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83例,其中脑梗死(CI)105例,女60例,男45例,平均年龄71.31岁,合并高血压50例,糖尿病17例;脑出血(CH)78例,男54例,女24例,平均年龄74.57岁,合并高血压62例,糖尿病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证实。参照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排除标准:腔隙性脑梗死;年龄>80岁;有肾脏疾病者。
对照组98例,男45例,女53例,平均年龄57.09岁,为无心、肾疾患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体检者。
方法:发病48小时内留取晨尿待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mALB、α1-MG试剂均由Orion公司提供,使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时测定BUN、Cr。
参考值范围:尿MA0~20mg/L,尿α1-MG0~6mg/L。
测定结果采用(X[T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通过SA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 果
急性脑血管病的尿微量蛋白改变:CH和CI组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组尿mALB、尿α1-MG 高于CI组(P<0.05)。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尿微量蛋白关系:CH组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尿mALB 尿α1-MG逐渐增高(P<0.01);CI组尿微量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其发生机理复杂,治疗困难。临床上缺乏可靠的早期检测指标,BUN、Cr增高表明GFR下降50%以下,但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可靠的肾脏早期损伤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能反映肾小管功能的轻度和早期受损[1]。尿微量蛋白可早期敏感地反映肾功能损害,mALB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α1-MG增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
笔者发现,急性脑卒中病人mALB、α1-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急性脑卒中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可能与应激反应有一定关系。Gosling注意到,创伤病人在应激反应时出现尿微量蛋白增高。
本组结果表明,脑出血组尿微量蛋白增高较梗死组明显,且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尿微量蛋白逐渐增高,与其他文献报道出血性卒中患者肾衰发生率高相吻合[2],考虑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压增高明显,导致中线结构严重移位,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受损,应激反应严重。
患者长期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易使肾动脉受累,急性脑血管病后的高热、昏迷、进食不足、大量使用脱水剂以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等,均可使全身有效循环量下降以致肾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其储备功能减退。此外,并发感染及血糖升高增加的无氧酵解,可导致对肾间质及肾小管的毒性作用[3]。
本组结果显示,CH组预后与尿微量蛋白增高有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组尿微量蛋白均高于中度和轻度组,提示尿微量蛋白是反映血管广泛损害及脑-内脏反射损害程度的指标。
对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血液BUN、Cr正常情况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用尿微量蛋白检测动态监测肾脏早期损伤情况,简便、准确,适合动态监测。对急性脑卒中损伤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早期防治肾功能损害,改善临床预后。
参考文献
1 姜傥.尿液蛋白与肾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312-313.
2 丁莉,朱公悦,朱向阳.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临床医学,1994,10:236-238.
3 李玫,陈岚.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急性肾衰的相关因素分析.贵州医药,2002,4(26):342-34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83例,其中脑梗死(CI)105例,女60例,男45例,平均年龄71.31岁,合并高血压50例,糖尿病17例;脑出血(CH)78例,男54例,女24例,平均年龄74.57岁,合并高血压62例,糖尿病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证实。参照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排除标准:腔隙性脑梗死;年龄>80岁;有肾脏疾病者。
对照组98例,男45例,女53例,平均年龄57.09岁,为无心、肾疾患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体检者。
方法:发病48小时内留取晨尿待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mALB、α1-MG试剂均由Orion公司提供,使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时测定BUN、Cr。
参考值范围:尿MA0~20mg/L,尿α1-MG0~6mg/L。
测定结果采用(X[T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通过SA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 果
急性脑血管病的尿微量蛋白改变:CH和CI组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组尿mALB、尿α1-MG 高于CI组(P<0.05)。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尿微量蛋白关系:CH组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尿mALB 尿α1-MG逐渐增高(P<0.01);CI组尿微量蛋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其发生机理复杂,治疗困难。临床上缺乏可靠的早期检测指标,BUN、Cr增高表明GFR下降50%以下,但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可靠的肾脏早期损伤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能反映肾小管功能的轻度和早期受损[1]。尿微量蛋白可早期敏感地反映肾功能损害,mALB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α1-MG增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
笔者发现,急性脑卒中病人mALB、α1-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急性脑卒中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可能与应激反应有一定关系。Gosling注意到,创伤病人在应激反应时出现尿微量蛋白增高。
本组结果表明,脑出血组尿微量蛋白增高较梗死组明显,且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尿微量蛋白逐渐增高,与其他文献报道出血性卒中患者肾衰发生率高相吻合[2],考虑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压增高明显,导致中线结构严重移位,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受损,应激反应严重。
患者长期患高血压或糖尿病易使肾动脉受累,急性脑血管病后的高热、昏迷、进食不足、大量使用脱水剂以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等,均可使全身有效循环量下降以致肾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其储备功能减退。此外,并发感染及血糖升高增加的无氧酵解,可导致对肾间质及肾小管的毒性作用[3]。
本组结果显示,CH组预后与尿微量蛋白增高有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组尿微量蛋白均高于中度和轻度组,提示尿微量蛋白是反映血管广泛损害及脑-内脏反射损害程度的指标。
对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血液BUN、Cr正常情况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用尿微量蛋白检测动态监测肾脏早期损伤情况,简便、准确,适合动态监测。对急性脑卒中损伤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早期防治肾功能损害,改善临床预后。
参考文献
1 姜傥.尿液蛋白与肾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312-313.
2 丁莉,朱公悦,朱向阳.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临床医学,1994,10:236-238.
3 李玫,陈岚.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急性肾衰的相关因素分析.贵州医药,2002,4(26):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