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纲要”课教学抵御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探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1982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自媒体在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一些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内容也在网络空间中伺机传播,不但对医学院校青年学生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干扰,也给“纲要”课的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阻力。因此,医学院校要针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和危害加大对“纲要”课程的支持力度,任课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方法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探索,要引导广大医学生自觉抵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侵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较好地实现“纲要”课的既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 “纲要”课教学;抵御;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2-0100-0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大学生利用手机、电脑查询相关学习资料或进行休闲娱乐已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网络世界中海量的信息为广大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素材和资讯,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已成为继课堂学习、书籍查阅之外的又一种医学生普遍采用的学习方式。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课程的学习而言,目前,借助网络平台中丰富的影视资料和各类文章学习和了解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已经成为医学生们查缺补漏,增加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中各类反映历史题材的视频、文章在立场、内容真实性、分析的客观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广大医学生们又没有接受过严格、专业的史料辨析方面的训练,难以在短时间内对相关资料的可信度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对于某些网络资讯中出现的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内容和观点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辨别,从而受到其错误观点的影响,导致某些同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一 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本质及危害
   大学生是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我国的历史、政治及文化往往具有较大的热情,也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个人阅历、知识面、理解力和判断力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们对于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往往还不够成熟。这也是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试图乘虚而入对青年学生们进行负面影响和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郭群英所述:“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潮正是看准了青年知识分子这种‘青涩性’不遗余力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据相关调查,51.3%的大学本科生表示根本不了解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思潮。由于专业、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医学生对于什么是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其本质是什么,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这一类问题往往并没有了解和关注,更谈不上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纲要”课的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适当向学生介绍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及主要表现,要引导同学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是某些人打着所谓“学术研究”的幌子,利用所谓的“新视角”,“新方法”及“新资料”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解构”或“重新评价”,形成一些主观臆断的、碎片化的结论,其最终目的是要歪曲和抹黑正面历史人物,否定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和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破坏。在介绍和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险恶目的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还要结合当前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帮助同学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传播途径及负面影响形成相对清晰的认识,要着重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把支流夸大为主流,把歪曲塑造成真实,以偏概全、以假乱真,鼓噪史实虚无、规律虚无、理论虚无、文化虚无、道德虚无、价值虚无”。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绝非纯粹的、客观的学术研究,而是具有较强破坏意图和政治色彩的错误思潮。同学们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加有效地、自觉地对网络媒体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进行识别和抵制,免受其影响和蠱惑。
   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纲要”课任课教师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同学们建立起了牢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后,不但能有效识别、抵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侵蚀,还能对其进行必要的批判和反击。此外,正确的历史观还能引导学生在“纲要”课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地领会中国革命成功的必然性和来之不易。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往往具有较强的伪装性和迷惑性,因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并不否定以往所有历史,而是从其政治目的出发,或否定某一阶段、某几个阶段的历史,或否定历史的某一方面。当今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其特点是否定历史的正面,颂扬历史的反面”。鉴于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打着“澄清历史”或“还原真相”的旗号粉墨登场,在“纲要”课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理论帮助学生增强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要能引导学生对近代中国革命史中一些关系重大的事件和人物形成深刻、客观的认识。例如,对于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妄图美化日本侵华这一段历史的丑恶行径,教师应结合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予以坚决的抨击和否定,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重灾难,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了,个人的安全、尊严和幸福才能得到保障;对于革命先烈的牺牲和付出,后人应牢记于心,对于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懂得珍惜。又如,对于一些正面历史人物(如孙中山、周恩来等),可以结合他们伟大的功绩和人格魅力进行分析和评述,从而感染和熏陶学生,帮助他们对正面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负面历史人物,如汪精卫,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既能客观叙述其在清末民国初年参与革命活动时的表现,又要能根据相关史实对其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及叛国投日等罪行进行分析和严肃批判,通过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逐渐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之后,同学们就能够对网络世界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有更强的防范和警惕意识,能够更加敏锐地识别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歪理邪说并自觉地加以抵制,进一步消解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    三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削弱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世界中四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传播者较好地把握了网民浏览网络资料的一些普遍心理特征和认知习惯,从而较为有效地利用了这些特点,使得其传播的资料在内容、呈现方式及语言的表达运用方面较有新意,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激起了网民们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并在某些层面获得了他们的认同。就医学院校的“纲要”课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或创新,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 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调整,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纲要”课的教学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要组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与讨论或进行互动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同学更为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可以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课堂汇报成果挂钩,在进行学期的第一次课堂教学时,任课教师就要进行安排,将每个班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任务,要求各组同学根据本组的任务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认真进行汇报。从第二周起,在任课教师完成重点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每周的教学中都应有一定数量的小组围绕该周的课堂教学内容从某些侧面进行汇报,任课教师可以酌情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圆满完成该项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及表现出色的个人,任课教师还可以进行必要的口头鼓励。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在每次课堂汇报完成后立即组织同学们进行民主表决,为参与汇报的小组或个人打分并予以记录,期末根据分数高低排名为同学们普遍认可的小组或个人颁发奖状;对于敷衍了事甚至不参与该项任务的同学,则可以少给甚至扣除该项任务所对应的平时成绩,从而更为有效地引起同学们对“纲要”课的重视并激发他们参与该课程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除了规定的课堂汇报任务外,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及内容的安排,酌情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的主题应紧扣核心教学内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鼓励,对于一些政治立场正确而又较有新意的观点,教师可酌情进行点评、分析,并予以鼓励。