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朱雅麟小姐,香港中国美术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国国际书画家收藏家协会执行委员、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韶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艺术研究会会员、逸峯书画会委员、领峯书画会会员。其作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包括日本东京美术馆、韩国、北京、香港、台湾、深圳、广州等,大受讚誉,她亦受到日本东京美术馆的邀请明年再次展出。
朱雅麟小姐自幼喜爱绘画,曾任时装设计师,对时装画、水彩、素描、人物等都有心得,始终鍾情水墨,醉心於水与墨的无穷变化中。在艺术的世界里,她执著追求,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她自然真我,以画笔抒写心中之意;她严谨细緻,从细节处精益求精;同时她又热情无私,将责任与奉献作为行事準则。於她而言,艺术早已是生活的大部分,她亦将继续上下求索。
执著艺术路 醉心笔墨间
朱雅麟从小就喜欢画画,这种兴趣与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她祖籍湖南,从小在韶关长大,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教师,出生於一个传统家庭,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要我先把书读好,不準我画画和有其他的爱好,所以小时候既没有纸笔,也没有颜料。”但这些並不影响她对画画的热爱和追求。没有画笔,她就用铅笔画;没有纸,她就在课本的空白处画画。就这样偷偷地自己学画,一学期下来一本书常常被画得满满当当。
参加工作後,生活的压力让她没有太多时间和条件学画,但对绘画的兴趣早已像一颗种子,在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随着年月不断生长。所以只要一有空閒,她就去学画。条件所限,她就经常去少年文化宫等地方看他人画画,一有画展她也从不错过,从作品中摸索画法。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去“偷师”,这个认真好学的身影引起了画画人的注意,被她的诚心感动,便会热心地跟她多讲解一些画法和技巧。就这样,她利用閒碎的片段式方式,学到了不少东西。
後来朱雅麟又辗转来到香港生活,虽然在韶关长大,但由於在部队大院生活讲的都是普通话,所以初来乍到,她既要一边学广东话,还要一边工作。她笑着回忆说:“来香港後,学画画也是‘打遊击’式的。”因为对环境还不熟,不知去哪里专门学,只能延续“传统”——哪里有公共场所教画画的就过去学。她自己本身就是从事时装设计方面的工作,所以除了时装画,她还杂乱地学习了素描、水彩、人物等多种类型。博採众长让她加深了对绘画的全面了解,在无形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也使之在潛心学习水墨画时更易上手。
一路学画,朱雅麟始终鍾情於水墨画,陶醉在笔墨丹青的艺术世界里,去感受水与墨交融的无穷变化,泼墨山水,写意花鸟,她非常享受这种可以在不拘一格中,尽情抒发自己对艺术理解的感觉。此後为了提升自己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她专门拜师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何永祥先生,学习花鸟。她还跟随中国美术会的梁仲勤老师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加强对水墨画的感知。
於她而言,绘画是她的兴趣,是她一生的追求,也是一件开始了就停不下来的事。不管面对何种压力和阻碍,她从来没有放棄过,更将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下去。
万种风情三呎纸无边春色一斗方
与人有约,朱雅麟总会把自己拾掇得大方得体又不失细緻优雅,以示对他人的尊重。与之交谈,总能被其爽朗的笑声所吸引,被其乐观开朗的性格所感染。欣赏朱雅麟的画作,亦能感受到其为人的一二分。其作品古意今情都可随笔抒发,可秀雅可豪迈、可细腻可粗獷,可谓万种风情三呎纸,无边春色一斗方。
她的作品都是她真我的表现,观其作品,山水佈局疏密有致,灵气脱俗,秀雅中带豪迈、细腻中显旷达。近水流动有声、远山薄雾缭绕,浓墨勾勒山石、淡水轻描风云。例如《山居图》,蜿蜒的路一直通向巍峨的高山,给人极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高枝千岁》的青松挺拔向上,每一根松针仿佛都能数见。而花鸟作品则用笔、用墨、用色大胆,一笔到位,艳而不俗,尤其画荔枝,构图新颖,气韻贯穿,枝叶逸动,果实润泽,望而垂涎欲滴,引入驻足良久。
艺术源於生活。自然往往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艺术的人往往也热爱生活,朱雅麟就善於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和灵感。她认为写生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细心观察了,画出来的东西才不会“失真”。曾经为了画好牡丹,她一个人在牡丹展一待就是大半天,而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曾经为了观察香蕉,她专门去到新界香蕉地里写生,从叶到杆到花到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曾经画荔枝前,她坐在荔枝林里观察荔枝树,还买回来许多不同品种的荔枝仔细观察细微分别。
看照片画跟自己亲自去写生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她强调说,照片只能看出个大概,而不能达至细緻。光看是远远不夠的,还要进一步去触摸,调动其他感官去细察。她举例说:“比如观察香蕉,它的花有很多的细纹,只有触摸了才感觉得到。不能放过细节。”通过写生提高形态、动感的表现,也发现和认识了以前不在意的细节,开拓更广阔的创作思维。
笔随手动,手顺笔意,笔到意到手到,不刻意构图,一切自在“空”中。每个人对意象都有自己的领悟和诠释方法,就好比画荔枝,古往今来有太多优秀作品和构图,但朱雅麟最想表达的是自己的见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她可以极其专注,也善於放空自我——有时太投入观察,思绪也随之慢慢散开,变得缥缈。但这看似“入定”的状态,也是她酝酿的过程,收起思绪,拿起笔,高山流水,楼台亭阁,花鸟虫鱼自然就“跃”了出来。
