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消费文化裹挟下的“西藏热”,成了当代文学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这股力量的主宰下,人们习惯将西藏当作一块圣洁而神秘的“飞地”,更多的人则把它视为旅游消费的标识。这就像批评家所指出的,“每个人都在向往西藏,每个人都希望到西藏走一趟,但是他们越是频繁地把西藏挂在嘴上,越是把西藏塑造成一个神秘的、异域的、圣洁的所在,越可以完全不顾西藏的现实。西藏在这样的追捧中,已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能指”。a如何打破这种西藏书写的困局?这显然需要写作者做更深入的探究与尝试。换言之,在地域书写的流行元素之外,葆有一种诚恳而真切的“现实感”,恐怕是今天的西藏写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必要认真审视汉族女作家江觉迟的西藏书写,进而发现其不同寻常之处了。从《酥油》到《雪莲花》,江觉迟的两部作品打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西藏世界。这里所体现的新颖性,当然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现实经验。江觉迟本来是作为文艺青年来到草原,寻找别样的世界,却被初登草原时意外发现的落后面貌震惊到了。于是,她决定创办草原孤儿学校,为草原孤儿、贫困孩子、失学儿童带来上学的希望,并给予他们基本的教育和生活照料。十五年的经历,汇集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雪莲花》。在江觉迟那里,如果说《酥油》被认为是一部“真实得让人心头发紧”的小说,是作者这些年在藏区之所看,所思,所感,所念,所期盼的情感的总汇,那么《雪莲花》这部最新的作品,则在不断探索着更为阔大的美学空间。从具体写作来看,其中有三组关系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一、 纪实与虚构
首先从纪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酥油》还是《雪莲花》,都能让人清楚地看到自传体长篇小说的鲜明印记。这一点我们在两部小说共同的序言《一切都有源头》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篇序言构成了我们理解两部小说的重要基础,甚至文章本身都可视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文献中,我们才了解到,小说人物的经历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甚至主人公梅朵用的就是作者的藏名。
除此之外,作者本人在不同场合其实对自己小说的来源有着清楚的交代,即建立在藏区帮扶时期记下的那五十二本日记。如其所言,“在特别想念的日子里,我经常会翻开过去的日记——一叠叠日记,我数了下,竟有五十二本!这是多年以来我在草原上,每个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写出来的。其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每看起来,总会让我热泪盈眶”。b正是以这些日记为基础,作者进行了饶有意味的小说创作和“加工”,这才有了如今《酥油》和《雪莲花》的模样。
从日记到小说,这样的创作方式有其叙事所长,比如这种对于个人日记的原始依赖,使得整个小说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性。这正是和日记这一文体的特殊性密不可分的。日记基础之上构造而成的第一人称投入型写作,它的主观性,以及连带的情感投入性所带来的感染力,有利于在小说叙事与作者传记之间构成一种紧密的互文关系。在此,日记的片段性固然有利于增添作品的细节内容,使浓郁的主观抒情性所带来的情绪感染力得到彻底释放,但这种片段性却无益于小说叙事主干的建构。因为无论是《酥油》还是《雪莲花》,从小说结构上看,它们都更像是个人化的情感记录,散漫的风格令它在总体性建构方面大打折扣。此外,小说中为数不少的地方存在着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特征,这都是日记写作所带来的明显印记。
这种不加掩饰的“纪实”风格,极大地模糊了小说虚与实的边界,令它在情节方面真假难辨。面对此类小说,我们总体的阅读体验在于,这里的自传性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具体到江觉迟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人事迹,发生她身上的诸如文化扶贫、扎根基层等具体事件的真实性,会把我们带入到具体的阅读状态之中,并且构成我们理解作品的情感基础。因此在另外一层意义上可以说,江觉迟的事迹本身,就是我们这个世俗年代特别浪漫也特别动人的传奇故事。而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才会赫然发现,那些原本不太愿意相信的故事情节,其实具有某种确凿无疑的真实性,这也是作者带着深切的生命体验所获得的现实经历。于是,在虚与实的间隙,我们沉浸在作者关于草原的讲述中。那种震惊感能够把我们重新裹挟到作品中去,让我们再次审视纪实与虚构的关系。也就是说,小说的文本现实与作者的经验现实,构成了关于藏区,关于整个西部草原的双重文本,而这里的双重文本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情感基础。
