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亡叩问生命的意义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卡梅尔话剧团的《安魂曲》5月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这对中国观众来说既是一次宝贵的精神食飨,也是一次巨大的精神震荡,因为它以最悲剧的形式叩响每位觀众对自我灵魂的拷问:我为什么活着?
  这部话剧是以极其悲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它如此悲剧,以至于你从头到尾都感到压抑和沉闷。它不会让你嚎啕大哭,如果那样,反而会轻松些。它只会让你有欲哭无泪的感觉,让你感到生活的无望和悲哀。究其原因,本剧从故事情节、舞台布置、音乐烘托、演员造型等各方面渗透着悲剧氛围。
  本剧的故事情节层次清晰、主题突出。故事改编自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讽刺大师契诃夫的三部短篇小说《洛希尔德提琴》《在峡谷》《苦恼》,叙说了四个人的死亡。按照本剧展现的顺序,这四个人的死亡依次是:棺材匠老伴之死,洗衣女工幼婴之死,车夫未成年儿子之死,老棺材匠本人之死。死亡本身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都并不具有悲剧色彩,恰恰相反,它是回归上帝、重返天堂的幸福。因此在这部话剧中,死亡本身并不恐惧和悲伤,真正令人悲伤的是活人的生活。
  棺材匠年近七旬的老伴一生都在为家庭的操劳和忙碌中度过,还要时不时地忍受丈夫的辱骂和殴打。奄奄一息的她被丈夫送往小镇卫生员那里看病之际,还在担心因为耽误干活而被丈夫殴打。老棺材匠的妻子作为一生除了家庭没有其他抱负和理想的传统女性形象,即使临终前仍表现出有苦不说、有痛不哭的隐忍精神。因此,剧中并没有过多展示她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而是借老棺材匠在妻子死后的独白中展现出来的。他自责一生忙着赚钱并成了吝啬鬼,到头来不仅没有聚敛到财富,还完全忽略了对妻子和家庭的关心。老伴临终前,他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娇妻,也没有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典型的细节是,当妻子临终前提到五十年前夭折的女儿时,他竟然没有任何记忆。
  洗衣女工的幼婴之死是这部剧中最让人悲伤的一幕。不满周岁的幼婴在妈妈忙着洗衣的时候,被一壶开水倒在身上,哭号一个多小时后死去。比这种令人揪心的死亡更令人揪心的细节是:幼婴在被开水烫死前正躺在地上,眼望天花板笑。生与死的对立,在这里被突兀到极致。这个改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在峡谷》中的片段,并没有像契诃夫小说那样交代,幼婴为何被开水烫死。正当观众在悲痛中欲指责这位母亲的疏忽时,婴儿母亲对自己生活的讲述却让人唏嘘不已。这是一位十七岁的年轻妈妈,更是一位终年为人家洗衣干活的苦命女子。卑微的地位和残酷的生存条件,使她既没有时间在孩子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孩子,也没有能力在孩子死后替孩子报仇。她的生存悲剧强烈震撼了观众,获得了观众的原谅而不是指责。而她幼稚地将已经死去的孩子视为熟睡,并抱着他张皇失措、神志不清、风尘仆仆地赶路一天到镇上卫生员那里为孩子看病的情节,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此时不仅无人再指责她,甚至不忍心告诉她孩子已经死去的真相。卫生员含糊其辞不说真相,并假装将死人当活人医;天使骗她说,孩子熟睡并在梦中对妈妈笑,他们甚至想用编造的故事逗乐她。这些看似喜剧的细节,反衬出母亲的悲恸心理,凸显出戏剧的悲剧性。
  车夫未成年儿子之死在剧中四个死亡中展示得最少,但它的悲剧性丝毫不减。这种悲剧性并不在于其未成年儿子是如何死的(剧中并未交代),而在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却无人诉说的悲哀。剧中的车夫是个鳏夫,儿子是他活着的唯一希望和精神寄托,而儿子却突然死亡。他强忍着痛苦,继续赶马车送路人的生计。他送的路人中,有前往镇上卫生员那里看病的老棺材匠及其老婆,有忙着去寻欢作乐的嫖客,也有靠出卖肉体为生的妓女,形形色色的路人各有各的操心事。他想向他们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但他刚一开口就被别人喋喋不休的话语打断,因为谁也无暇顾及他的悲伤,谁也不想操心他的事。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只能抱着自己的马儿痛哭,向它诉说自己的不幸。这里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不幸。
  最后是老棺材匠本人之死。他亲手为老伴制作棺材、送别她之后,漫无目的地来到了一条大河的河岸。在河岸边,他看到青年时与娇妻一起见证过的老柳树,不禁悲从中来。回首往事,他不仅痛恨自己曾经对妻子和家庭的漠视,更感慨自己忙碌却无作为、操劳却不幸福的一生。而这位一生斤斤计较、工于算计的棺材匠,在一番盘算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活着是一种损失,因为不仅衣食住行要花钱,还有无穷无尽的苦难和操心事;而死亡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这种对生活毫不眷恋甚至厌弃的态度,对生命是一种莫大的反讽。而无论是他老伴临死前将死亡视为与亡父母的会面,还是他本人最后将自己的死亡视为与亡妻的聚首,都体现了他们不再留恋充满苦难的人间生活而向往天堂之幸福的死亡观。
