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作业”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给孩子布置“德育作业”,进行德育“补钙”。通过设计和布置“参观型”的德育作业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操;通过布置“调查型”的德育作业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意志;通过布置“行动实践型”的德育作业活动,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布置这些德育作业,做到知行合一,可以提高立德树人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作业;立德树人;有效途径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实践获得情感体验,才能将社会规范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近年来笔者研究和规划学生身临其境的德育教育活动,选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可体验的德育作业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培养道德规范,做到知行合一。
“德育作业”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所谓“德育作业”就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以留作业的形式出现。它作为德育实践、德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就是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作为全新的德育载体,“德育作业”抓住了时代的脉搏,释放了孩子的生命潜能,激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变被动为自主,变单一为多样,变乏味为有趣,变低效为高效,真正实现了“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下面谈谈笔者近年来研究开展的几类德育作业实施的方式与成效。
一、“参观型”的德育作业,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操
德育应该“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实施相应的道德行为。布置家长假期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文化遗迹和广州大都市的科学中心、文化景点,如带学生到黄埔军校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广州岭南印象园参观,领略岭南文化;参观广东科学中心,让儿童了解與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布置设计上述“参观型”的德育作业,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大都市的现代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调查型”的德育作业,提升学生的道德意志
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使德育不是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回归生活世界。“调查型”的德育作业,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与总结提升,从而内化为自觉的德育行为的一种全新的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的德育模式。
如笔者在学校开展了《我家乡河流生态环境调查》德育作业,通过访问村民、查资料、实地探究,调查了解近十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活动培养了小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水乡,关注水乡环境,树立现代环境保护意识,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规范了学生的低碳行为,落实绿色行动,内化学生的生态素质,培养生态文明习惯。
三、“行动实践型”的德育作业,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行为是人们思想品德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道德行为实践。孔丘特别重视“躬行”,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是要通过各种相应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取得道德实践经验,才可能转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情感,养成行为习惯。
如通过设计和布置高年级假期德育作业“当一周的小管家”,让学生假期在家里充当父母的角色,操持一周的家务。实践后让学生写感悟,有不少学生在写感悟时说道:“感到要管理好这个家是多么不容易。每天要早起,买好早餐;买菜时还要算好,不能超出预支,为了节约一些钱,还要和那些商贩讨价还价等等。”做完德育作业后,学生们深感家人付出实在太多太多了,以后也要多帮家人分担家务,成为一个真正的小管家。
又如设计和布置的假期家庭德育作业:为长辈捶背、端茶盛饭等,培养学生孝亲尊长以及奉献感恩意识,布置学生跟随大人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等,体验工作的辛苦与劳动的光荣。布置“行动实践型”德育作业,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实践出真知。亲身感受总是比从书本得到的经验更加真实、深刻。给孩子布置“德育作业”,进行德育“补钙”,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逐渐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爱、懂得孝道、学习独立,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总而言之,“德育作业,知行合一”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维斌.学校德育活动指南 让德性在生命中成长[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2]檀传宝.德育走向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德育作业;立德树人;有效途径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实践获得情感体验,才能将社会规范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近年来笔者研究和规划学生身临其境的德育教育活动,选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可体验的德育作业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培养道德规范,做到知行合一。
“德育作业”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所谓“德育作业”就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以留作业的形式出现。它作为德育实践、德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就是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作为全新的德育载体,“德育作业”抓住了时代的脉搏,释放了孩子的生命潜能,激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变被动为自主,变单一为多样,变乏味为有趣,变低效为高效,真正实现了“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下面谈谈笔者近年来研究开展的几类德育作业实施的方式与成效。
一、“参观型”的德育作业,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操
德育应该“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实施相应的道德行为。布置家长假期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文化遗迹和广州大都市的科学中心、文化景点,如带学生到黄埔军校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广州岭南印象园参观,领略岭南文化;参观广东科学中心,让儿童了解與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布置设计上述“参观型”的德育作业,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大都市的现代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调查型”的德育作业,提升学生的道德意志
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使德育不是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回归生活世界。“调查型”的德育作业,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与总结提升,从而内化为自觉的德育行为的一种全新的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的德育模式。
如笔者在学校开展了《我家乡河流生态环境调查》德育作业,通过访问村民、查资料、实地探究,调查了解近十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活动培养了小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水乡,关注水乡环境,树立现代环境保护意识,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规范了学生的低碳行为,落实绿色行动,内化学生的生态素质,培养生态文明习惯。
三、“行动实践型”的德育作业,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道德行为是人们思想品德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道德行为实践。孔丘特别重视“躬行”,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是要通过各种相应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取得道德实践经验,才可能转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情感,养成行为习惯。
如通过设计和布置高年级假期德育作业“当一周的小管家”,让学生假期在家里充当父母的角色,操持一周的家务。实践后让学生写感悟,有不少学生在写感悟时说道:“感到要管理好这个家是多么不容易。每天要早起,买好早餐;买菜时还要算好,不能超出预支,为了节约一些钱,还要和那些商贩讨价还价等等。”做完德育作业后,学生们深感家人付出实在太多太多了,以后也要多帮家人分担家务,成为一个真正的小管家。
又如设计和布置的假期家庭德育作业:为长辈捶背、端茶盛饭等,培养学生孝亲尊长以及奉献感恩意识,布置学生跟随大人一起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等,体验工作的辛苦与劳动的光荣。布置“行动实践型”德育作业,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实践出真知。亲身感受总是比从书本得到的经验更加真实、深刻。给孩子布置“德育作业”,进行德育“补钙”,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逐渐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爱、懂得孝道、学习独立,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总而言之,“德育作业,知行合一”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维斌.学校德育活动指南 让德性在生命中成长[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2]檀传宝.德育走向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