教学相长乐无穷艺术让生命流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在朱雅麟身上经常发生,艺术早已融为了她的生活中,並且是不可或缺的大部分。她分享趣事说:“有时梦中都在画画,最奇妙的是有时甚至会闪现出一幅很完美的构图。醒来後就什麽都不做,闭上眼睛遐想,希望能夠把梦回忆得清晰点,再立刻用铅笔把所梦的画下来。”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在艺术的世界里,她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也收获了无尽的乐趣,有一种满足感,一种被认同的成就感。她参加了许多画展,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称讚,画展时经常有人看到她的画後特意去打听创作者是谁,这给了她莫大的肯定和信心。以艺术回馈社会,她还经常参加社团活动,例如挥毫赠市民的活动,每当翻起活动的纪念照片,她内心都无比喜悦。
最让朱雅麟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教学生画画。此前,她並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还年轻,另一方面也有多些时间多创作大型作品。因朋友再三劝说下便答应教学。也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她的家族里很多亲人都是老师,其中包括她母亲。也让她深深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意义与责任:“现在特别感谢母亲,她也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那个年代的老师,若学生有不明白的,老师都会把他留堂直到教会为止,完全是任劳任怨的无悔付出。”耳濡目染下,她心中早已有了对老师的定义。
“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自己也会内心有愧。”正是这种责任感,她毫无保留地教,真心希望学生进步。她细緻到每一笔每一笔地教,还把每一笔该怎麽画、每一笔色彩该怎样调,都详细地写下来分享给学生。因此他们进步也非常快。“要麽不教,要麽就尽力做好,要对得起那一声‘老师’,学生学得好甚至成就比我还高,那也是我的骄傲,求之不得。”这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教课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备课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朱雅麟坦言说,原本没有打算教这麽久的,但是教学相长,自己在其中也学到了很多,未来希望能一直教下去。
一酒一墨閒对饮,共醉斜阳。此生,她愿意痴为笔墨醉一生,诗意地生活,自由地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让她一路收获,让生命流芳。
朱雅麟小姐,香港中国美术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国国际书画家收藏家协会执行委员、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韶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艺术研究会会员、逸峯书画会委员、领峯书画会会员。其作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包括日本东京美术馆、韩国、北京、香港、台湾、深圳、广州等,大受讚誉,她亦受到日本东京美术馆的邀请明年再次展出。
朱雅麟小姐自幼喜爱绘画,曾任时装设计师,对时装画、水彩、素描、人物等都有心得,始终鍾情水墨,醉心於水与墨的无穷变化中。在艺术的世界里,她执著追求,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她自然真我,以画笔抒写心中之意;她严谨细緻,从细节处精益求精;同时她又热情无私,将责任与奉献作为行事準则。於她而言,艺术早已是生活的大部分,她亦将继续上下求索。
执著艺术路 醉心笔墨间
朱雅麟从小就喜欢画画,这种兴趣与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她祖籍湖南,从小在韶关长大,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教师,出生於一个传统家庭,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要我先把书读好,不準我画画和有其他的爱好,所以小时候既没有纸笔,也没有颜料。”但这些並不影响她对画画的热爱和追求。没有画笔,她就用铅笔画;没有纸,她就在课本的空白处画画。就这样偷偷地自己学画,一学期下来一本书常常被画得满满当当。
参加工作後,生活的压力让她没有太多时间和条件学画,但对绘画的兴趣早已像一颗种子,在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随着年月不断生长。所以只要一有空閒,她就去学画。条件所限,她就经常去少年文化宫等地方看他人画画,一有画展她也从不错过,从作品中摸索画法。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去“偷师”,这个认真好学的身影引起了画画人的注意,被她的诚心感动,便会热心地跟她多讲解一些画法和技巧。就这样,她利用閒碎的片段式方式,学到了不少东西。
後来朱雅麟又辗转来到香港生活,虽然在韶关长大,但由於在部队大院生活讲的都是普通话,所以初来乍到,她既要一边学广东话,还要一边工作。她笑着回忆说:“来香港後,学画画也是‘打遊击’式的。”因为对环境还不熟,不知去哪里专门学,只能延续“传统”——哪里有公共场所教画画的就过去学。她自己本身就是从事时装设计方面的工作,所以除了时装画,她还杂乱地学习了素描、水彩、人物等多种类型。博採众长让她加深了对绘画的全面了解,在无形中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也使之在潛心学习水墨画时更易上手。
