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行为产生后的道德自我评价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人们在产生不道德行为后的道德自我评价特点。方法:通过操控想像启动范式,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诚实-谦逊量表测量被试的道德自我评价。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中的相容任务反应时都要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实验组:t=-13.42,P<0.01;控制组:t=-12.85,P<0.01);相较于常规行为组被试,不道德行为组被试表现出更消极的内隐道德自我评价(t=-2.05,P<0.05,d=-0.55),而两组在外显测量上的道德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t=-1.03,P=0.31,d=-0.28);两种实验条件中的内隐道德自我评价和外显道德自我评价都不存在显著相关(实验组:r=-0.308,P>0.05;控制组:r=-0.003,P>0.05)。结论:人们的道德自我评价存在积极倾向,即人们总是积极看待自我与道德相关的品质;不道德行为产生后的道德自我评价存在内隐倾向;人们的内隐道德自我评价和外显道德自我评价存在分离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和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40例 ,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和全麻组各 2 0例。均为 ASA 级。术中维持气
河北省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下行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家对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要求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共享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
目的研究抢救全麻复苏后窒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全麻复苏后窒息患者临床资料,均开展抢救。结果29例患者5-30min恢复清醒,2例患者因肥胖、舌体肥大重新经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