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敬老孝亲文化源远流长,祝寿则是敬老孝亲的典型礼仪和传统习俗。
古时按甲子、乙丑、丙寅纪年,60年一个花甲,人活到60岁,称之为花甲之年,就算进入老年了。此时儿女大多已成家立业,也开始为老人祝寿。祝寿自然离不开寿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演绎了不同的寿宴文化与民俗风情。
有史记载最早的寿宴——
周天子倡导以孝治天下
据史记载,西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天下”的天子王朝。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礼记·王制》)“杖”,指老年人拄的手杖,拄着拐杖的老人是受尊敬的人。杖于家、乡、国、朝之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步受到更大范围人们的尊敬。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这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寿宴了。6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如此特殊的礼遇。
正由于西周天子崇孝敬老,在华夏起到了导航作用,到了东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确实是深入民心。
最豪华气派的寿宴——
千叟宴、养老牌,康乾誓将孝道进行到底
在中国历史上最引起轰动的孝老典故当数乾隆帝的豪举,也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寿宴了——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時期,是清宫中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1787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
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 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专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免费。在这50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为了把孝道进行到底,在千叟宴上,乾隆皇帝还制作颁发过一种“养老牌”。每人按年龄不同发放养老银牌,十两者为多。《太上皇帝御赐养老》银牌,背刻“丙辰年,皇极殿千叟宴,重十两”。据史记载,乾隆银制养老牌在清朝共发过两次,一次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次是嘉庆元年(1000年)。此类银牌当年抵真金白银用,所以存世稀罕,如今大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均有收藏,既是珍贵文物,亦成为乾隆皇帝当年提倡敬老美德的证物。
虽然,有史学家以为,乾隆千叟宴讲究排场与奢华,颇有作秀的味道,有刻意标榜皇恩之嫌,但是,笔者以为,不管标榜皇恩也好,亦无论是作秀也罢,毕竟向天下昭示了尊老敬老孝老的精神和思想,尤其是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数十年坚持举办千叟宴,引领天下人尊老敬老孝老的时尚,其作用不可低估。
简朴的民间寿宴——
豫西南大众寿宴,简朴却温馨
与皇宫豪绅富贾官商相比,民间寿宴比较简朴,但不失隆重,也不失温馨,敬老情深,孝心可鉴。
河南省豫西南一带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之说。但是,按豫西南不知何时形成的祝寿习俗,祝寿多提前一年,也就是过去所说的虚岁,59岁做六十大寿,69岁做七十大寿。八十、九十、百岁都是如此。现代人祝寿,接受外来风俗习惯,有做88寿的,称之为“米”寿。有做99寿者,谓之“白”寿,意“百”仅缺一也。但旧时风俗,百岁老人往往自谦,不言百岁,而只言 99。取“九十九,活不够”之意。
最简朴的当数民间“下里巴人”的寿宴。普通人家为老人煮几个鸡蛋、蒸一锅白面馍,也就算是做寿了。出嫁的闺女则要购置寿糕、寿桃回来孝敬老人。
有钱人家则要大排寿筵,广宴宾朋,为老人祝寿。客人亲友均要馈赠礼品,有送寿幛、寿匾者,但切忌送钟表,因送钟与送终谐音故也。贫穷人家不搞寿宴是可以的,但是不做寿是不可以的,即使家徒四壁也不会忘记生日,即使再苦再穷,老人过生日那天也要千方百计给老人煮个鸡蛋来吃,中午尽可能煮碗面条,以示老人“长寿”,略表祝贺。而且从59岁那年做过寿以后,按习俗往后就不能间断,年年都要做寿。平常小庆,整十岁大庆。
因此,无论有钱人家还是贫寒人家,每当年满六旬的老人寿诞之日,早饭都要让老人吃煮鸡蛋。将鸡蛋煮熟后,用凉水冰过,老人拿在手里,双手对揉,俗称“滚运气”。据说吃了滚运气的蛋,老人可以除百病、去晦气、交好运。
豫西南庆寿,中午饭比较讲究,主食必以面条为主。庆寿食用的面条,一般要擀得很薄,因薄的含义为瘦,“瘦”与“寿”谐音,老人吃了取个吉祥长寿之意,故民间有“长寿面条高寿偏”的说法。“偏”也为“偏离”、“拐弯”的意思,意为老人活到长寿的年龄再拐过一个弯儿,如活到八十拐弯儿,是八十多;活到九十拐弯儿,是九十多;一百拐弯儿是一百多,这是世人祝愿老人长寿的俗说。为老人庆寿的午餐被称为给老人“嚼灾”,大家把老人的灾祸都嚼走了,剩下的只有平安幸福了。豫西南一带直到今天,参加寿宴时吃东西叫做替老人“嚼灾”,主食多用面条,俗称“长寿面”。面条下锅时,不要扯断,谓之长寿面。子女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向老人碗中添一些,谓之“添寿”。 所以,豫西南民间有“短寿饺子长寿面,吃了疙瘩活一万”之说,所以有些地方早上要让寿星佬吃油馍喝疙瘩汤,中午要吃长寿面,但决不让老人吃包子和饺子。
