要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相关调研,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快当地脱贫的步伐,让当地生产、生活质量尽快提升,这样才能够达到扶贫的目的。
关键词 精准扶贫工作;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6–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86
我国农村占有比例相对较大,且经济基础较差,在当前农村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让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工作。我国农村结构较为单一,多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在我国产业中占比较大,且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精准扶贫工作应该立足于发展产业,提升产能为主,这样才能够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效果达到预期。
1 对农村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1.1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基础设施不足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才,缺少人才不利于经济发展,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很多农村村民提高自身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前往城市生活,因为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城市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外地人才难以吸引,本地人才流失,导致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而且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农村教育设施也比较少,导致农村地区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活较为落后。例如,在当前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日常生产中依旧依靠传统手工劳作的方式,对劳动力的消耗非常大,且效率也比较低,最终的产出甚至难以满足一家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必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为农村发展打下基础,让农村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1.2 农业产业与经济需要提升
农业产业是农村的经济命脉,我国是粮食需求大国,农业在我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农村较为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需求缺口逐渐扩大,为了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农村产业必须加快改革并不断提升。当前农村在这方面资金不足,很多农村连基本生活都存在问题,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产业升级,这就需要国家介入,对农村产业进行升级。另外,当前农村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仅能够维持生存,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农村有更多的收入来源,政府必须介入,为农村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促进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农村收入水平及农民的生活条件。
2 精准扶贫工作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难点
2.1 精准识别扶贫的标准
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工作中,国家有了新的规定,即年收入低于2 736元的家庭可以纳入扶贫对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农村面对的情况不同,导致扶贫工作难以抓住重点,效果也不够理想。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认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很多农村地区比较落后,扶贫统计工作为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过程,加上大部分村民认知水平较低,在面对扶贫工作的时候,难以有效了解扶贫工作要求以及内容,造成贫困家庭的上报以及审核工作难以有效进行,最终难以达到有效的工作效果。
2.2 精准扶持
我国农村数量比较多,且农村人口数量基数比较大,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员、财力以及基层组织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然而在当前的工作中,如果不能对当地扶贫家庭进行有效的统计以及确认整理,容易造成扶持效果以及方向上可预计的有所出入。不仅如此,当地村民的观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也是影响扶贫工作进行的重点内容。
2.3 精准考核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过程非常长的工作,想要有效监督当前工作进度,需要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考核以及反馈。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工作者进行考核,对其中一些工作取得的成果也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因此掌握好反馈以及考核是当前工作的需求之一,但在实际情况中,考核以及反馈工作很难达到要求标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前期相关准备不足,即在前期没有建立好反馈机制以及措施,导致到了中期,很多相关的举措已经失去了效果,在扶贫工作结尾阶段不能够有效对信息进行汇总以及反馈。其次是在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时,虽然有统一的章程以及流程,但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实施方式上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当前的情况,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在考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很大的偏差之中,一些相应的标准也不能有效实施,最终才造成了当前这种情况,限制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提升[1]。
3 在农村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3.1 增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
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对农村地区以及落后贫困个人的一种有效扶持手段,利用有限的资源对各级地区以及农村进行扶持、发展,有效提升当前农村的经济形式,缩小贫富差距,让国家经济能够健康有效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过程中,各级单位必须重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需要对一个地区所有贫困家庭進行有效统计,深入调查所有家庭情况,如实对资金以及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跟踪,建立完整的反馈机制及系统;同时,需要对各级领导及当前基层部门进行实时跟进,杜绝出现腐败以及浪费现象,保证扶贫工作的公正,让扶贫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2]。
3.2 明确扶贫以及扶贫对象
精准扶贫工作与以往扶贫工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精准方面,需要将资金、支持有效传达到困难的个人、家庭,提升资金和资源利用率,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此外,项目负责人应该对扶贫机制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找出项目对象贫困的真正原因及应对方法。在对项目对象进行帮扶时,要对当地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如实上报,对于当地情况,不仅要落实到个人,如部分地区贫困是整个地区,就应该对整个地区进行相关对策研究,以此提升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同时,要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相关调研,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快当地脱贫的步伐,让当地生产、生活质量尽快提升,这样才能够达到扶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