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不仅是促使进步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所在。人作为创新这一行为的本质要素和核心动力,是决定创新高度和作用的关键,而在人一生中,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于人思想方式和创新能力将产生直接影响。就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师的培养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落后等,这对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养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均是极其不利的,对此,针对当下教育现状、明确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积极探寻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
研究发现,幼儿兴趣十分广泛、对外界的各类信息均有着较强的接纳吸收能力,此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价值理念等均将在无形中给幼儿的一生形成重大影响。另外,考虑到幼儿这一群体活泼好动、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分散等问题,使得应有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对此,幼儿園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从幼儿的学习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方式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并不具备上述能力,这就要求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创新模式展开分析和探究。
一、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模式来看,基本还是以简单的基础教育知识培训为主,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各项教学知识的专业程度几乎是评价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上述评价指标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幼儿教学质量的需求。与此同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大多较低,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度低的问题,这直接使得幼儿园教师有着较高的职业流失率。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教师职业发展行为与其创新行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师不仅能够向幼儿传达更加积极乐观的教学理念,营造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行为,产生更高的职业认同感。由此可见,寻找有效途径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另外,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多数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流于表面,常见的主流培养模式下,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思维较为落后,这直接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胜任繁杂的任务安排而陷入无力状态。对此,相关方面应当结合当前教育背景和形势,完善教师的创新性培育模式,促进幼教老师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和幼儿教育质量。
二、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创新模式下的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
明确创新模式下的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是构建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的基础,在这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目标的完善:
第一,专业目标。即要求所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应当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好、专业知识扎实、保障教育能力突出的,能够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应对幼儿实际教育中的各类专业性问题。
第二,实践目标。所谓实践目标,简言之,即是基于幼儿园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的这一观点,确保其在实践过程中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项理论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在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能够促使幼儿园教师不断尝试和实践各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达到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目的。
第三,创新目标。即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教学能力,幼儿园教师才能保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施,进而提高创新型学前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四,特色目标。即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地域特点和社会需要,培养具有不同特点的创新型学前人才。
除上述目标外,在设置幼儿园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的目标时,还应当与国际接轨,确定幼儿园教师的国际培训目标,在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部分学者认为,还应当使幼儿园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敢于创新、积极参与实践,以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此外,部分学者还提出了合作办学、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工全面发展的优秀教育人才的目标,在该培养模式下,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以外,还应当同时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灵活的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
总之,在设置创新性教师培养目标时,应当是基于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的,对此,教师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艺术素养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起热爱儿童、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在行业中起主导作用,成为充满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落实协同培养机制
在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持,考虑到创新培养模式是多学科、多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的特点,推荐采用协同培养机制。所谓协同培养机制,简言之,即是指打破传统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特征的培养模式,而形成的主体多元化、协同效应显著的新教育培训模式。
在这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合作发展联盟,即幼儿园与高校之间建立联盟,一方面,高校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教师来校园向专业学生传达一线教育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园积极聘请优秀的高校人才为一线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与更新,使其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动态。其次,为了使这种合作更加紧密,建立合作培训模式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此,政府方面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不同的幼儿园之间建立一定的合作,使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问题所在,进而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改善和完善。
(三)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下的评价体系
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是确保创新模式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关键,针对创新模式的特点,在完善其评价体系时应当包括质量评价和课程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应当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明确评价标准。即在总结当前幼儿园实际情况和社会培训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创新型幼儿园教师培训标准。
第二,明确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当是协同培训的主体和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尽可能多的纳入各方主体,以此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第三,明确考核制度和培训质量评价结果。将课程计划、过程以及课程实施效果同时纳入到课程评价制度之中,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这过程中,现代人对于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其给予幼儿的除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外,还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的养成,因此,幼儿教育问题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问题值得深刻研究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长红,孙旗帜.培养幼儿园创新型教师[J].教育(周刊),2018,(32):P.62-63
[2]谢桂新.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价值诉求与职前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54-161