  除了关于生者与死者的展现,本剧中还有一些具有悲剧色彩和象征意义的舞台道具,比如老柳树、黑衣死神、马车、天使。
  柳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化中都象征着忧郁、哀怨、抑郁,老柳树又增添了衰迈、无力的色彩。它在剧中主要围绕老棺材匠夫妇出现,是他们衰迈的象征,也是他们死亡的预兆。除了柳树,黑衣死神也主要围绕老棺材匠夫妇出现,它们直接预兆着夫妇俩的死亡。
  马车在剧中既有串联人物的作用,也有深刻的宗教内涵。车夫、棺材匠夫妇、洗衣女工、嫖客、妓女等人物,原本都是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个体,但都因为乘坐马车而相互有了联系。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嫖客在马车上关于嫖妓和性病的话题。这似乎为这出充满悲剧色彩的话剧涂染上了喜剧色彩。然而,细思恐极。这些嫖客与马车夫、棺材匠一样,都是对生活毫无指望、对人生毫无依恋的人。对他们来说,醉死温柔乡比活在令人绝望的现实中更美好,性病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因此他们在马车上乐此不疲地谈论着这个话题。马车还象征着以色列犹太人始终在路上的漂泊状态。无论是《旧约·出埃及记》中描写的以色列人逃难情节,还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犹太人大屠杀,都很容易让人们将犹太人与逃难、漂泊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因此,马车也是一种悲剧象征。
  天使在这部剧中是以死亡天使形象出现的。每当剧中人物死亡时,他们就三人成行悄然而至。尽管死亡天使本身是一种悲剧象征,但他们在剧中却恰恰起到了缓解悲痛、抚慰人心的作用。棺材匠老伴弥留之际,他们来到她的身边,轻轻抚摸她的额头,试探她的鼻息,最终温柔地引领着她走向天堂。洗衣女工幼婴死亡之际,他们不忍心告诉幼婴母亲死亡真相,而用各种编造的故事和谎言欺骗她,哄她开心,让她放心地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们。老棺材匠弥留之际,他们为他营造了一场狂欢似的幻觉,让他与自己的亡妻在欢快吉祥的节日气氛中相聚。然而,剧中死亡天使的所作所为以及抚慰人心的功能,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剧的悲剧主题,即死亡比生命美好;死亡是一种荣登天堂、享受宁静和快乐的幸福,而活着是受尽苦难、遍尝心酸的灾难。
  音乐和歌曲也为本剧营造出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剧感。它们总会在剧中人物死亡之际回荡而起。节奏舒缓、低沉、极具抒情性的音乐,营造出荡气回肠、挥之不去的悲剧氛围。个别地方还非常清晰地唱出了歌词,其内容也与生死不无关系。
  剧中其他具有悲剧色彩的还有小镇卫生员,但这个人物身上更多体现的是悲喜剧色彩。作为小镇唯一一位懂点医术的人物,棺材匠夫妇和洗衣女工都曾跑到他这里治病求助。但可笑的是,卫生员永远都是醉醺醺的样子,从来没有清醒过,而且给每个病人开的药方都一样。这一疯疯癫癫的悲喜剧形象下,潜藏的是另一种悲剧,即他已经意识到前来治病的人无药可救,而所谓的药方只不过是暂时的安慰罢了。最明显的例证是,当洗衣女工抱着已经咽气的孩子来求助他时,他明白孩子已经死亡,但于心不忍告诉孩子母亲真相,而同样开了药方给她。
  总之,话剧《安魂曲》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其悲剧性表面上看,是由四个人的死亡营造的,但实际上是由活人的悲惨生活造成的。它用死亡的形式,叩问生命的意义。这部戏尽管改编自契诃夫的三个短篇小说,但其中剔除了契诃夫作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所指涉的社会问题,而重点关注人在生活中的悲剧和不幸。因此,很难辨别该剧反映的时代背景,它其实是消解时代背景的,重在反映凡夫俗子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生与死问题,而这也是一个永恒话题。用俄罗斯的一句古老谚语可以概括该剧的主旨:“度过一生并非漫步穿过田野。”
  (作者为复旦大学俄语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在导演《山海情深》之前,我没有创作过扶贫题材的剧目。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能遇到上海越剧院的年度大戏《山海情深》,对我而言是非常难得和珍贵的。  主题独特、深刻的 “后扶贫戏”  看过《山海情深》的剧本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独特:它的气质与常规的扶贫戏完全不同,究其原因应是不以文件代替文艺、不以政策代替舞台和艺术必须传达出的情感。人们对脱贫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而艺术家对脱贫这个历史性的工作和贡献
期刊