较为放松而民主的讨论氛围更容易激发同学们畅所欲言的热情,形成头脑风暴,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選择医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网络资讯在呈现内容方面的多样性和呈现方式上的趣味性既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纲要”课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同时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某些可供借鉴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路径。在“纲要”课的教学中,任课教师也可以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方式和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进行思考、调整和改革。让“纲要”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具有吸引力,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随着教师的引导参与教学过程。对于“纲要”课的教学而言,相关案例的合理引用既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有关历史事件及其意义,也有助于增强同学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对广大医学生而言,一些涉及近代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案例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更多关注。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西方医学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进行适当介绍。例如,在介绍晚清洋务启蒙思想家郑观应时,可以对其在《盛世危言·医道》中对于西方医学的认识和评价加以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方面的意义。除了与医学发展相关的事例,医学生对于近代文化方面的内容也往往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进行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这一主题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鲁迅所批判的民国初年某些国民试图通过封建迷信活动治病的思想的落后性突出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科学精神的进步性,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改造国民思想、传播先进文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并顺势引导同学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何会在此时期传入中国并为一部分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和推崇。此外,目前网络中有一些较为严肃的、反映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短视频,任课教师也可以酌情选择一部分紧扣教材精神和内容的短视频用于教学,对于所播放的短视频,任课教师在播放前要进行必要的介绍,在观看后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同学单独发表观点或分组进行讨论,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纲要”课的吸引力。
   (三)加强对“纲要”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
   “纲要”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促进同学们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变和发展的历程有更为客观的了解,并对近代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参观与近代革命有关的景点或通过排练革命舞台剧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更加深刻、直观的认识,既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又能够促进他们对近代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教师为授课主体而学生为信息接收客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几种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模式供同学们自主选择,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医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自己更加感兴趣的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汇报,同学们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能够有效地帮助同学们拓展知识面、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增加“纲要”课的学习效果,因此,“纲要”课的社会实践一直深为广大同学所欢迎和认可。总体而言,“纲要”课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实现该门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该课程的实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及意义,但在具体实施中,“纲要”课的社会实践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相关图书资料和活动保障经费的不足或缺乏这两个方面。首先,就图书资料而言,由于同一学校“纲要”课社会实践的时间较为统一集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同学们普遍需要参考和查阅的图书在某段时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某些同学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实践计划,另行选择其它计划,限制了同学们开展相关研究的选择面,同时也造成了时间及精力方面的浪费,并限制了“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其次,排练革命舞台剧涉及服装、道具、音响、演出场地及剧本等设施和设备,需要有资金方面的保障才能顺利开展,但相关设备、设施的缺乏却导致想要表演革命舞台剧的同学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计划,转而选择其它的方案。对于上述问题,学校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对“纲要”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一是根据任课教师的建议适当增购一些查阅量大的图书和杂志,方便同学查阅;二是在资金方面予以适当资助,例如,为外出参观调查的同学报销部分门票费用;为排练革命舞台剧的同学报销租赁服装和必需设备的费用,鼓励同学们更加积极地选择革命舞台剧这一表现力强、宣传效果好的社会实践方式。
   高等院校的“纲要”课承担着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层面的重要任务,该课程的社会实践组织得好,不但能够促进同学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还能够增加他们对该课程的认同度。此外,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增强同学们对本民族的历史及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抵御各种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侵袭的目的,“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以推动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方式增进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认同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学校应继续重视并加大对“纲要”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
   网络世界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广大医学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既不易察觉又难以估量。就其本质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因此,无论是在价值观还是方法论的层面,历史虚无主义都与唯物史观格格不入,是“纲要”课的教学必须加以重视并进行应对的一个挑战。李朝阳指出:“在改革开放后重新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富有欺骗性、渗透性,它与‘纲要’课教学存在着尖锐对立”。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也会继续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空间中四处传播,因此,医学院校的“纲要”课教学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对“纲要”课的重视和支持,校领导及学院领导要及时关注“纲要”课教学的实施情况,了解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及时指导、支持任课教师圆满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也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方面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过硬的思想政治意识,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当代医学人才这一崇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群英.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特征及其危害[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8(02).
   [2]张树军.掌握强大思想武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J].求是,2017(08).
  (责任编辑: 王义祥)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亚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对学生有着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迷失、导致学生专业学习成绩下降等不良作用。为此提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三观;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突出专业学习的核心地位,强化高园主流文化等对策。   [关键词] 高校亚文化;大学
背景: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是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约占全球孕产妇死亡的3%到5%。目前针对子痫前期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终止妊娠是唯一
背景:  当今器官移植技术水平愈趋成熟,许多心脏终末期患者得到救治。心脏移植过程中,由于心脏经历了停跳至复跳这一过程,不可避免遭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
[摘 要] 工程材料教学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互融旨在培养专业性复合型优秀人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课程性质及学生专业背景需要,分析了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现况,提出了工程材料教学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有效互融的举措。   [关键词] 工程材料教学;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有效互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一对多激光通信网络通过基于旋转抛物面原理的伺服摆镜天线,对多点光端机的激光信号进行捕获、跟踪、通信,形成空间激光通信网络。论述了该伺服天线系统的基本原理、架构、跟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学生为主心、将学习设置到“问题”构建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
[摘 要] 医学汉语课程是医学院校来华国际学生使用汉语学习医学知识的关键课程。医学汉语教学应以学生在见习实习期进行有效沟通为目的,鼓励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医学为中心,融入医院文化理念,将学生课堂表现、团队合作程度、贡献度等纳入成绩评价。   [关键词] 国际学生;医学汉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