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具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o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并日益显示其积极作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近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这种直观动作思考,也称作“用手思维”。通过“用手思维”的协助,借助形象思维的支柱,达到逻辑思维的程度,并促进辩证思维的形成,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如何恰当地组织学具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选取学具操作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心灵而手巧,手巧则心灵,“手指尖”、“手巧”就是指的操作技能。在双手动作时,由手到脑,存在着高速信息双向传输途径,使手脑同时得到发展。因此,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着眼,不能为操作而操作。要从促进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着眼,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就必须选择好操作的内容,为此要注意下面几点:
  1、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选用学具。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强化学具操作活动,把教材中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2、要根据教学內容的难易程度选用学具。不能搞堂堂操作,题题操作的形式主义,致使教学时间耗费,学生兴趣低落,学生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3、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一般来说,推导抽象的法则、公式、理解应用题,辩析易混易错内容等,都可有计划地安排学具操作。在进行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时,要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凭借感知形象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把握学具操作时机,调动学生思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只有把握恰好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时机,指的是有利的时间和机会。把握学具操作的时机就是要把握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时机。具体来说,要把握住三个火候。
  1、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复习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提出:能不能把梯形也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处于“自我需求”的愤悱状态,教师把握住这个火候,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的方法,采取图式对照,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改变要求认识变化的基本规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推导出面积公式后,接着让学生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是学生犹如听到“冲锋的号角”和“催战的鼓声”,从而奋力进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在学生感到精神疲倦时进行学具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片,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兴趣来了,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吗?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尝试,又得出了3种折法。这样就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是对学习过程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消除课中学生的精神疲倦。
  
  三、设计学具操作程序,遵循学生认识规律
  
  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儿童“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进行编写的,在指导学生学具操作时,我们必须从遵循这一规律入手,精心设计学具操作程序,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动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具操作程序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1、提供操作材料——具备结构性
  所谓有结构性,就是提供的材料(学具)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探求三角形内角和,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三角形,更不只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
  2、设计操作规程——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的方法。
  3、视导操作活动——做到有针对性
  学生操作是一种手脑并用并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内化方式。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在巡回视导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身上。而对于那些一贯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创新,采用多种方式去操作。
  总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具操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
期刊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普及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的特点。体育游戏的易行性为体育设施差的学校提高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体育游戏的内容广泛,所以有的体育活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开展。  同时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
期刊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  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
期刊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双向互动的一种语言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种新课型,口语交际课的价值作用不言而喻。  遗憾的是,眼下不少教师常常忽视口语交际课,教学中随意而无目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    以往的教学一般从学科知识开始,认为知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期刊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一、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促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
期刊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活动课。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
期刊
【摘要】 在开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教育体制。  【关键词】 教育;数学;开放;创新;主体;探索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并提出“初中数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
期刊
我校自承担了国家级电教课题《农村远程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后,课题组老师积极实践,逐渐对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具有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优势,它能与教师言简意赅的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和及时有效的反馈相融合,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使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现就近两年来运用现代远程教育
期刊
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按: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的程序进行。下面就谈谈这五个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    一、复习铺垫的优化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