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互联网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开始替代传统结算手段,非金融支付业务迅速发展。新型支付业务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银行机构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从而衍生出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和多样的支付渠道;而另一方面是以担保中介形式出现的第三方非金融机构。
二、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特点
(一)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地快速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促使电子银行支付、网络银行成为现代人们的重要支付手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网络银行。企业银行的使用、个人电子网银手机银行地普及,充分体现出新型支付结算的网络化。而采用高科技的网络技术,使得资金可以在全国各地任意划转,方便且快捷。
(二)更具有隐蔽性。
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这些新型支付结算工具都通过网络进行注册,并自行设置交易密码,交易方式己不再是传统的客户与银行人员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客户自身完成支付交易,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支付相比,现代新型支付结算更具有隐蔽性,在更好保护客户隐私的同时却存在银行无法掌握客户交易的弊端。
(三)支付结算远程化。
新型支付结算是建立在网络通讯技术上的,那么必将存在网络操作远程性的特征。客户只需一台PC或是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远程支付操作,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与传统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支付结算这样远程化似乎更得人心。
三、新型支付结算的风险
(一)电信诈骗风险。
电信诈骗近年来发展迅猛,队伍之庞大让人叹为观止,受害群体更是范围广泛。常见的有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给受害人致电诈骗的。随着新型支付结算的发展,犯罪分子更是利用新型支付结算网络化地特点,利用网上购物平台设立钓鱼网站诱骗受害人,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发送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使受害者上当受骗。新型支付网络化的特点也为公安机关在破获此类案件增加了难度。
(二)反洗钱风险。
银行等金融机构适时推出的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在为大众拓宽资金渠道,优化支付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洗钱风险。不法分子利用新型支付结算手段网络化、远程化具有较高隐蔽性的特点可以开设空壳公司,利用网络注册账户进行资金划转,然后转款提现,完成洗钱。新型支付结算方式非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使得银行难以进行客户识别,并且该方式还造成了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漏洞正好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除此以外,非金融机构也存在洗钱风险,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办法的不健全以及法律效力的底下。虽然我国目前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管理非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职能职责,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较为笼统且适用性较低,而这些问题正好给不法分子的空子可钻。再次,非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交易双方具有身份无从证实、交易信息真实性无法判断的特点,这些都加大了反洗钱监管的难度。
(三)高科技作案风险。
新型支付结算手段是依托互联网科技,运用现代高科技水平。在电子化支付已成为近年来支付结算的房展方向的同时,也成为了很多犯罪分子关注的对象。高科技的作案方式不禁让广大群众毛骨悚然。就像最近大家听到惶恐的蠕虫病毒,虽然这样的案例凤毛麟角,但是一旦高科技作案成功必将是惊天动地的。发生高科技作案主要原因还是新型支付结算的网络化远程化特点,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入侵你的电脑,远程控制你的账户。另外,银行核心系统不同程度都存在漏洞,智能化水平不高也为高科技作案提供了条件。目前,大部分银行机构都有合适自身的一套完整操作体系,但安全性参差不齐,无法完全避免系统出现漏洞,这为“有心人”提供了可能。
四、在新形势下针对以上风险的相应措施
(一)加强电信诈骗教育,做好防诈骗提示。
主流媒体要加强电信诈骗教育,可联合公安机关等在媒体上播放电信诈骗实例,做到警钟长鸣。银行等金融企业是防诈骗的最重要防线,应该积极主动对支付结算进行正确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全面广泛宣传,让客户熟知并正确认识新型支付结算的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防范。对于近期不断涌现的类似电信诈骗要做好公益宣传,遇到疑似或类似诈骗案件情况在提醒和制止客户办理的同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二)构建完善的适应现代需求的反洗钱政策系统。
我国的反洗钱政策主要适用于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与快速发展的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相比,目前我国的发洗钱政策是相对滞后的。现有的反洗钱政策已经不再适合日新月异的支付结算环境了,因此,针对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特点,建业和完善使用性强的反洗钱政策显得尤为紧迫。我们应从管理制度、业务范围、操作手段、法律约束、识别监管等方面提高反洗钱工作制度,形成适合现今需要的完备的政策体系。
(三)加强客尸身份识别和资金监管,把好开户关。
新型支付结算的隐蔽性、非面对面性使得新型支付结算存在身份识别困难,资金监管难度大的弊端,为不法分子猖狂使用新型支付阶段手段进行虚假开户,规避资金监管,进行洗钱等行为提供了条件。因为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加强资金监管。可以利用高科技网络通讯技术,建立新型高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数据库,与公安机关联网更好识别客户。
建立大额资金监管系统,当可疑交易发生时,可以迅速进行识别和报警。同时银行在开户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關规定制度执行,将各规程落到实处。要加强员工识假反假能力,把好开户这一大关。
(四)紧跟科技潮流,完善核心系统。
政府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跟上科技时代潮流,完善网络支付系统,给大众一个更安全有效的新型支付结算坏境。人行等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电子支付管理的制度法规,以规范电子支付行为。同时,银行应该严格网上银行准入条件、对于办理网银的客户进行风险提示。
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因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核心操作系统,减少系统漏洞,提高核心系统只能化水平。对于重要环节应该加强控制,实行多层级管理,为风险防控提供系统支持。
