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从教学的观念、教学的模式、教育对象的把握、社会制度的影響、教育的手段运用等几个方面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实践思考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和理想追求
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创新教育倡导全新的人才观,它从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原理出发,认为受教育者人人皆有创造力,且能经过教育与训练提高,直至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谈及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时也强调指出: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教材应用的创新、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存在的
1.教育的目标观念陈旧。陈旧的教育观念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严重阻碍。尽管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早就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也不断得以推广,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结果,不重方法;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重机械化记忆,忽视创造性品质的培养”的陈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小学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在应试化道路上留下的印迹太深。究其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体制,以及片面强调考试成绩、追求千篇一律所谓质量的学校教学考核机制和不顾学生自身特点将“关注”变成“关住”的盲目攀比式的家庭教育,在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扼杀学生天生的创造潜力的同时,也将那些为了职业生存不求自身发展的教师困在了因循守旧的应试化教育老路上。
2.教学的模式比较陈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仍然不时会看到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启而不发”只做听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乃至令人窒息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落后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材的处理没有结合学生已有基础,缺少必要的学法指导,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把握不够,不相信学生有创造能力。实际上,学生的创造潜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语文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适当的且具有弹性的教学模式。
3.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教学目标不明确的多种教育手段的杂乱使用不是真正的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如果不从高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需要出发,而只追求形式上的改变,甚至照搬别人的课件来上课,那么,教学创新只会是“挂羊头卖狗肉”。因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须把握明确的努力方向。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变———即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坚持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不变。在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上,教师要关注“人文性”因素的发展。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在习字教学中,要重视写字姿势、策略、技能、习惯的训练和质量意识,避免低水平机械书写操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要想在教学中真正有创新,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更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分别用两种思路、两种教法给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上课文。一种教学意图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取向,重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和积累”;一种教学意图是“以培养写作能力为取向,重言语形式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这两节课,都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同的构思,同样的精彩,都激发了学生满腔的学习热情和深刻的学习体验,也赢得了台下千余名听课老师内心的共鸣和热烈的掌声。
3.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懂得教学策略,要学会创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崇尚真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蒋蓉.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N].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4):45-47.
[2]王萍.小学语文教学全语言教育理念论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20-22.
[3]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N].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56-57.
[4]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23):184-186.
[5]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140-14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实践思考
一、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和理想追求
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创新教育倡导全新的人才观,它从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原理出发,认为受教育者人人皆有创造力,且能经过教育与训练提高,直至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谈及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时也强调指出: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教材应用的创新、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存在的
1.教育的目标观念陈旧。陈旧的教育观念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严重阻碍。尽管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早就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也不断得以推广,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结果,不重方法;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重机械化记忆,忽视创造性品质的培养”的陈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小学语文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在应试化道路上留下的印迹太深。究其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体制,以及片面强调考试成绩、追求千篇一律所谓质量的学校教学考核机制和不顾学生自身特点将“关注”变成“关住”的盲目攀比式的家庭教育,在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扼杀学生天生的创造潜力的同时,也将那些为了职业生存不求自身发展的教师困在了因循守旧的应试化教育老路上。
2.教学的模式比较陈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仍然不时会看到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启而不发”只做听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乃至令人窒息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落后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材的处理没有结合学生已有基础,缺少必要的学法指导,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把握不够,不相信学生有创造能力。实际上,学生的创造潜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语文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适当的且具有弹性的教学模式。
3.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教学目标不明确的多种教育手段的杂乱使用不是真正的教学创新,教学创新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如果不从高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需要出发,而只追求形式上的改变,甚至照搬别人的课件来上课,那么,教学创新只会是“挂羊头卖狗肉”。因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须把握明确的努力方向。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变———即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坚持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不变。在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上,教师要关注“人文性”因素的发展。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在习字教学中,要重视写字姿势、策略、技能、习惯的训练和质量意识,避免低水平机械书写操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要想在教学中真正有创新,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更要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分别用两种思路、两种教法给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上课文。一种教学意图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取向,重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和积累”;一种教学意图是“以培养写作能力为取向,重言语形式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这两节课,都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同的构思,同样的精彩,都激发了学生满腔的学习热情和深刻的学习体验,也赢得了台下千余名听课老师内心的共鸣和热烈的掌声。
3.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懂得教学策略,要学会创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崇尚真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蒋蓉.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N].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4):45-47.
[2]王萍.小学语文教学全语言教育理念论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20-22.
[3]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N].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56-57.
[4]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23):184-186.
[5]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