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常和同事们聊起学生怕作文的问题,常听说:某某学生未完成作文,某某学生写的作文无内容、某某学生作文描写的不生动、不形象等等。造成学生怕作文的原因在哪里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座谈、看作业、浏览作文。调查内容:学生对作文的基本态度,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作文教学现状。调查时对作文的非积极心态作了重点调查。针对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调查。现作以下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表现之一:畏惧、厌烦心理
  调查显示:畏惧、厌烦、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占相当多的人数,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男生,表现为:一拿到作文题,就恐惧,浑身不自在,有些勉强可以应付,如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作文题,便胡乱写,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了。通过对六年级的男生调查,只有40%的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乐于投入。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肚里空空,语言贫乏,无从下笔。有了厌烦心理,又谈何静下心来写作文呢?
  表现之二:依赖心理强、缺乏观察。
  调查表明:喜欢观察的同学仅占45%,在观察时能随即记录者只占20%,从这些方面看,学生观察不细致,也是造成不爱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积累的资料少,写的作文就脱离生活,也就谈不上把生活酝酿成感情写入作文。只是一味地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凭空想象又怎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呢?没有观察的准备,光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是写不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的。另外,一些怕写作文的学生往往也是一些懒惰学生,不爱提前思考作文题,就等着老师布置观察作业、就等着老师辅导,就等着回去摘抄优秀作文。
  表现之三:课外读物读的少,造成语言贫乏。
  农村孩子的确阅读甚少,这与家庭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家庭根本买不起书,别说课外读物了,一本课外书要几个孩子传着读,新鲜的内容又从何而来?回到家做完作业就做一些家务。农忙时,两头都不见大人,更谈不上交流沟通了,更别寄希望于家长给予辅导了。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我们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但就是一到笔下,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从这些方面看,提高作文水平,必须从低年级抓说话、阅读,只有改变学生的阅读环境,利用每周的口语交际课,才能使农村孩子走出语言贫乏的困境。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
  
  除了一些客观原因之外,学生怕写作文与我们教师的训练不得法、引导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依赖的环境:比如:作文课上有一半的老师从选材立意、安排结构到遣词造句,无不周到地为学生提供种种“快餐”。读范文,造成千篇一律的作文。老师应多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引导学生怎样去仔细观察,把方法告诉他们,踏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讨论,注意观察相结合去分析一篇作文的写法,要求他们写作文要贴近生活,从哪入手去写,养成自我观察的角度和自我叙述的技巧。应多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而不是过多地利用范文示例,使学生形成盲目崇拜范文,多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鼓励学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
  在调查中,我发现要想让学生不怕写作文,写作训练从入学的第一天抓起,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老师也应从完整表达一句话开始,从小培养他们爱说爱写的习惯,从小解除他们对作文的害怕心理。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训练过程。现行作文训练大多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每位教师教学只是一个阶段,没有长远计划,没有具体、系列的训练的程序,学生得到的经验是零碎的,不是全面的,整体的,因而不能形成写作套路。
  我发现有60%的学生都喜欢童话、科幻类的文章,这说明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规律,越能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更能发挥他们的写作能力。
  要想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要在训练上系统规范、循序渐进,注意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多写一些亲身体验的片断,写一二句、一小段,只要表达的清楚,语言连贯,不要“移植”别人的作文。
  
  三.改进的措施
  
  我认为以上两种原因,并不难解决,只要从学生自身抓起,教师重视培养写作能力,具体去指导,注重调动自己有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改进阅读环境,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空间,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写作源头才不会枯竭,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
  总之,老师只要下功夫指导,学生多去提笔,作文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头痛事,哪会有厌怕作文之理呢?
  (作者通联:562405贵州省兴义市捧乍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数学课的学习上好多同学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以至于数学成绩上不来。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必须得改变错误的认识,那样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有的同学认为课上听懂了,知识就掌握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就无所适从。这说明上课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教师所举例题范例也是思维训练的手段,作为学生不应该只学会题中的知识,更要学会
期刊
物理学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    我们教师要正确看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满腔热情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但是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和冷静、理智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常见的问题有:  1.小组合作学习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形式
期刊
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纠正了以往教学偏重于研究教法的现象,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其它各种能力培养的基础,自学能力培养起来了很容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自学,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多种自学方法。提高掌握知识的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然而在全国大多数农村中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仍占重要地位。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才,加强农村中学语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刻不容缓。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的电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展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要素”。自走进新课程以来,我们初步尝试了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入手,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所谓的动手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学具亲自动手操作,去感知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清新的数学概念,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期刊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要求的制约等。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孩子们上学前头脑充满了问号,在现实教育中,很快就成了句号。课堂上,孩子们一味地等待、接受在忍耐中,泯灭了灵性和创造性,在无奈中变得消极、懒惰。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     一.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期刊
新课标、新理念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探究性学习的普遍开展,中考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增大,反例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通过加强对反例构建方法的指导,使很多学生在探究中举反例,体验学习过程,进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很大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反例教学,抓住时机,有效出示反例。一种是当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时要举反例。
期刊
摘要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交叉路口,水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为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上下游地方政府及人民之间矛盾解决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江苏浙江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结合国外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经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间的矛盾。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