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又到一年高考报名时,各地异地高考政策纷纷出台。然而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至今仍未出台异地高考方案。这三地的家长又陷入了无限纠结中,我们选取上海的一个样本,来记录一个家庭的悲欢与挣扎。
16年前,季翔从四川南充农村老家来到上海,因为没有上海户口而被迫回老家参加中考、高考。他的父母比他早三年来到上海,工作生活。2011年年底,季翔的女儿在上海出生。这一家三代人,可以被视为上世纪90年代进城务工者的代表。
他们希望一直在上海生活下去,可他们至今未能被真正接纳。在上海话里,有一个称呼外地人的词,叫“硬盘”,它意味着“不融入、素质低”;另一个词则是“新上海人”,它意味着“来上海贡献、肯融入、互相尊重”。“我这一代只能被动接受,”季翔提高了声调,“可我女儿这一代,不能再让他们成为‘硬盘’了!他们应该是‘新上海人’!”
“都没有想到去争取一下”
像每一个南充小镇人家一样,季翔的父母先后离家,外出打工谋生活。1994年,他们在亲戚介绍下,来到上海,进了民营灯具厂。
1997年的正月初二,季翔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南充到成都再到上海。对于10岁的他来说,人生中第一次的远行,并不全是美好。37个小时的旅程,让他的小腿肿得几乎和大腿一样粗。更恐怖的是,火车在某一个站台深夜停靠时,有人为了挤上车,直接拿铁棍把车窗撬开,从窗户钻了进来。
可这依然不能阻止车厢里的大人热烈地谈论上海。“大城市”“挣钱多”“在上海挣一年的钱,回南充能花三年”,甚至还有人说“混好了,留在大上海”。十六年后,季翔回忆说:“那是他们一代人,对于城市的想象和愿望。”
季翔读的是六灶镇智源学校,一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班里同学的情况和他差不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班上只有他一个四川人,绝大多数是安徽人。一口四川方言让季翔吃尽苦头,他没法和同学交流,总是被欺负。
即便这样,季翔还是喜欢去学校。“老师的普通话好,学校环境好,教室比老家好多了。”季翔的各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和老家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我爱上了学习。”他说。
不过按照当时上海市相关规定,他们没有资格在上海参加中考。一上初中,季翔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问父亲,为什么好不容易出来了还要回去,父亲没有给他多少解释,只是说:“让你回你就回,就是这么定的。”季翔抱怨地说,“他们那一代就是这样,甚至都没有想到去争取一下。”
渺茫的希望
“没有争取”的结果是——他班里超过一半的同学,直接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打工。
初二下半学期,季翔就回到了老家。
老家学校和上海学校的差距显而易见。季翔发现自己从智源学校带回来的演算纸比老家的作业本都要好:“老家的本子太薄了,使劲写,一下子划破三四张,必须得垫一块硬纸板在下面。”
上微机课,四个人一台电脑,老师是刚培训一周回来的,讲起课来磕磕巴巴。季翔想念在智源学校的日子。唯一让季翔感到高兴的是,他的英语水平超过同学们很多。“这来源于在上海的学习。”他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骄傲。
高考的失败,在季翔的意料中到来。考了450多分的他,并不感到后悔:“我的确不爱学习了,我们班有一半同学就没有参加高考。”
季翔再次回到上海。刚开始,他在一家五金厂工作,后来做了数控机床的工作,月薪从一开始的三百多涨到了五千多,老板掏钱送他去培训。