一路学画,朱雅麟始终鍾情於水墨画,陶醉在笔墨丹青的艺术世界里,去感受水与墨交融的无穷变化,泼墨山水,写意花鸟,她非常享受这种可以在不拘一格中,尽情抒发自己对艺术理解的感觉。此後为了提升自己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她专门拜师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何永祥先生,学习花鸟。她还跟随中国美术会的梁仲勤老师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加强对水墨画的感知。
於她而言,绘画是她的兴趣,是她一生的追求,也是一件开始了就停不下来的事。不管面对何种压力和阻碍,她从来没有放棄过,更将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坚持下去。
万种风情三呎纸无边春色一斗方
与人有约,朱雅麟总会把自己拾掇得大方得体又不失细緻优雅,以示对他人的尊重。与之交谈,总能被其爽朗的笑声所吸引,被其乐观开朗的性格所感染。欣赏朱雅麟的画作,亦能感受到其为人的一二分。其作品古意今情都可随笔抒发,可秀雅可豪迈、可细腻可粗獷,可谓万种风情三呎纸,无边春色一斗方。
她的作品都是她真我的表现,观其作品,山水佈局疏密有致,灵气脱俗,秀雅中带豪迈、细腻中显旷达。近水流动有声、远山薄雾缭绕,浓墨勾勒山石、淡水轻描风云。例如《山居图》,蜿蜒的路一直通向巍峨的高山,给人极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高枝千岁》的青松挺拔向上,每一根松针仿佛都能数见。而花鸟作品则用笔、用墨、用色大胆,一笔到位,艳而不俗,尤其画荔枝,构图新颖,气韻贯穿,枝叶逸动,果实润泽,望而垂涎欲滴,引入驻足良久。
艺术源於生活。自然往往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艺术的人往往也热爱生活,朱雅麟就善於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和灵感。她认为写生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细心观察了,画出来的东西才不会“失真”。曾经为了画好牡丹,她一个人在牡丹展一待就是大半天,而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曾经为了观察香蕉,她专门去到新界香蕉地里写生,从叶到杆到花到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曾经画荔枝前,她坐在荔枝林里观察荔枝树,还买回来许多不同品种的荔枝仔细观察细微分别。
看照片画跟自己亲自去写生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她强调说,照片只能看出个大概,而不能达至细緻。光看是远远不夠的,还要进一步去触摸,调动其他感官去细察。她举例说:“比如观察香蕉,它的花有很多的细纹,只有触摸了才感觉得到。不能放过细节。”通过写生提高形态、动感的表现,也发现和认识了以前不在意的细节,开拓更广阔的创作思维。
笔随手动,手顺笔意,笔到意到手到,不刻意构图,一切自在“空”中。每个人对意象都有自己的领悟和诠释方法,就好比画荔枝,古往今来有太多优秀作品和构图,但朱雅麟最想表达的是自己的见地。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她可以极其专注,也善於放空自我——有时太投入观察,思绪也随之慢慢散开,变得缥缈。但这看似“入定”的状态,也是她酝酿的过程,收起思绪,拿起笔,高山流水,楼台亭阁,花鸟虫鱼自然就“跃”了出来。
教学相长乐无穷艺术让生命流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在朱雅麟身上经常发生,艺术早已融为了她的生活中,並且是不可或缺的大部分。她分享趣事说:“有时梦中都在画画,最奇妙的是有时甚至会闪现出一幅很完美的构图。醒来後就什麽都不做,闭上眼睛遐想,希望能夠把梦回忆得清晰点,再立刻用铅笔把所梦的画下来。”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在艺术的世界里,她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也收获了无尽的乐趣,有一种满足感,一种被认同的成就感。她参加了许多画展,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和称讚,画展时经常有人看到她的画後特意去打听创作者是谁,这给了她莫大的肯定和信心。以艺术回馈社会,她还经常参加社团活动,例如挥毫赠市民的活动,每当翻起活动的纪念照片,她内心都无比喜悦。
最让朱雅麟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教学生画画。此前,她並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还年轻,另一方面也有多些时间多创作大型作品。因朋友再三劝说下便答应教学。也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她的家族里很多亲人都是老师,其中包括她母亲。也让她深深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意义与责任:“现在特别感谢母亲,她也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那个年代的老师,若学生有不明白的,老师都会把他留堂直到教会为止,完全是任劳任怨的无悔付出。”耳濡目染下,她心中早已有了对老师的定义。
“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自己也会内心有愧。”正是这种责任感,她毫无保留地教,真心希望学生进步。她细緻到每一笔每一笔地教,还把每一笔该怎麽画、每一笔色彩该怎样调,都详细地写下来分享给学生。因此他们进步也非常快。“要麽不教,要麽就尽力做好,要对得起那一声‘老师’,学生学得好甚至成就比我还高,那也是我的骄傲,求之不得。”这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教课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备课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朱雅麟坦言说,原本没有打算教这麽久的,但是教学相长,自己在其中也学到了很多,未来希望能一直教下去。
一酒一墨閒对饮,共醉斜阳。此生,她愿意痴为笔墨醉一生,诗意地生活,自由地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让她一路收获,让生命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