按豫西南旧俗,为老人祝寿,亲戚朋友要送寿面(一般多为挂面)、寿蛋(鸡蛋)、寿糖(红糖)等礼品,而出嫁的姑娘则要给老人送寿糕、寿桃。这传说是从古人孙膑开始的。豫西南人孙膑18岁时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梦山(今河南淇县)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12年没有回过一次家。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是其母亲的80岁大寿,孙膑请假回家为母祝寿,见到母亲憔悴的面容,赶忙从怀中捧出师傅送的桃子献给母亲。孙膑母亲吃了桃后,变得健康年轻了。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孙膑,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送上寿桃,表示衷心祝福,此俗沿袭至今。
但是,在66岁寿辰时,老人的闺女必须送肉。因为,66岁生日是个大庆的日子。有些人做寿不从60岁开始,而从66岁开始。这一天,凡有女儿者,必购猪肉六斤六两,或买六元六角钱的肉,为父母祝寿。还要蒸核桃般大小的小馒头66个,请寿者食之,别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俗话“吃了闺女买的肉,活到百岁庆大寿”。或者说:“六十六,吃块肉”,都是指的这段缘由。因此,至今在豫西南民间仍有“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的说法。女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母亲66岁生日时,出嫁闺女都要给母亲送去一块猪肉,以此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当地的老太太们常说:“吃到闺女一块肉,活到百岁庆大寿。”
另外,73、84岁寿辰时子女要送鲤鱼。据说孔子死于73岁,孟子死于84岁,老人们把这两个年龄称作忌年。父母忌年生日时,做儿女的都要买条活鲤鱼给父母吃。民间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鲤鱼善“蹿”,这一躥老人就算过了难关,太平无事了。为老人祝寿时做“面鱼”,也有这个含义。有些地方每当父母到了这两个“忌年”时,女儿都要在立春日的早晨,待天色还未亮时,将亲手煮的两个鸡蛋拿到打麦场上,滚几圈后,回家让老人躲在门后吃掉,据说这样老人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了。
笔者出生在豫西南农村,过去寿宴比较简单实用,主要是家人亲戚团聚会餐,同祝老人寿诞延年,幸福长寿,主要是讨老人高兴就行。近些年寿宴兴盛,寿宴也变得繁琐甚至奢侈起来: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有不少地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未到的还送上门。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屋另开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寿宴过后,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于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五女拜寿》等。
因为祝寿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禁忌说不吉利的话,豫西南民间也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忌讳:
豫西南民间忌说45岁。相传北宋年间,老包下陈州 (今淮阳县)放粮那一年,包拯45岁,中途遇难。他经受了很多波折,最后乔装改扮方逃出险境,幸免于难,故忌言45岁,而改称44或46岁以避之。
豫西南民间忌说73岁和84岁。“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人们都认为这两个岁数是老人的“损头”。据说孔子(丘)卒年73岁,孟子(轲)卒年84岁。孔孟乃儒家代表,故老人多以此二数为忌。活过了73岁,就算闯过了一关,可以活到 84岁了。到了84岁又是一个关口。因此亦以减一或增一而避言之。过此二关,便有了长寿百岁的希望。这种说法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流传。今天想来多少有点可笑,只不过民间约定俗成而已。人死生有常,固不在此也。
(未完待续)
古时按甲子、乙丑、丙寅纪年,60年一个花甲,人活到60岁,称之为花甲之年,就算进入老年了。此时儿女大多已成家立业,也开始为老人祝寿。祝寿自然离不开寿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演绎了不同的寿宴文化与民俗风情。
有史记载最早的寿宴——
周天子倡导以孝治天下
据史记载,西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天下”的天子王朝。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规定:“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礼记·王制》)“杖”,指老年人拄的手杖,拄着拐杖的老人是受尊敬的人。杖于家、乡、国、朝之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步受到更大范围人们的尊敬。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这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寿宴了。6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如此特殊的礼遇。
正由于西周天子崇孝敬老,在华夏起到了导航作用,到了东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确实是深入民心。
最豪华气派的寿宴——
千叟宴、养老牌,康乾誓将孝道进行到底
