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硬化公路、无增收产业、无致富门路,曾经“三无”的平昌县镇龙镇老鹰村,村民们“靠天吃饭”生活艰难;如今,村上的硬化路通了、扶贫产业建起了、贫困群众脱贫了……说起村里的巨变,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5年前来的沈书记,起了关键作用!”村民口中的“沈书记”,便是全省优秀第一书记沈劲松。
建强一个班子 打好发展基础
沈劲松是平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干部,2015年夏天被组织选派到老鹰村担任第一书记。
老鹰村距离县城102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初到村里,面对自然条件恶劣、村“两委”班子松散、群众思想守旧、发展基础薄弱的窘境,沈劲松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这里大变样!
沈劲松把改变的突破口选在了村“两委”班子的建设上。他反复与支部班子沟通,寻“症结”、找“疗法”,建立“111”村级班子运行机制:每周1次集中学习会,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政策、学法规、学经验、沟通交流;每月1次支部委员会,凡是村上的公共事务全部纳入会议讨论、集体表决;每1名班子成员至少挂包三项村级具体事务和两个村民小组,实行一包到底、一月一评比。
建强的班子,带动村民全面启动村道路硬化和通组路、院户路建设,规划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项目,积极争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村级阵地建设。老鹰村2016年大力发展村级产业和“五小”经济,确定以茶产业为龙头、茶旅结合为主线、三产融合为机制,同步带动“五小”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切实解决群众长效增收问题。
到2018年,全村道路硬化(加宽)21公里,新建通组路14公里、院户路7公里,易地扶贫搬迁17户,危房改造62户,全村237户村民(含85户贫困户)全部通上自来水,为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打造一片产业 带动一方发展
鞏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沈劲松多次带村民外出考察,开阔视野,转变理念。村民有种茶传统,他便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多次讨论,确立了村里“1+3”的产业发展方向,即以发展茶叶为中心,涵盖林下养殖、旅游观光、森林康养。沈劲松跑局里争取更多的帮扶,成立迅丰茶叶有限公司,规模种植富硒茶600亩,并注册“蜀山秀”商标,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推出“秀峰”“秀芽”“秀叶”三大绿茶品牌,同步开发茶园观光、森林康养、采摘制茶体验,打造茶旅融合旅游景区。
乘势而为,老鹰村又成立了奇鸿农业专业合作社,租赁松柏林地1000亩,林下繁育、放养“镇龙山瓦灰鸡”5万余只,做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发起成立3个专合社,采取“党支部+专合社+农户”和“五统一分”(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购苗栽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设备购置安装、统一采摘加工,分户管理营销)运行模式,扩大种茶面积1150亩,争创“青顶贡”“贾阁峰”手工茶商标2个;回引6名业主,发展青花椒、食用菌、镇龙瓦灰鸡、山羊等生态种养业,同步开办农家乐……
在沈劲松的带领下,老鹰村打造出集种苗繁育、基地示范、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品鉴销售、住宿餐饮、品茗观光于一体的综合茶叶产业园区,擦亮“一品三标”(镇龙瓦灰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蜀山秀、贾阁峰、青顶贡3枚茶叶商标)“金字招牌”,形成“一园三区”(蜀山秀茶博园,森林康养区、镇龙瓦灰鸡林下养殖区、农家餐饮休闲区)产业发展格局。常年吸纳就业400人以上,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反租倒包、入股分红等,实现年人均增收1500元,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健全一套机制 为村民谋幸福
“沈书记在哪儿?我家里种的花最近长得不好,想请他帮我弄一下。”老鹰村杨家坝朱传钦老人气喘吁吁地跑到村委会问道。“如今沈书记成了老鹰村的‘万能书记’了,村民有啥事,总爱找他拿个主意。”老鹰村党支部书记苟邦城说,“他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村干部好好学习。”
健全村级班子运行机制,探索“122”模式(一张清单“晒权”、两本台账“管权”、两项评议“评权”),建立村级组织“小微权力清单”,同步推进“三不三议三自主”群众决策机制,引导群众参与支持村级事务管理……沈劲松一点也不曾松劲。
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沈劲松将党员分为“五员”,即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卫生监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便民事项代办员、文明习俗引导员。同时实行“三单”工作制,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村党支部根据党员分工和职责设定,指派相应党员限时办结服务到位。“这样能提高村‘两委’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一系列制度加强了村级治理,苟邦城对此赞不绝口。
曾经“三无”的老鹰村,如今焕然一新,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晃5年过去,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虽忙碌劳累,但沈劲松感觉充实。如今,沈劲松被组织和群众推选为镇龙镇副镇长,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记“三等功”。(作者单位/中共平昌县委组织部) (责编/冯雅可)
建强一个班子 打好发展基础
沈劲松是平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干部,2015年夏天被组织选派到老鹰村担任第一书记。
老鹰村距离县城102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初到村里,面对自然条件恶劣、村“两委”班子松散、群众思想守旧、发展基础薄弱的窘境,沈劲松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这里大变样!
