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常和同事们聊起学生怕作文的问题,常听说:某某学生未完成作文,某某学生写的作文无内容、某某学生作文描写的不生动、不形象等等。造成学生怕作文的原因在哪里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座谈、看作业、浏览作文。调查内容:学生对作文的基本态度,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作文教学现状。调查时对作文的非积极心态作了重点调查。针对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调查。现作以下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表现之一:畏惧、厌烦心理
调查显示:畏惧、厌烦、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占相当多的人数,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男生,表现为:一拿到作文题,就恐惧,浑身不自在,有些勉强可以应付,如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便胡乱写,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了。通过对六年级的男生调查,只有40%的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乐于投入。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肚里空空,语言贫乏,无从下笔。有了厌烦心理,又谈何静下心来写作文呢?
表现之二:依赖心理强、缺乏观察。
调查表明:喜欢观察的同学仅占45%,在观察时能随即记录者只占20%,从这些方面看,学生观察不细致,也是造成不爱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积累的资料少,写的作文就脱离生活,也就谈不上把生活酝酿成感情写入作文。只是一味地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凭空想象又怎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呢?没有观察的准备,光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是写不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的。另外,一些怕写作文的学生往往也是一些懒惰学生,不爱提前思考作文题,就等着老师布置观察作业、就等着老师辅导,就等着回去摘抄优秀作文。
表现之三:课外读物读的少,造成语言贫乏。
农村孩子的确阅读甚少,这与家庭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家庭根本买不起书,别说课外读物了,一本课外书要几个孩子传着读,新鲜的内容又从何而来?回到家做完作业就做一些家务。农忙时,两头都不见大人,更谈不上交流沟通了,更别寄希望于家长给予辅导了。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我们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但就是一到笔下,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从这些方面看,提高作文水平,必须从低年级抓说话、阅读,只有改变学生的阅读环境,利用每周的口语交际课,才能使农村孩子走出语言贫乏的困境。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
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之外,学生怕写作文与我们教师的训练不得法、引导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依赖的环境:比如:作文课上有一半的老师从选材立意、安排结构到遣词造句,无不周到地为学生提供种种“快餐”。读范文,造成千篇一律的作文。老师应多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引导学生怎样去仔细观察,把方法告诉他们,踏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讨论,注意观察相结合去分析一篇作文的写法,要求他们写作文要贴近生活,从哪入手去写,养成自我观察的角度和自我叙述的技巧。应多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而不是过多地利用范文示例,使学生形成盲目崇拜范文,多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鼓励学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
在调查中,我发现要想让学生不怕写作文,写作训练从入学的第一天抓起,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老师也应从完整表达一句话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爱说爱写的习惯,从小解除他们对作文的害怕心理。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训练过程。现行作文训练大多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每位教师教学只是一个阶段,没有长远计划,没有具体、系列的训练的程序,学生得到的经验是零碎的,不是全面的,整体的,因而不能形成写作套路。
我发现有60%的学生都喜欢童话、科幻类的文章,这说明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规律,越能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更能发挥他们的写作能力。
要想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要在训练上系统规范、循序渐进,注意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多写一些亲身体验的片断,写一二句、一小段,只要表达的清楚,语言连贯,不要“移植”别人的作文。
三.改进的措施
我认为以上两种原因,并不难解决,只要从学生自身抓起,教师重视培养写作能力,具体去指导,注重调动自己有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改进阅读环境,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空间,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写作源头才不会枯竭,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
总之,老师只要下功夫指导,学生多去提笔,作文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头痛事,哪会有厌怕作文之理呢?
(作者通联:562405贵州省兴义市捧乍镇中心小学)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表现之一:畏惧、厌烦心理
调查显示:畏惧、厌烦、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占相当多的人数,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男生,表现为:一拿到作文题,就恐惧,浑身不自在,有些勉强可以应付,如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便胡乱写,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了。通过对六年级的男生调查,只有40%的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乐于投入。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肚里空空,语言贫乏,无从下笔。有了厌烦心理,又谈何静下心来写作文呢?
表现之二:依赖心理强、缺乏观察。
调查表明:喜欢观察的同学仅占45%,在观察时能随即记录者只占20%,从这些方面看,学生观察不细致,也是造成不爱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积累的资料少,写的作文就脱离生活,也就谈不上把生活酝酿成感情写入作文。只是一味地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凭空想象又怎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呢?没有观察的准备,光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是写不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的。另外,一些怕写作文的学生往往也是一些懒惰学生,不爱提前思考作文题,就等着老师布置观察作业、就等着老师辅导,就等着回去摘抄优秀作文。
表现之三:课外读物读的少,造成语言贫乏。
农村孩子的确阅读甚少,这与家庭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家庭根本买不起书,别说课外读物了,一本课外书要几个孩子传着读,新鲜的内容又从何而来?回到家做完作业就做一些家务。农忙时,两头都不见大人,更谈不上交流沟通了,更别寄希望于家长给予辅导了。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我们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但就是一到笔下,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从这些方面看,提高作文水平,必须从低年级抓说话、阅读,只有改变学生的阅读环境,利用每周的口语交际课,才能使农村孩子走出语言贫乏的困境。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
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之外,学生怕写作文与我们教师的训练不得法、引导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依赖的环境:比如:作文课上有一半的老师从选材立意、安排结构到遣词造句,无不周到地为学生提供种种“快餐”。读范文,造成千篇一律的作文。老师应多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引导学生怎样去仔细观察,把方法告诉他们,踏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讨论,注意观察相结合去分析一篇作文的写法,要求他们写作文要贴近生活,从哪入手去写,养成自我观察的角度和自我叙述的技巧。应多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而不是过多地利用范文示例,使学生形成盲目崇拜范文,多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鼓励学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
在调查中,我发现要想让学生不怕写作文,写作训练从入学的第一天抓起,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老师也应从完整表达一句话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爱说爱写的习惯,从小解除他们对作文的害怕心理。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训练过程。现行作文训练大多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每位教师教学只是一个阶段,没有长远计划,没有具体、系列的训练的程序,学生得到的经验是零碎的,不是全面的,整体的,因而不能形成写作套路。
我发现有60%的学生都喜欢童话、科幻类的文章,这说明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规律,越能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更能发挥他们的写作能力。
要想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要在训练上系统规范、循序渐进,注意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多写一些亲身体验的片断,写一二句、一小段,只要表达的清楚,语言连贯,不要“移植”别人的作文。
三.改进的措施
我认为以上两种原因,并不难解决,只要从学生自身抓起,教师重视培养写作能力,具体去指导,注重调动自己有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改进阅读环境,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空间,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写作源头才不会枯竭,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
总之,老师只要下功夫指导,学生多去提笔,作文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头痛事,哪会有厌怕作文之理呢?
(作者通联:562405贵州省兴义市捧乍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