互联网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开始替代传统结算手段,非金融支付业务迅速发展。新型支付业务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银行机构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从而衍生出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和多样的支付渠道;而另一方面是以担保中介形式出现的第三方非金融机构。
二、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特点
(一)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地快速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促使电子银行支付、网络银行成为现代人们的重要支付手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网络银行。企业银行的使用、个人电子网银手机银行地普及,充分体现出新型支付结算的网络化。而采用高科技的网络技术,使得资金可以在全国各地任意划转,方便且快捷。
(二)更具有隐蔽性。
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这些新型支付结算工具都通过网络进行注册,并自行设置交易密码,交易方式己不再是传统的客户与银行人员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客户自身完成支付交易,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支付相比,现代新型支付结算更具有隐蔽性,在更好保护客户隐私的同时却存在银行无法掌握客户交易的弊端。
(三)支付结算远程化。
新型支付结算是建立在网络通讯技术上的,那么必将存在网络操作远程性的特征。客户只需一台PC或是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远程支付操作,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与传统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支付结算这样远程化似乎更得人心。
三、新型支付结算的风险
(一)电信诈骗风险。
电信诈骗近年来发展迅猛,队伍之庞大让人叹为观止,受害群体更是范围广泛。常见的有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给受害人致电诈骗的。随着新型支付结算的发展,犯罪分子更是利用新型支付结算网络化地特点,利用网上购物平台设立钓鱼网站诱骗受害人,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发送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使受害者上当受骗。新型支付网络化的特点也为公安机关在破获此类案件增加了难度。
(二)反洗钱风险。
银行等金融机构适时推出的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在为大众拓宽资金渠道,优化支付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洗钱风险。不法分子利用新型支付结算手段网络化、远程化具有较高隐蔽性的特点可以开设空壳公司,利用网络注册账户进行资金划转,然后转款提现,完成洗钱。新型支付结算方式非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使得银行难以进行客户识别,并且该方式还造成了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漏洞正好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除此以外,非金融机构也存在洗钱风险,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办法的不健全以及法律效力的底下。虽然我国目前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管理非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职能职责,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较为笼统且适用性较低,而这些问题正好给不法分子的空子可钻。再次,非金融支付结算业务的交易双方具有身份无从证实、交易信息真实性无法判断的特点,这些都加大了反洗钱监管的难度。
(三)高科技作案风险。
新型支付结算手段是依托互联网科技,运用现代高科技水平。在电子化支付已成为近年来支付结算的房展方向的同时,也成为了很多犯罪分子关注的对象。高科技的作案方式不禁让广大群众毛骨悚然。就像最近大家听到惶恐的蠕虫病毒,虽然这样的案例凤毛麟角,但是一旦高科技作案成功必将是惊天动地的。发生高科技作案主要原因还是新型支付结算的网络化远程化特点,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入侵你的电脑,远程控制你的账户。另外,银行核心系统不同程度都存在漏洞,智能化水平不高也为高科技作案提供了条件。目前,大部分银行机构都有合适自身的一套完整操作体系,但安全性参差不齐,无法完全避免系统出现漏洞,这为“有心人”提供了可能。
四、在新形势下针对以上风险的相应措施
(一)加强电信诈骗教育,做好防诈骗提示。
主流媒体要加强电信诈骗教育,可联合公安机关等在媒体上播放电信诈骗实例,做到警钟长鸣。银行等金融企业是防诈骗的最重要防线,应该积极主动对支付结算进行正确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全面广泛宣传,让客户熟知并正确认识新型支付结算的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防范。对于近期不断涌现的类似电信诈骗要做好公益宣传,遇到疑似或类似诈骗案件情况在提醒和制止客户办理的同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二)构建完善的适应现代需求的反洗钱政策系统。
我国的反洗钱政策主要适用于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与快速发展的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相比,目前我国的发洗钱政策是相对滞后的。现有的反洗钱政策已经不再适合日新月异的支付结算环境了,因此,针对新型支付结算业务的特点,建业和完善使用性强的反洗钱政策显得尤为紧迫。我们应从管理制度、业务范围、操作手段、法律约束、识别监管等方面提高反洗钱工作制度,形成适合现今需要的完备的政策体系。
(三)加强客尸身份识别和资金监管,把好开户关。
新型支付结算的隐蔽性、非面对面性使得新型支付结算存在身份识别困难,资金监管难度大的弊端,为不法分子猖狂使用新型支付阶段手段进行虚假开户,规避资金监管,进行洗钱等行为提供了条件。因为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加强资金监管。可以利用高科技网络通讯技术,建立新型高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数据库,与公安机关联网更好识别客户。
建立大额资金监管系统,当可疑交易发生时,可以迅速进行识别和报警。同时银行在开户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關规定制度执行,将各规程落到实处。要加强员工识假反假能力,把好开户这一大关。
(四)紧跟科技潮流,完善核心系统。
政府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跟上科技时代潮流,完善网络支付系统,给大众一个更安全有效的新型支付结算坏境。人行等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电子支付管理的制度法规,以规范电子支付行为。同时,银行应该严格网上银行准入条件、对于办理网银的客户进行风险提示。
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因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核心操作系统,减少系统漏洞,提高核心系统只能化水平。对于重要环节应该加强控制,实行多层级管理,为风险防控提供系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