大幕徐徐拉开,龙华二十四烈士的姓名逐渐隐去,从江南小城的四合小院到上海的石库门再到森冷的龙华监狱,革命烈士柔石的一生在舞台上徐徐展开。伴随着“燕啊燕,飞上天”的江南小调,更有一气呵成的铿锵唱词久久回荡在舞台上:“平福柔石我是谁,这一问往事历历从头言……欲以教育救家国,试将文章作利剑……我要紧握手中笔,写下这世道不公不正、不智不信、不忠不孝、不廉不耻、不勇不仁、不法与不义,把柔石名写在天地间,写在天
期刊
我常常在想,在这样一个世界,还有什么样的故事(事故)我们没有见过?每天打开电视或者手机,从新闻、微博到网络直播,还有时下炙手可热的“抖音”等短视频软件,我们对于新、奇、特等“戏剧性”的获得和满足正在变得越来越便捷。于是叙事类作品的故事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对剧情的期待由正反两方面的紧张刺激角力转向了其他方面。  剧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舞台假定性的缘故,时空可以是非常自由的,但要自由地表
期刊
重排经典不管对谁来说,总是一种挑战。这里的经典不是指林兆华导演《三姐妹·等待戈多》19年前的首演,而是契诃夫的《三姐妹》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经典具有传世性与流行性,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都有极大的阐释空间,使得它们被一次次致敬或推翻、复制或解构。  从《三姐妹》到《等待戈多》,我们能发现两个文本在立意上是有连贯性的。契诃夫所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等待戈多》迎来的则是语言系统的彻底崩溃,无
期刊
编者按:  5月上海,“戏剧静安”风景独好。2018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展演将会有来自8个国家17部作品,在5月5—23日集中亮相静安戏剧舞台。本期《上海戏剧》将分三个板块,更有层次、更有趣味地梳理和推介这些剧目。三个板块分别是:编辑推荐,分门别类地将剧目、剧团、导演等亮点综合呈现;私人戏单,特别邀约戏剧评论家、戏剧导演、戏剧观众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出他们的私人戏单,供大家参考;主创自荐,创作者
期刊
沪剧《早春》是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我清晰地记得,这部作品创作的开端,是我的导师罗怀臻对我说的一句话:你是宁波人,不如写柔石试试吧。  如果说,罗怀臻老师的引导鼓励和甬剧《典妻》对我的影响是我最初决定选择这个题材的缘由,那么,当我开始查阅柔石生平事迹材料时,不禁感叹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确有奇妙的缘分。  柔石被枪决于上海龙华的那一天,是1931年2月7日的凌晨。而五十七年后的同一天、同一时辰,我出生在这
期刊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林兆华以强劲的革新姿态长期坚持着自己的戏剧实践,尝试构建具有民族品格的戏剧表演方法体系,创造了极具价值的戏剧表演新观念。  林兆华将自己的戏剧表演理论概括为建立“表演双重结构”。概念虽已提出,却尚未形成明确的阐述,仅围绕这一概念,较为集中地使用了一系列描述性话语:“演员既在戏中,又不在戏中”“既是角色又不是角色”“没有表演的表演”“提线木偶和提线人”“在叙述当
期刊
一、大师剧,不只是大师  《邬达克》,一个以人名为标题的戏,顾名思义,它像一个大师剧,讲述一位建筑师的一生,讲述一位值得敬仰和歌颂的国际友人。  几何型体搭建的舞台,从一战前的奥匈帝国的乡村,到20世界初叶的东方自由港上海,再到麦卡锡时代美国移民官的审讯室;几个木头箱子,陪着邬达克走遍了他流亡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是行李箱,是打样行,是凝结了邬达克毕生心血的众多建筑;一场漫长的审问,通过1952年
期刊
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自去年12月创排以来,从领导到剧组所有主创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激情全情投入,致力将上昆成立43年以来第一部昆剧现代戏创作好。  作为该剧的艺术指导之一,我认为昆剧要演好现代戏首先要抓住它的音乐结构,选择适合的曲牌。多年来,上海昆剧团以“传统剧目、改编剧目、新编剧目”三并举为建设方针,着重于传承和创新,在唱腔音乐方面大致由三种形式来体现:一是传统套曲形式。昆曲的音乐结构形式是曲
期刊
1  也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  2  但是,现在的“写什么”,不是指素材和选题,而是指主旨、指这些素材和选题要表达什么。  同样面对邬达克,一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夹缝中流亡到上海的欧洲人,一个在当年的“远东第一大都市”留下了超过100幢单体建筑的建筑设计师,不同的创作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侧重,不一样的角度和诉求,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戏剧作品。  当然可以把邬达克写成一个传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