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调整,要重点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内容及方法,为其它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PLC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166-01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PLC应用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职业工作领域的结合,与生产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职业能力,毕业后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
首先,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听众。老师在讲台上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大纲中列举的、确定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教学的内容完成了,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将知识记住了),但这些知识能否转换为相应的职业领域的职业行为能力,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传统教育的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往往会使教师忽视了经验性的细致的具体方面。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缺乏信息反馈和学生有效参与,所以学生的责任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难以提高。
最后,成绩考核统一化,使学生失去了合理的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
可见,传统《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起来,无法将知识与职业工作领域实现无缝对接,因而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2 改革内容
为了实现《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与职业工作领域的无缝对接,在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整个教学过程为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行为模式。
针对以上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计划与课程学习领域大纲的制定。
(2)以职业领域为依据的课程学习领域的构建。
(3)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
(4)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
(5)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的制定。
3 关键问题
(1)根据职业领域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学习领域大纲。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论证专业的建设方案,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学习领域大纲,共建课程标准。
(2)以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为依据重构课程。
在课程的开发中以完整职业工作包含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学习载体,让学习载体中涵盖相关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职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与职业工作的无缝接对。
(3)课程教学组织。
教师的课程教学组织应打破传统教学组织模式。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也须更新观念,共同探讨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
(4)模拟职业领域工作环境。
为了使理论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为了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使其融入企业实际场景,就需要创建模拟的职业领域工作环境。
(5)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即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这就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的角色发生根本变化,教师是指导者、观察者、协调者;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学生是主体,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6)学生学习思路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以教师为中心讲解、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新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总结六步法实施学习,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并在团队活动及社会的交往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技术的训练培养表达能力;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能力。这要求学生要转变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另外,教师在根据职业领域开发课程的学习情景中,应当融入现代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也相应的社会技能、方法技能,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
(7)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为了更好体现PLC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要求打破传统的统一化考核方式,制定更容易发挥学生潜能的考核方法。
4 实施方法
(1)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查,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论证专业的建设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学习领域大纲。
(2)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基于职业工作领域的课程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
(3)总结已有教学资源和课堂资源,培训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开展广泛的调查,组织教师交流会、学生座谈会多方面收集建议和意见。
(4)以职业素质领域为依据的素质培养方案、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考核方案。
(5)课程改革教学计划,课程学习领域大纲与传统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比较研究。
5 结语
实践证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会进一步积极探索和改革高职课程教学模式,为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徐朔.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
[3] 刘帮祥.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1).
[4] 赵志群.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4).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PLC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166-01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PLC应用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职业工作领域的结合,与生产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职业能力,毕业后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
首先,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听众。老师在讲台上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大纲中列举的、确定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教学的内容完成了,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将知识记住了),但这些知识能否转换为相应的职业领域的职业行为能力,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传统教育的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往往会使教师忽视了经验性的细致的具体方面。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缺乏信息反馈和学生有效参与,所以学生的责任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难以提高。
最后,成绩考核统一化,使学生失去了合理的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
可见,传统《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起来,无法将知识与职业工作领域实现无缝对接,因而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2 改革内容
为了实现《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与职业工作领域的无缝对接,在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整个教学过程为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行为模式。
针对以上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计划与课程学习领域大纲的制定。
(2)以职业领域为依据的课程学习领域的构建。
(3)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
(4)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
(5)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的制定。
3 关键问题
(1)根据职业领域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学习领域大纲。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论证专业的建设方案,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学习领域大纲,共建课程标准。
(2)以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为依据重构课程。
在课程的开发中以完整职业工作包含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学习载体,让学习载体中涵盖相关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职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与职业工作的无缝接对。
(3)课程教学组织。
教师的课程教学组织应打破传统教学组织模式。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也须更新观念,共同探讨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
(4)模拟职业领域工作环境。
为了使理论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为了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使其融入企业实际场景,就需要创建模拟的职业领域工作环境。
(5)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即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这就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的角色发生根本变化,教师是指导者、观察者、协调者;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学生是主体,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6)学生学习思路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以教师为中心讲解、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新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总结六步法实施学习,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并在团队活动及社会的交往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技术的训练培养表达能力;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能力。这要求学生要转变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另外,教师在根据职业领域开发课程的学习情景中,应当融入现代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也相应的社会技能、方法技能,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
(7)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为了更好体现PLC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要求打破传统的统一化考核方式,制定更容易发挥学生潜能的考核方法。
4 实施方法
(1)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查,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论证专业的建设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学习领域大纲。
(2)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基于职业工作领域的课程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
(3)总结已有教学资源和课堂资源,培训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开展广泛的调查,组织教师交流会、学生座谈会多方面收集建议和意见。
(4)以职业素质领域为依据的素质培养方案、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考核方案。
(5)课程改革教学计划,课程学习领域大纲与传统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比较研究。
5 结语
实践证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会进一步积极探索和改革高职课程教学模式,为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徐朔.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
[3] 刘帮祥.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1).
[4] 赵志群.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