大概也正是小说具有的这种“纪实”风格,令其在流行的西藏叙事之外呈现出极为难得的“真实感”。长期以来,人们对西藏的理解都过于神秘化了,以至于围绕西藏的各种诗化语汇成了某种程度的惯用语。“如何表达西藏?”对于这一意味深长的问题,不少作家都作出过回答,但在江覺迟这里,西藏的神秘却被极大地化解,而呈现出真实朴素的面貌。尽管江觉迟笔下的西藏也布满了常见的流行元素,比如酥油糌粑转经轮,牦牛拉萨康巴汉子,她也曾竭力展示藏区的风土人情,比如哥坝寨风情,赛马会盛况等。这一类较为外在的“西藏元素”自然是不可或缺,但更为关键却是,如何拨开这些芜杂的修饰,去竭力呈现西藏的“真实感”。
有幸的是,在《酥油》和《雪莲花》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西藏生活的不加修饰的“真实”,这在以往的此类小说中并不多见。比如《酥油》的开篇即是麦麦草原牧民家的真实生活场景,那里并没有人们常见的神秘而粗犷的草原之美,反而到处是“潮湿又遍布牛粪”。更加令人提不起诗意的是,这里的食物似乎也不太体面。如小说所描述的,“油麻藤根茎模样的那种生黑的牛排,肉被风干在骨头上,其间粘着干涸的油脂”。这牛排的味道究竟如何呢?小说这样写道,“进嘴的时候就闻到一股腥膻,不是那种新鲜腥膻,而像是一种肉食混合着皮毛,经过轻度腐化,再被烈日烤干后的那种毛与皮肉混合的毛腥味”。如此一来,让人的胃口“立马翻腾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迫于礼节的压力,我们的主人公只好“咬起牙关狠狠心,咽口气囫囵地吞下去”。于是,她的喉咙里立即就有了“被刮伤的感觉”,“刺痛,浓烈的毛腥味只往口腔外扑”。 除了吃饭,睡觉也是一个问题。让梅朵极为诧异的是,淳朴的牧民居然更加重视牦牛,情愿给这位家庭重要成员一个舒适的地方,不惜为此怠慢远道而来的客人。于是,她不得不和牦牛同睡一个帐篷,更加过分的是,小牛睡在干燥的地方,人则不得不睡在“小牛旁一块潮湿的牛粪地”c。
作为一位长久的深入者,作者显然对藏区的“真实”了如指掌,因而在此,她似乎有意在虚构的意义上将笔下的西藏与流行的神秘与浪漫拉开距离,在观光客的西藏想象之外,撷取了她刻骨体认的真实的艰苦,这对于丰富人们的西藏认知无疑至关重要。
二、 抒情与说理
一般来说,女性作者的作品往往会体现出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酥油》与《雪莲花》也不例外。如前所述,小说虽然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展开,但作品依旧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在此,叙事人与梅朵这个人物的高度认同感所产生的情感带入,使得小说主人公能够顺利展现她的抒情性,而类似心灵独白的真挚情感,也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流露。此外,作为故事中传统文化调查保护的重要成果,小说以裹坝等地的民歌收集为中心,插入了为数不少优美动人的藏族情歌。这些都共同体现一种强烈的抒情性。这当然是女性写作中比较独特,也比较容易打动人心的元素。
情感的真挚,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上。梅朵故事的吸引人之处正在于与藏族汉子的恋情,从《酥油》里的月光,延续到《雪莲花》里的班哲,甚至两个男人为她争风吃醋,这在以往也不太多见。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之间爱情的纯粹性,几乎不掺杂任何肉体的欲望,纯粹中甚至带有一些神性的光彩。
或许是为了不让作品沦陷到过于浓烈的情感之中,小说在抒情之外,也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说理的一面。也就是说,作品在体现出自传体小说常见的主观情感之外,也非常难得地彰显了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对于现实问题的持续思考。这便涉及梅朵在两部小说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了。