除了希望涨工资之外,季翔还有一个“渺茫的希望”:在上海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办户口。这个念头在女儿出生后愈加强烈。“我不会像我父母那一辈一样,如果女儿还要回南充,在我看来不该发生,应该有些改变。”所以季翔自己掏钱重新报了一个培训班,他还想提高自己,成为高技能人才。
“你不是上海人”
季翔的一个朋友,也是外地人,朋友和妻子两个已经在上海开店七八年了,他们的孩子正面临着2013年的中考。
为了孩子的中考,朋友去找教育局的人,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你的孩子想在上海参加中考或者高考,必须有长期居住证,如果没有,只能回老家。
实际上,就在2012年5月,上海教委领导曾公开表示,随迁子女有限定,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前提是家长必须是进城务工人员,所以必须要考虑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对这个城市有很大的贡献,交纳了社会保险这一类的。”“我是纳税人啊!”朋友发问。“你不是上海人。”季翔回答得直接。
从媒体报道上,季翔知道围绕包括异地高考在内的城市外来人口问题的争吵、谩骂和上访,“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他甚至亲身参与了一次网络争吵。
因为在微博上支持放开异地高考,他引来了上海人的斥责,大意是你在这个城市工作,已经得到了工资,不该去分享更多的福利。
“我父母在上海工作接近20年,当初我就是因为不能在上海中考高考又回老家,现在我女儿一岁了,我不想她还是会被迫回老家去高考!”季翔大声说。
其实,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已经将非户籍人口在沪报考对象扩大到了人才类居住证的范围。凡持有效期一年以上引进人才类《居住证》A证(国内引进人才)和B证(国外引进人才),且居住证至2012年6月7日仍在有效期内的家长,其子女在沪读完高中并毕业后,可就地参加高考。
根据上海市的政策,符合人才类《居住证》申请条件者,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特殊才能的国内外人员,并以不改变其户籍或者国籍的形式来上海市工作或者创业为前提条件。
据报道,截止到2011年9月,办理了上海人才类《居住证》的共有37万人,相对于同期常住上海的接近900万外来人口,这个比例不到二十分之一。
季翔所从事的行业里也出现过高级技工人才获得上海户口的例子,不过,这个比例更是少得可怜。他的妻子是南充人,也没有上海户口,
对于季翔接受媒体采访,妻子的态度模棱两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说说也行,你说了,又多一家,多一个声音。”他的父母则极力反对:“不要出风头,咱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争也没用。”
季翔可以寄托的,只有時问。
望着夜幕中一处灯火辉煌的工地,季翔突然貌似漫不经心地随口一说:“带女儿来看米老鼠多好啊!”接着用略带上海味的普通话感叹:“如果女儿不能在这里高考,看米老鼠都没有劲了!”
16年前,季翔从四川南充农村老家来到上海,因为没有上海户口而被迫回老家参加中考、高考。他的父母比他早三年来到上海,工作生活。2011年年底,季翔的女儿在上海出生。这一家三代人,可以被视为上世纪90年代进城务工者的代表。
他们希望一直在上海生活下去,可他们至今未能被真正接纳。在上海话里,有一个称呼外地人的词,叫“硬盘”,它意味着“不融入、素质低”;另一个词则是“新上海人”,它意味着“来上海贡献、肯融入、互相尊重”。“我这一代只能被动接受,”季翔提高了声调,“可我女儿这一代,不能再让他们成为‘硬盘’了!他们应该是‘新上海人’!”