[3]索丽珍.高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55-5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促进幼儿园新教师职后研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18-072]的研究成果。)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实验幼儿园,福建 三明 354400)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
研究发现,幼儿兴趣十分广泛、对外界的各类信息均有着较强的接纳吸收能力,此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价值理念等均将在无形中给幼儿的一生形成重大影响。另外,考虑到幼儿这一群体活泼好动、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分散等问题,使得应有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对此,幼儿園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从幼儿的学习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方式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并不具备上述能力,这就要求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创新模式展开分析和探究。
一、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模式来看,基本还是以简单的基础教育知识培训为主,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各项教学知识的专业程度几乎是评价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上述评价指标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幼儿教学质量的需求。与此同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大多较低,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度低的问题,这直接使得幼儿园教师有着较高的职业流失率。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教师职业发展行为与其创新行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富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师不仅能够向幼儿传达更加积极乐观的教学理念,营造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行为,产生更高的职业认同感。由此可见,寻找有效途径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另外,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多数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流于表面,常见的主流培养模式下,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思维较为落后,这直接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胜任繁杂的任务安排而陷入无力状态。对此,相关方面应当结合当前教育背景和形势,完善教师的创新性培育模式,促进幼教老师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和幼儿教育质量。
二、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创新模式下的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
明确创新模式下的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是构建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的基础,在这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目标的完善:
第一,专业目标。即要求所培养的幼儿园教师应当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好、专业知识扎实、保障教育能力突出的,能够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应对幼儿实际教育中的各类专业性问题。
第二,实践目标。所谓实践目标,简言之,即是基于幼儿园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的这一观点,确保其在实践过程中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项理论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在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能够促使幼儿园教师不断尝试和实践各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达到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目的。
第三,创新目标。即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教学能力,幼儿园教师才能保证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施,进而提高创新型学前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四,特色目标。即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地域特点和社会需要,培养具有不同特点的创新型学前人才。
除上述目标外,在设置幼儿园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的目标时,还应当与国际接轨,确定幼儿园教师的国际培训目标,在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部分学者认为,还应当使幼儿园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敢于创新、积极参与实践,以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此外,部分学者还提出了合作办学、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工全面发展的优秀教育人才的目标,在该培养模式下,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以外,还应当同时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灵活的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
总之,在设置创新性教师培养目标时,应当是基于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的,对此,教师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艺术素养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起热爱儿童、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在行业中起主导作用,成为充满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落实协同培养机制
在构建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各项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持,考虑到创新培养模式是多学科、多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的特点,推荐采用协同培养机制。所谓协同培养机制,简言之,即是指打破传统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特征的培养模式,而形成的主体多元化、协同效应显著的新教育培训模式。
在这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合作发展联盟,即幼儿园与高校之间建立联盟,一方面,高校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教师来校园向专业学生传达一线教育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园积极聘请优秀的高校人才为一线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与更新,使其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动态。其次,为了使这种合作更加紧密,建立合作培训模式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此,政府方面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不同的幼儿园之间建立一定的合作,使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问题所在,进而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改善和完善。
(三)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下的评价体系
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是确保创新模式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关键,针对创新模式的特点,在完善其评价体系时应当包括质量评价和课程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应当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明确评价标准。即在总结当前幼儿园实际情况和社会培训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创新型幼儿园教师培训标准。
第二,明确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当是协同培训的主体和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尽可能多的纳入各方主体,以此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第三,明确考核制度和培训质量评价结果。将课程计划、过程以及课程实施效果同时纳入到课程评价制度之中,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这过程中,现代人对于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其给予幼儿的除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外,还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的养成,因此,幼儿教育问题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培养问题值得深刻研究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王长红,孙旗帜.培养幼儿园创新型教师[J].教育(周刊),2018,(32):P.62-63
[2]谢桂新.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价值诉求与职前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54-161
[3]索丽珍.高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55-5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促进幼儿园新教师职后研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18-072]的研究成果。)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实验幼儿园,福建 三明 3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