纵观两部作品,在《雪莲花》中梅朵是一位传统文化的保护者,致力于藏族地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因此小说中,他们会不断寻找带有藏族文化遗迹的文化形式,比如彩绘石窟。石窟里的壁画记录着草原过去的古老文化,这些文化有很多至今仍有延续,所以寻找历史遗迹和搜集现存的遗留文化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再比如哥坝寨的宗教文化。这是西部高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融入地方生活中的宗教文化形式。如小说所言,生活中产生的说唱艺术、藏戏锅庄等,在哥坝地区非常盛行。这些文化遗迹既是先民生活的记录,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而在这之前,《酥油》里的梅朵的主要工作則是在草原寻找孤儿,帮助这些孩子实现最基本的教育权利。如果说作为一位文保工作者,她面向的是草原的过去;那么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她着眼的则是草原的未来。在此,作者希望在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之间,非常理性审慎地去讨论边远藏区儿童教育的功能和意义问题,进而讨论现代教育可能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片段是梅朵与教授的那次辩论。在那次辩论中,关于教育的功能与意义,教授有着自己的怀疑。在他看来,高原孩子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会追问现代教育对他们的意义究竟何在。在此,其言下之意不言自明:教育是对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破坏。面对教授的质疑,梅朵的目的其实比较单纯。首先当然是要让孩子们熟悉文明世界的规则,于是,她要教育孩子们从“屁股露风随处方便”到“圈地点,要跑远路”。在她看来,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改变他们,只是想让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得更为温暖一些。这也是为了面对将来有一天需要承受的现代化的冲击。如小说所言,“迟早有一天他们是要面对外面的世界,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开。那我想做的就是陪伴他们过渡一下,让他们能够从容面对未来,不至于太多的盲目和惊慌。”d。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地域文化命运的深层思考。
在对藏区地域文化进行深层思考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话题会在小说中不时闪现,即信仰的话题。关于信仰,结合藏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滋生出许多饶有意味的问题,这些都被小说记录到了。小说中,边地藏区自有其淳朴之处,比如为佛殿做义工的泽仁汉子不幸被倒下的大梁砸死,梅朵按照汉地的习惯建议月光代表家属向出事的寺庙索取补偿,没想到这种合理的诉求竟然被月光严词拒绝,在他看来(这也是大多数藏民的信仰),人的生老病死乃天意,喇嘛念经超度,灵魂得以升天,死者就有福了!“所以我们怎么能够要求寺庙补偿——获得了那样的物质满足,我们就失去了进入天堂的机会!”e尽管他们的生活万般艰难,但也绝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信仰,藏民的“朴实”与“愚昧”由此可见一斑。
围绕这类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话题,小说也会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对各自冲突的文化形式的理性思考。比如小说中写道,男人们纷纷逃离,到汉地打工,所有的变故都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藏人的信仰体系,“我们天天磕头,烧香,念经,拜佛,我们是这样真挚的信徒,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体谅一个孩子?”f混合着信仰体系的藏民的世界,其实包含着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而身处其间的作者,非常委婉地透露出世俗化的学校教育与宗教学校的理念冲突。
小说也会去竭力展现藏民在“现代”面前的良善。比如小说中写道,政府下发鼠药,帮助牧民治鼠。药发下来,牧民们拿回家却不投放,要藏起来。牧民们不杀生,不愿投药。政府无奈,安排工作人员亲自上草原投放。药被放在一只只草原鼠的洞口,但工作人员一转身,牧民们立马跟在后面清理掉。因此藏地的草场退化很快,一些重灾地区的草地,被草原鼠糟蹋得像是翻耕过一样,基本荒芜。通过这些,我们大概能够感受到作者笔端隐藏的批判之意,但藏民的质朴和善意却又是人们久久难以忘怀的,这正是文化思考的两难之处。
三、 情怀与命运
小说最终当然得回到那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上来:我们今天如何来表述西藏?