沈劲松把改变的突破口选在了村“两委”班子的建设上。他反复与支部班子沟通,寻“症结”、找“疗法”,建立“111”村级班子运行机制:每周1次集中学习会,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政策、学法规、学经验、沟通交流;每月1次支部委员会,凡是村上的公共事务全部纳入会议讨论、集体表决;每1名班子成员至少挂包三项村级具体事务和两个村民小组,实行一包到底、一月一评比。
建强的班子,带动村民全面启动村道路硬化和通组路、院户路建设,规划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项目,积极争取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村级阵地建设。老鹰村2016年大力发展村级产业和“五小”经济,确定以茶产业为龙头、茶旅结合为主线、三产融合为机制,同步带动“五小”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切实解决群众长效增收问题。
到2018年,全村道路硬化(加宽)21公里,新建通组路14公里、院户路7公里,易地扶贫搬迁17户,危房改造62户,全村237户村民(含85户贫困户)全部通上自来水,为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打造一片产业 带动一方发展
鞏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沈劲松多次带村民外出考察,开阔视野,转变理念。村民有种茶传统,他便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多次讨论,确立了村里“1+3”的产业发展方向,即以发展茶叶为中心,涵盖林下养殖、旅游观光、森林康养。沈劲松跑局里争取更多的帮扶,成立迅丰茶叶有限公司,规模种植富硒茶600亩,并注册“蜀山秀”商标,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推出“秀峰”“秀芽”“秀叶”三大绿茶品牌,同步开发茶园观光、森林康养、采摘制茶体验,打造茶旅融合旅游景区。
乘势而为,老鹰村又成立了奇鸿农业专业合作社,租赁松柏林地1000亩,林下繁育、放养“镇龙山瓦灰鸡”5万余只,做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发起成立3个专合社,采取“党支部+专合社+农户”和“五统一分”(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购苗栽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设备购置安装、统一采摘加工,分户管理营销)运行模式,扩大种茶面积1150亩,争创“青顶贡”“贾阁峰”手工茶商标2个;回引6名业主,发展青花椒、食用菌、镇龙瓦灰鸡、山羊等生态种养业,同步开办农家乐……
在沈劲松的带领下,老鹰村打造出集种苗繁育、基地示范、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品鉴销售、住宿餐饮、品茗观光于一体的综合茶叶产业园区,擦亮“一品三标”(镇龙瓦灰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蜀山秀、贾阁峰、青顶贡3枚茶叶商标)“金字招牌”,形成“一园三区”(蜀山秀茶博园,森林康养区、镇龙瓦灰鸡林下养殖区、农家餐饮休闲区)产业发展格局。常年吸纳就业400人以上,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反租倒包、入股分红等,实现年人均增收1500元,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健全一套机制 为村民谋幸福
“沈书记在哪儿?我家里种的花最近长得不好,想请他帮我弄一下。”老鹰村杨家坝朱传钦老人气喘吁吁地跑到村委会问道。“如今沈书记成了老鹰村的‘万能书记’了,村民有啥事,总爱找他拿个主意。”老鹰村党支部书记苟邦城说,“他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村干部好好学习。”
健全村级班子运行机制,探索“122”模式(一张清单“晒权”、两本台账“管权”、两项评议“评权”),建立村级组织“小微权力清单”,同步推进“三不三议三自主”群众决策机制,引导群众参与支持村级事务管理……沈劲松一点也不曾松劲。
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沈劲松将党员分为“五员”,即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卫生监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便民事项代办员、文明习俗引导员。同时实行“三单”工作制,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村党支部根据党员分工和职责设定,指派相应党员限时办结服务到位。“这样能提高村‘两委’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一系列制度加强了村级治理,苟邦城对此赞不绝口。
曾经“三无”的老鹰村,如今焕然一新,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晃5年过去,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虽忙碌劳累,但沈劲松感觉充实。如今,沈劲松被组织和群众推选为镇龙镇副镇长,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记“三等功”。(作者单位/中共平昌县委组织部) (责编/冯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