“都没有想到去争取一下”
像每一个南充小镇人家一样,季翔的父母先后离家,外出打工谋生活。1994年,他们在亲戚介绍下,来到上海,进了民营灯具厂。
1997年的正月初二,季翔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南充到成都再到上海。对于10岁的他来说,人生中第一次的远行,并不全是美好。37个小时的旅程,让他的小腿肿得几乎和大腿一样粗。更恐怖的是,火车在某一个站台深夜停靠时,有人为了挤上车,直接拿铁棍把车窗撬开,从窗户钻了进来。
可这依然不能阻止车厢里的大人热烈地谈论上海。“大城市”“挣钱多”“在上海挣一年的钱,回南充能花三年”,甚至还有人说“混好了,留在大上海”。十六年后,季翔回忆说:“那是他们一代人,对于城市的想象和愿望。”
季翔读的是六灶镇智源学校,一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班里同学的情况和他差不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班上只有他一个四川人,绝大多数是安徽人。一口四川方言让季翔吃尽苦头,他没法和同学交流,总是被欺负。
即便这样,季翔还是喜欢去学校。“老师的普通话好,学校环境好,教室比老家好多了。”季翔的各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和老家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我爱上了学习。”他说。
不过按照当时上海市相关规定,他们没有资格在上海参加中考。一上初中,季翔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问父亲,为什么好不容易出来了还要回去,父亲没有给他多少解释,只是说:“让你回你就回,就是这么定的。”季翔抱怨地说,“他们那一代就是这样,甚至都没有想到去争取一下。”
渺茫的希望
“没有争取”的结果是——他班里超过一半的同学,直接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打工。
初二下半学期,季翔就回到了老家。
老家学校和上海学校的差距显而易见。季翔发现自己从智源学校带回来的演算纸比老家的作业本都要好:“老家的本子太薄了,使劲写,一下子划破三四张,必须得垫一块硬纸板在下面。”
上微机课,四个人一台电脑,老师是刚培训一周回来的,讲起课来磕磕巴巴。季翔想念在智源学校的日子。唯一让季翔感到高兴的是,他的英语水平超过同学们很多。“这来源于在上海的学习。”他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骄傲。
高考的失败,在季翔的意料中到来。考了450多分的他,并不感到后悔:“我的确不爱学习了,我们班有一半同学就没有参加高考。”
季翔再次回到上海。刚开始,他在一家五金厂工作,后来做了数控机床的工作,月薪从一开始的三百多涨到了五千多,老板掏钱送他去培训。
除了希望涨工资之外,季翔还有一个“渺茫的希望”:在上海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办户口。这个念头在女儿出生后愈加强烈。“我不会像我父母那一辈一样,如果女儿还要回南充,在我看来不该发生,应该有些改变。”所以季翔自己掏钱重新报了一个培训班,他还想提高自己,成为高技能人才。
“你不是上海人”
季翔的一个朋友,也是外地人,朋友和妻子两个已经在上海开店七八年了,他们的孩子正面临着2013年的中考。
为了孩子的中考,朋友去找教育局的人,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你的孩子想在上海参加中考或者高考,必须有长期居住证,如果没有,只能回老家。
实际上,就在2012年5月,上海教委领导曾公开表示,随迁子女有限定,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前提是家长必须是进城务工人员,所以必须要考虑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对这个城市有很大的贡献,交纳了社会保险这一类的。”“我是纳税人啊!”朋友发问。“你不是上海人。”季翔回答得直接。
从媒体报道上,季翔知道围绕包括异地高考在内的城市外来人口问题的争吵、谩骂和上访,“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他甚至亲身参与了一次网络争吵。
因为在微博上支持放开异地高考,他引来了上海人的斥责,大意是你在这个城市工作,已经得到了工资,不该去分享更多的福利。
“我父母在上海工作接近20年,当初我就是因为不能在上海中考高考又回老家,现在我女儿一岁了,我不想她还是会被迫回老家去高考!”季翔大声说。
其实,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已经将非户籍人口在沪报考对象扩大到了人才类居住证的范围。凡持有效期一年以上引进人才类《居住证》A证(国内引进人才)和B证(国外引进人才),且居住证至2012年6月7日仍在有效期内的家长,其子女在沪读完高中并毕业后,可就地参加高考。
根据上海市的政策,符合人才类《居住证》申请条件者,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特殊才能的国内外人员,并以不改变其户籍或者国籍的形式来上海市工作或者创业为前提条件。
据报道,截止到2011年9月,办理了上海人才类《居住证》的共有37万人,相对于同期常住上海的接近900万外来人口,这个比例不到二十分之一。
季翔所从事的行业里也出现过高级技工人才获得上海户口的例子,不过,这个比例更是少得可怜。他的妻子是南充人,也没有上海户口,
对于季翔接受媒体采访,妻子的态度模棱两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说说也行,你说了,又多一家,多一个声音。”他的父母则极力反对:“不要出风头,咱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争也没用。”
季翔可以寄托的,只有時问。
望着夜幕中一处灯火辉煌的工地,季翔突然貌似漫不经心地随口一说:“带女儿来看米老鼠多好啊!”接着用略带上海味的普通话感叹:“如果女儿不能在这里高考,看米老鼠都没有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