在这样一个传媒时代,文艺青年走川藏公路早已成了一种时髦。关于西藏的流行语词,所谓的神性与心灵净化,可能并不是为了去言说真正的西藏,更多还是在批判我们今天神性的缺失,以及城市生活的功利与世俗。 就此来看,《酥油》和《雪莲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小说并没有重复流行阅读中作为景观的西藏,而是深入到它的内部,不断地走进它,去触摸它的实在,直至发现问题。可能对于作者来说,她最开始与西藏的接触,只是重复无数“文青”走过的老路,被自己天真的、浪漫的,甚至带有一丝理想主义气息的情怀所触动。就像小说序言所交代的,正是“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因为“一次不走常规路线的旅行”,作者来到了麦麦草原。但她很快就发现,这里的一切跟她想象的有所不同。“这次旅行让我看到那些远离国道的僻远山区,人们的生活与外界完全不同。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尤其是孩子们,失学非常严重。可能是我们家自祖辈开始,上下几代人均从事教育工作、出于对教育的一份热忱吧,我决定留在当地,创办草原学校。主要就是寻找那些散落在草原山区的失学儿童,以及没有父母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个生活和学习的场所。”g
十多年过去了,草原的生活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如作者所言的,她“亲眼见证了草原十五年的变化”,“比如交通,过去没路的地方,现在都通了路,并且基本都实现了‘村村通’。路一通,农牧产品就都走出了大山,产生了价值,农民们的生活因此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國家电网也已经架设到草原上了,大概明年左右我们草原上可以覆盖网络。可以说,草原上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孩子们上学艰难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比如易地搬迁,让很多远牧点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草原的失学率也因此逐步降低了”。h然而,这里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深入更偏远的山区收集文化,江觉迟遇到的“又是一个被复制的世界”,一个和麦麦草原差不多的世界。在这里,我们的主人公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开启过去的帮扶历程:走进每一条山沟,寻找每一个孩子。“虽然这与之前稍有不同——过去是我个人在做,现在是参与政府,配合政府工作;但情感依旧!”i
然而我们知道,参与一次别有意味的行动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不断地坚持下去。对于梅朵或江觉迟来说正是如此。十五年的漫长时间里,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可能并不单单是对朋友的庄重承诺,抑或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些都是外在的动力。这里应该有更深切,更内在的诉求。或许可以这么说,在她持续的坚守中,其实已然是和自己抛洒情怀的对象,建立了一种血肉相连的命运关系。她和这片土地的联系并不单单是与具体的人或抽象的物的联系,而是与自我命运的联系,这是最为内在的深层联系。如小说所言,大概是“酥油病”,把我们的城市白领变成牧羊女的模样。对于梅朵而言,酥油给了她纠结和复杂的情感。既依恋,充满希望,也让人担忧,处处因它困扰。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她描写的就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事件,一群我们未曾熟知的人,而是她自己的生活与命运。只有面对自我的生活与命运时,她才能如此全情投入。这也是小说能够如此打动人的重要原因。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必要认真审视汉族女作家江觉迟的西藏书写,进而发现其不同寻常之处了。从《酥油》到《雪莲花》,江觉迟的两部作品打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西藏世界。这里所体现的新颖性,当然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现实经验。江觉迟本来是作为文艺青年来到草原,寻找别样的世界,却被初登草原时意外发现的落后面貌震惊到了。于是,她决定创办草原孤儿学校,为草原孤儿、贫困孩子、失学儿童带来上学的希望,并给予他们基本的教育和生活照料。十五年的经历,汇集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雪莲花》。在江觉迟那里,如果说《酥油》被认为是一部“真实得让人心头发紧”的小说,是作者这些年在藏区之所看,所思,所感,所念,所期盼的情感的总汇,那么《雪莲花》这部最新的作品,则在不断探索着更为阔大的美学空间。从具体写作来看,其中有三组关系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一、 纪实与虚构
首先从纪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酥油》还是《雪莲花》,都能让人清楚地看到自传体长篇小说的鲜明印记。这一点我们在两部小说共同的序言《一切都有源头》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篇序言构成了我们理解两部小说的重要基础,甚至文章本身都可视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文献中,我们才了解到,小说人物的经历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甚至主人公梅朵用的就是作者的藏名。
