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语文教师。我经常看到有老师在各种课堂上“缴获”各色书籍,在办公室不无忧患地翻阅。我不是没在上课时间遇到过那躲躲藏藏的目光、那张皇失措的动作——但我从来不会因此而没收学生的书。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学生会读课外书,那是多么幸福的信息呀!尽管那时间安排可能不太对,但那是可以解决的,而老师如若因此扼杀了学生对课外书的感情,那才是致命的。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则文章,说有一个初中女生,几年来经常由妈妈编借各种理由在家休病假,每次休一至两周。人家休假在家干嘛呢?读课外书。这名学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她的学习成绩也并没因为经常性地休假、看书而耽误,相反,她各科成绩都很棒,语文尤其出众。
这个事例无疑有些苍凉,孩子们看课外书得回家,得偷偷摸摸地看,况且还得遇着一位开明的家长。这个现象也无疑会让我们推而广之,看到一大部分的老师(也包括家长)对待课外书的态度。其实,对待课外书完全可以象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这个道理是不难分析的。
语文这个世界太广阔,语文的“使命”又如此重要,而我们的课堂真的太小了。语文是感性的、美丽的、睿智的,它充盈于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它作用于我门人世的每一个历程乃至每一个瞬间。人生对语文的需求是一条永远涓涓流淌的小溪,而语文教材的给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条小沟渠,甚而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洼。所以,更多的语文知识的获得,途径在课外。也只有在课外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得到补充、整合、佐证和升华。只有在课外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心灵才能得以自我调节和充盈、自我润泽和救赎。只有在课外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小小的教室才可能和大大的世界和谐接轨,让象牙塔里的温床不至于睡软了学生年轻的腰肢。
这么说应该是可以的:一个不让孩子们大胆与课外书接触的老师,他怕是不太受欢迎的,那样的语文世界也许是落寞而苍白的;一个不爱读课外书、只啃下几本教材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狭隘地说,他也不可能考出语文高分,更大胆点说,他学不好任何一个科目。
一切以有生命力而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合理的,一切事物都应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则。我们应当顺应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我们通过课堂实践及平常对学生的了解,再加上自己读书时代的体验可以断定:学生喜欢听课外知识、看课外书,这是人的天性。每当我上课补充课外知识时,学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专注和享受,毫无疑问,他们被带进那些知识和情境中去了。
而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很多以功课太忙、成绩要紧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学生失去了享受课外书的乐趣的权利。有的老师和家长甚至狭隘而偏执地认为,课外书都是有害的,甚至有毒的,象对待洪水猛兽般生硬地否定了课外书。
而人的生命中除了遵从还会有什么呢?它也会如洪水如猛兽,引导不当亦让我们追悔。这种东西叫叛逆和反抗。你越压制他、越不让他看,他就越是要看,想方设法地看,甚至不加选择地看。这好比感情,不让、不肯是吧?好,这下,卓文君就跟着司马相如跑了,徐志摩就执意随着陆小曼了,许广平倒坚决走向鲁迅了。
所以,让孩子们读他们看中的课外书吧,遵从他们心灵的呼告。这样的教育,不一定能成就鲁迅,但绝对不会培养出阿Q。一个被赋予了自主决策权的孩子,比起被我们拴在裤腰带上的孩子,其人生之路只会让我们多一份放心。象我读小学时就看《天龙八部》(还看不出多少名堂哩),高中时就寝之后打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一帘幽梦》,也没有所谓的变坏,考试时语文还常能“优势”一把。
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历练,眼睛已经清亮,他们有自己的辩识能力和选择的能力。很多老师或家长不主张学生看课外书,是担心学生看到坏书。这个担心不说毫无必要,但也不应无故泛滥。一方面,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这个尺度有的老师和家长自己都不客观。说到看小说,似乎就是不走正道,语气多不屑。其实小说多美呀:中国的、外国的,优秀的小说象星星那么多。象《红楼梦》、《简爱》等等,怎么就不能看呢?另一方面,人心有向善向美的本能,再加上平常所学,学生一般知道哪些书健康、哪些书不够健康。就如小鸭子会游泳,小鸡会刨土一样,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学生已能分辨黑白。对他们乐观一点、信任一点,该有多好!