除此之外,作者本人在不同场合其实对自己小说的来源有着清楚的交代,即建立在藏区帮扶时期记下的那五十二本日记。如其所言,“在特别想念的日子里,我经常会翻开过去的日记——一叠叠日记,我数了下,竟有五十二本!这是多年以来我在草原上,每个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写出来的。其中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每看起来,总会让我热泪盈眶”。b正是以这些日记为基础,作者进行了饶有意味的小说创作和“加工”,这才有了如今《酥油》和《雪莲花》的模样。
从日记到小说,这样的创作方式有其叙事所长,比如这种对于个人日记的原始依赖,使得整个小说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性。这正是和日记这一文体的特殊性密不可分的。日记基础之上构造而成的第一人称投入型写作,它的主观性,以及连带的情感投入性所带来的感染力,有利于在小说叙事与作者传记之间构成一种紧密的互文关系。在此,日记的片段性固然有利于增添作品的细节内容,使浓郁的主观抒情性所带来的情绪感染力得到彻底释放,但这种片段性却无益于小说叙事主干的建构。因为无论是《酥油》还是《雪莲花》,从小说结构上看,它们都更像是个人化的情感记录,散漫的风格令它在总体性建构方面大打折扣。此外,小说中为数不少的地方存在着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特征,这都是日记写作所带来的明显印记。
这种不加掩饰的“纪实”风格,极大地模糊了小说虚与实的边界,令它在情节方面真假难辨。面对此类小说,我们总体的阅读体验在于,这里的自传性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具体到江觉迟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人事迹,发生她身上的诸如文化扶贫、扎根基层等具体事件的真实性,会把我们带入到具体的阅读状态之中,并且构成我们理解作品的情感基础。因此在另外一层意义上可以说,江觉迟的事迹本身,就是我们这个世俗年代特别浪漫也特别动人的传奇故事。而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才会赫然发现,那些原本不太愿意相信的故事情节,其实具有某种确凿无疑的真实性,这也是作者带着深切的生命体验所获得的现实经历。于是,在虚与实的间隙,我们沉浸在作者关于草原的讲述中。那种震惊感能够把我们重新裹挟到作品中去,让我们再次审视纪实与虚构的关系。也就是说,小说的文本现实与作者的经验现实,构成了关于藏区,关于整个西部草原的双重文本,而这里的双重文本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情感基础。
大概也正是小说具有的这种“纪实”风格,令其在流行的西藏叙事之外呈现出极为难得的“真实感”。长期以来,人们对西藏的理解都过于神秘化了,以至于围绕西藏的各种诗化语汇成了某种程度的惯用语。“如何表达西藏?”对于这一意味深长的问题,不少作家都作出过回答,但在江覺迟这里,西藏的神秘却被极大地化解,而呈现出真实朴素的面貌。尽管江觉迟笔下的西藏也布满了常见的流行元素,比如酥油糌粑转经轮,牦牛拉萨康巴汉子,她也曾竭力展示藏区的风土人情,比如哥坝寨风情,赛马会盛况等。这一类较为外在的“西藏元素”自然是不可或缺,但更为关键却是,如何拨开这些芜杂的修饰,去竭力呈现西藏的“真实感”。
有幸的是,在《酥油》和《雪莲花》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西藏生活的不加修饰的“真实”,这在以往的此类小说中并不多见。比如《酥油》的开篇即是麦麦草原牧民家的真实生活场景,那里并没有人们常见的神秘而粗犷的草原之美,反而到处是“潮湿又遍布牛粪”。更加令人提不起诗意的是,这里的食物似乎也不太体面。如小说所描述的,“油麻藤根茎模样的那种生黑的牛排,肉被风干在骨头上,其间粘着干涸的油脂”。这牛排的味道究竟如何呢?小说这样写道,“进嘴的时候就闻到一股腥膻,不是那种新鲜腥膻,而像是一种肉食混合着皮毛,经过轻度腐化,再被烈日烤干后的那种毛与皮肉混合的毛腥味”。如此一来,让人的胃口“立马翻腾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迫于礼节的压力,我们的主人公只好“咬起牙关狠狠心,咽口气囫囵地吞下去”。于是,她的喉咙里立即就有了“被刮伤的感觉”,“刺痛,浓烈的毛腥味只往口腔外扑”。 除了吃饭,睡觉也是一个问题。让梅朵极为诧异的是,淳朴的牧民居然更加重视牦牛,情愿给这位家庭重要成员一个舒适的地方,不惜为此怠慢远道而来的客人。于是,她不得不和牦牛同睡一个帐篷,更加过分的是,小牛睡在干燥的地方,人则不得不睡在“小牛旁一块潮湿的牛粪地”c。
作为一位长久的深入者,作者显然对藏区的“真实”了如指掌,因而在此,她似乎有意在虚构的意义上将笔下的西藏与流行的神秘与浪漫拉开距离,在观光客的西藏想象之外,撷取了她刻骨体认的真实的艰苦,这对于丰富人们的西藏认知无疑至关重要。
二、 抒情与说理
一般来说,女性作者的作品往往会体现出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酥油》与《雪莲花》也不例外。如前所述,小说虽然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展开,但作品依旧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在此,叙事人与梅朵这个人物的高度认同感所产生的情感带入,使得小说主人公能够顺利展现她的抒情性,而类似心灵独白的真挚情感,也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流露。此外,作为故事中传统文化调查保护的重要成果,小说以裹坝等地的民歌收集为中心,插入了为数不少优美动人的藏族情歌。这些都共同体现一种强烈的抒情性。这当然是女性写作中比较独特,也比较容易打动人心的元素。
情感的真挚,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上。梅朵故事的吸引人之处正在于与藏族汉子的恋情,从《酥油》里的月光,延续到《雪莲花》里的班哲,甚至两个男人为她争风吃醋,这在以往也不太多见。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之间爱情的纯粹性,几乎不掺杂任何肉体的欲望,纯粹中甚至带有一些神性的光彩。
或许是为了不让作品沦陷到过于浓烈的情感之中,小说在抒情之外,也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说理的一面。也就是说,作品在体现出自传体小说常见的主观情感之外,也非常难得地彰显了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对于现实问题的持续思考。这便涉及梅朵在两部小说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了。
纵观两部作品,在《雪莲花》中梅朵是一位传统文化的保护者,致力于藏族地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因此小说中,他们会不断寻找带有藏族文化遗迹的文化形式,比如彩绘石窟。石窟里的壁画记录着草原过去的古老文化,这些文化有很多至今仍有延续,所以寻找历史遗迹和搜集现存的遗留文化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再比如哥坝寨的宗教文化。这是西部高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融入地方生活中的宗教文化形式。如小说所言,生活中产生的说唱艺术、藏戏锅庄等,在哥坝地区非常盛行。这些文化遗迹既是先民生活的记录,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而在这之前,《酥油》里的梅朵的主要工作則是在草原寻找孤儿,帮助这些孩子实现最基本的教育权利。如果说作为一位文保工作者,她面向的是草原的过去;那么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她着眼的则是草原的未来。在此,作者希望在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之间,非常理性审慎地去讨论边远藏区儿童教育的功能和意义问题,进而讨论现代教育可能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片段是梅朵与教授的那次辩论。在那次辩论中,关于教育的功能与意义,教授有着自己的怀疑。在他看来,高原孩子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会追问现代教育对他们的意义究竟何在。在此,其言下之意不言自明:教育是对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破坏。面对教授的质疑,梅朵的目的其实比较单纯。首先当然是要让孩子们熟悉文明世界的规则,于是,她要教育孩子们从“屁股露风随处方便”到“圈地点,要跑远路”。在她看来,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改变他们,只是想让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得更为温暖一些。这也是为了面对将来有一天需要承受的现代化的冲击。如小说所言,“迟早有一天他们是要面对外面的世界,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开。那我想做的就是陪伴他们过渡一下,让他们能够从容面对未来,不至于太多的盲目和惊慌。”d。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地域文化命运的深层思考。
在对藏区地域文化进行深层思考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话题会在小说中不时闪现,即信仰的话题。关于信仰,结合藏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滋生出许多饶有意味的问题,这些都被小说记录到了。小说中,边地藏区自有其淳朴之处,比如为佛殿做义工的泽仁汉子不幸被倒下的大梁砸死,梅朵按照汉地的习惯建议月光代表家属向出事的寺庙索取补偿,没想到这种合理的诉求竟然被月光严词拒绝,在他看来(这也是大多数藏民的信仰),人的生老病死乃天意,喇嘛念经超度,灵魂得以升天,死者就有福了!“所以我们怎么能够要求寺庙补偿——获得了那样的物质满足,我们就失去了进入天堂的机会!”e尽管他们的生活万般艰难,但也绝不会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信仰,藏民的“朴实”与“愚昧”由此可见一斑。
围绕这类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话题,小说也会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对各自冲突的文化形式的理性思考。比如小说中写道,男人们纷纷逃离,到汉地打工,所有的变故都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藏人的信仰体系,“我们天天磕头,烧香,念经,拜佛,我们是这样真挚的信徒,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体谅一个孩子?”f混合着信仰体系的藏民的世界,其实包含着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而身处其间的作者,非常委婉地透露出世俗化的学校教育与宗教学校的理念冲突。
小说也会去竭力展现藏民在“现代”面前的良善。比如小说中写道,政府下发鼠药,帮助牧民治鼠。药发下来,牧民们拿回家却不投放,要藏起来。牧民们不杀生,不愿投药。政府无奈,安排工作人员亲自上草原投放。药被放在一只只草原鼠的洞口,但工作人员一转身,牧民们立马跟在后面清理掉。因此藏地的草场退化很快,一些重灾地区的草地,被草原鼠糟蹋得像是翻耕过一样,基本荒芜。通过这些,我们大概能够感受到作者笔端隐藏的批判之意,但藏民的质朴和善意却又是人们久久难以忘怀的,这正是文化思考的两难之处。
三、 情怀与命运
小说最终当然得回到那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上来:我们今天如何来表述西藏?