还有老师的正确指导,也能让学生和课外书之间积极“相亲相爱”。
老师在推介、引荐、选择这些方面都可以给学生及时有益的帮助,指引学生读好书。如:我会大力向学生宣扬图书馆的美妙,并时常选择一些好的杂志,象《读者》、《杂文选刊》等,向学生推荐。早自习、语文课,我会经常读些课外的美文给学生听,有时会给他们整节课阅读课外书,还慷慨地出借自己的藏书。平常上课时,我会观察学生的桌面上有什么样的读物,有好的,拿来共享,不太适宜的,我会给他们建议。在我的课堂上,只要完成了课堂作业,就可以把课外书“大摇大摆”地放在课桌上看。平时,根据学生实际,对于言情一类被有些老师谈虎色变的书籍,我会平静地告诉学生可以看,并告诉他们,言情小说当读“琼瑶”。
真的应该美丽地读书、品书,神圣地爱书、敬书——而这需要我们先负责任地把书从蒙着些许灰尘的“高阁”上请下来,带到同学们身边去。
“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脑袋。”犹太人之所以这么聪明、这么优秀,优秀到我们望尘莫及,是因为他们信奉“宁肯变卖所有家当,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而他们的学者是读区区的教本成就出来的吗?象马克思,象爱因斯坦,象弗罗伊德。
所以,大胆和课外书“相爱”吧!爱一切值得爱的课外书,倾心地读它们。这样,语文这个充满诗意与灵气、热血与爱憎、人道与悲悯的世界会被解读得更加真切;语文这门课程才会面目可亲、平易近人;语文教师也会更受学生的理解和热爱。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则文章,说有一个初中女生,几年来经常由妈妈编借各种理由在家休病假,每次休一至两周。人家休假在家干嘛呢?读课外书。这名学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她的学习成绩也并没因为经常性地休假、看书而耽误,相反,她各科成绩都很棒,语文尤其出众。
这个事例无疑有些苍凉,孩子们看课外书得回家,得偷偷摸摸地看,况且还得遇着一位开明的家长。这个现象也无疑会让我们推而广之,看到一大部分的老师(也包括家长)对待课外书的态度。其实,对待课外书完全可以象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这个道理是不难分析的。
语文这个世界太广阔,语文的“使命”又如此重要,而我们的课堂真的太小了。语文是感性的、美丽的、睿智的,它充盈于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它作用于我门人世的每一个历程乃至每一个瞬间。人生对语文的需求是一条永远涓涓流淌的小溪,而语文教材的给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条小沟渠,甚而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洼。所以,更多的语文知识的获得,途径在课外。也只有在课外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得到补充、整合、佐证和升华。只有在课外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心灵才能得以自我调节和充盈、自我润泽和救赎。只有在课外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小小的教室才可能和大大的世界和谐接轨,让象牙塔里的温床不至于睡软了学生年轻的腰肢。
这么说应该是可以的:一个不让孩子们大胆与课外书接触的老师,他怕是不太受欢迎的,那样的语文世界也许是落寞而苍白的;一个不爱读课外书、只啃下几本教材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狭隘地说,他也不可能考出语文高分,更大胆点说,他学不好任何一个科目。
一切以有生命力而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合理的,一切事物都应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则。我们应当顺应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我们通过课堂实践及平常对学生的了解,再加上自己读书时代的体验可以断定:学生喜欢听课外知识、看课外书,这是人的天性。每当我上课补充课外知识时,学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专注和享受,毫无疑问,他们被带进那些知识和情境中去了。
而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很多以功课太忙、成绩要紧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学生失去了享受课外书的乐趣的权利。有的老师和家长甚至狭隘而偏执地认为,课外书都是有害的,甚至有毒的,象对待洪水猛兽般生硬地否定了课外书。
而人的生命中除了遵从还会有什么呢?它也会如洪水如猛兽,引导不当亦让我们追悔。这种东西叫叛逆和反抗。你越压制他、越不让他看,他就越是要看,想方设法地看,甚至不加选择地看。这好比感情,不让、不肯是吧?好,这下,卓文君就跟着司马相如跑了,徐志摩就执意随着陆小曼了,许广平倒坚决走向鲁迅了。
所以,让孩子们读他们看中的课外书吧,遵从他们心灵的呼告。这样的教育,不一定能成就鲁迅,但绝对不会培养出阿Q。一个被赋予了自主决策权的孩子,比起被我们拴在裤腰带上的孩子,其人生之路只会让我们多一份放心。象我读小学时就看《天龙八部》(还看不出多少名堂哩),高中时就寝之后打手电筒,躲在被子里看《一帘幽梦》,也没有所谓的变坏,考试时语文还常能“优势”一把。
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历练,眼睛已经清亮,他们有自己的辩识能力和选择的能力。很多老师或家长不主张学生看课外书,是担心学生看到坏书。这个担心不说毫无必要,但也不应无故泛滥。一方面,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这个尺度有的老师和家长自己都不客观。说到看小说,似乎就是不走正道,语气多不屑。其实小说多美呀:中国的、外国的,优秀的小说象星星那么多。象《红楼梦》、《简爱》等等,怎么就不能看呢?另一方面,人心有向善向美的本能,再加上平常所学,学生一般知道哪些书健康、哪些书不够健康。就如小鸭子会游泳,小鸡会刨土一样,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学生已能分辨黑白。对他们乐观一点、信任一点,该有多好!
还有老师的正确指导,也能让学生和课外书之间积极“相亲相爱”。
老师在推介、引荐、选择这些方面都可以给学生及时有益的帮助,指引学生读好书。如:我会大力向学生宣扬图书馆的美妙,并时常选择一些好的杂志,象《读者》、《杂文选刊》等,向学生推荐。早自习、语文课,我会经常读些课外的美文给学生听,有时会给他们整节课阅读课外书,还慷慨地出借自己的藏书。平常上课时,我会观察学生的桌面上有什么样的读物,有好的,拿来共享,不太适宜的,我会给他们建议。在我的课堂上,只要完成了课堂作业,就可以把课外书“大摇大摆”地放在课桌上看。平时,根据学生实际,对于言情一类被有些老师谈虎色变的书籍,我会平静地告诉学生可以看,并告诉他们,言情小说当读“琼瑶”。
真的应该美丽地读书、品书,神圣地爱书、敬书——而这需要我们先负责任地把书从蒙着些许灰尘的“高阁”上请下来,带到同学们身边去。
“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脑袋。”犹太人之所以这么聪明、这么优秀,优秀到我们望尘莫及,是因为他们信奉“宁肯变卖所有家当,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而他们的学者是读区区的教本成就出来的吗?象马克思,象爱因斯坦,象弗罗伊德。
所以,大胆和课外书“相爱”吧!爱一切值得爱的课外书,倾心地读它们。这样,语文这个充满诗意与灵气、热血与爱憎、人道与悲悯的世界会被解读得更加真切;语文这门课程才会面目可亲、平易近人;语文教师也会更受学生的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