在这样一个传媒时代,文艺青年走川藏公路早已成了一种时髦。关于西藏的流行语词,所谓的神性与心灵净化,可能并不是为了去言说真正的西藏,更多还是在批判我们今天神性的缺失,以及城市生活的功利与世俗。 就此来看,《酥油》和《雪莲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小说并没有重复流行阅读中作为景观的西藏,而是深入到它的内部,不断地走进它,去触摸它的实在,直至发现问题。可能对于作者来说,她最开始与西藏的接触,只是重复无数“文青”走过的老路,被自己天真的、浪漫的,甚至带有一丝理想主义气息的情怀所触动。就像小说序言所交代的,正是“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因为“一次不走常规路线的旅行”,作者来到了麦麦草原。但她很快就发现,这里的一切跟她想象的有所不同。“这次旅行让我看到那些远离国道的僻远山区,人们的生活与外界完全不同。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尤其是孩子们,失学非常严重。可能是我们家自祖辈开始,上下几代人均从事教育工作、出于对教育的一份热忱吧,我决定留在当地,创办草原学校。主要就是寻找那些散落在草原山区的失学儿童,以及没有父母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个生活和学习的场所。”g
十多年过去了,草原的生活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如作者所言的,她“亲眼见证了草原十五年的变化”,“比如交通,过去没路的地方,现在都通了路,并且基本都实现了‘村村通’。路一通,农牧产品就都走出了大山,产生了价值,农民们的生活因此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國家电网也已经架设到草原上了,大概明年左右我们草原上可以覆盖网络。可以说,草原上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孩子们上学艰难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比如易地搬迁,让很多远牧点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草原的失学率也因此逐步降低了”。h然而,这里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深入更偏远的山区收集文化,江觉迟遇到的“又是一个被复制的世界”,一个和麦麦草原差不多的世界。在这里,我们的主人公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开启过去的帮扶历程:走进每一条山沟,寻找每一个孩子。“虽然这与之前稍有不同——过去是我个人在做,现在是参与政府,配合政府工作;但情感依旧!”i
然而我们知道,参与一次别有意味的行动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不断地坚持下去。对于梅朵或江觉迟来说正是如此。十五年的漫长时间里,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可能并不单单是对朋友的庄重承诺,抑或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些都是外在的动力。这里应该有更深切,更内在的诉求。或许可以这么说,在她持续的坚守中,其实已然是和自己抛洒情怀的对象,建立了一种血肉相连的命运关系。她和这片土地的联系并不单单是与具体的人或抽象的物的联系,而是与自我命运的联系,这是最为内在的深层联系。如小说所言,大概是“酥油病”,把我们的城市白领变成牧羊女的模样。对于梅朵而言,酥油给了她纠结和复杂的情感。既依恋,充满希望,也让人担忧,处处因它困扰。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她描写的就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事件,一群我们未曾熟知的人,而是她自己的生活与命运。只有面对自我的生活与命运时,她才能如此全情投入。这也是小说能够如此打动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