在中国历史上最引起轰动的孝老典故当数乾隆帝的豪举,也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寿宴了——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時期,是清宫中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1787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
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3 000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乾隆和纪晓岚还专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免费。在这50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为了把孝道进行到底,在千叟宴上,乾隆皇帝还制作颁发过一种“养老牌”。每人按年龄不同发放养老银牌,十两者为多。《太上皇帝御赐养老》银牌,背刻“丙辰年,皇极殿千叟宴,重十两”。据史记载,乾隆银制养老牌在清朝共发过两次,一次是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次是嘉庆元年(1000年)。此类银牌当年抵真金白银用,所以存世稀罕,如今大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均有收藏,既是珍贵文物,亦成为乾隆皇帝当年提倡敬老美德的证物。
虽然,有史学家以为,乾隆千叟宴讲究排场与奢华,颇有作秀的味道,有刻意标榜皇恩之嫌,但是,笔者以为,不管标榜皇恩也好,亦无论是作秀也罢,毕竟向天下昭示了尊老敬老孝老的精神和思想,尤其是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数十年坚持举办千叟宴,引领天下人尊老敬老孝老的时尚,其作用不可低估。
简朴的民间寿宴——
豫西南大众寿宴,简朴却温馨
与皇宫豪绅富贾官商相比,民间寿宴比较简朴,但不失隆重,也不失温馨,敬老情深,孝心可鉴。
河南省豫西南一带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之说。但是,按豫西南不知何时形成的祝寿习俗,祝寿多提前一年,也就是过去所说的虚岁,59岁做六十大寿,69岁做七十大寿。八十、九十、百岁都是如此。现代人祝寿,接受外来风俗习惯,有做88寿的,称之为“米”寿。有做99寿者,谓之“白”寿,意“百”仅缺一也。但旧时风俗,百岁老人往往自谦,不言百岁,而只言 99。取“九十九,活不够”之意。
最简朴的当数民间“下里巴人”的寿宴。普通人家为老人煮几个鸡蛋、蒸一锅白面馍,也就算是做寿了。出嫁的闺女则要购置寿糕、寿桃回来孝敬老人。
有钱人家则要大排寿筵,广宴宾朋,为老人祝寿。客人亲友均要馈赠礼品,有送寿幛、寿匾者,但切忌送钟表,因送钟与送终谐音故也。贫穷人家不搞寿宴是可以的,但是不做寿是不可以的,即使家徒四壁也不会忘记生日,即使再苦再穷,老人过生日那天也要千方百计给老人煮个鸡蛋来吃,中午尽可能煮碗面条,以示老人“长寿”,略表祝贺。而且从59岁那年做过寿以后,按习俗往后就不能间断,年年都要做寿。平常小庆,整十岁大庆。
因此,无论有钱人家还是贫寒人家,每当年满六旬的老人寿诞之日,早饭都要让老人吃煮鸡蛋。将鸡蛋煮熟后,用凉水冰过,老人拿在手里,双手对揉,俗称“滚运气”。据说吃了滚运气的蛋,老人可以除百病、去晦气、交好运。
豫西南庆寿,中午饭比较讲究,主食必以面条为主。庆寿食用的面条,一般要擀得很薄,因薄的含义为瘦,“瘦”与“寿”谐音,老人吃了取个吉祥长寿之意,故民间有“长寿面条高寿偏”的说法。“偏”也为“偏离”、“拐弯”的意思,意为老人活到长寿的年龄再拐过一个弯儿,如活到八十拐弯儿,是八十多;活到九十拐弯儿,是九十多;一百拐弯儿是一百多,这是世人祝愿老人长寿的俗说。为老人庆寿的午餐被称为给老人“嚼灾”,大家把老人的灾祸都嚼走了,剩下的只有平安幸福了。豫西南一带直到今天,参加寿宴时吃东西叫做替老人“嚼灾”,主食多用面条,俗称“长寿面”。面条下锅时,不要扯断,谓之长寿面。子女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向老人碗中添一些,谓之“添寿”。 所以,豫西南民间有“短寿饺子长寿面,吃了疙瘩活一万”之说,所以有些地方早上要让寿星佬吃油馍喝疙瘩汤,中午要吃长寿面,但决不让老人吃包子和饺子。
按豫西南旧俗,为老人祝寿,亲戚朋友要送寿面(一般多为挂面)、寿蛋(鸡蛋)、寿糖(红糖)等礼品,而出嫁的姑娘则要给老人送寿糕、寿桃。这传说是从古人孙膑开始的。豫西南人孙膑18岁时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梦山(今河南淇县)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12年没有回过一次家。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是其母亲的80岁大寿,孙膑请假回家为母祝寿,见到母亲憔悴的面容,赶忙从怀中捧出师傅送的桃子献给母亲。孙膑母亲吃了桃后,变得健康年轻了。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孙膑,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送上寿桃,表示衷心祝福,此俗沿袭至今。
但是,在66岁寿辰时,老人的闺女必须送肉。因为,66岁生日是个大庆的日子。有些人做寿不从60岁开始,而从66岁开始。这一天,凡有女儿者,必购猪肉六斤六两,或买六元六角钱的肉,为父母祝寿。还要蒸核桃般大小的小馒头66个,请寿者食之,别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俗话“吃了闺女买的肉,活到百岁庆大寿”。或者说:“六十六,吃块肉”,都是指的这段缘由。因此,至今在豫西南民间仍有“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的说法。女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母亲66岁生日时,出嫁闺女都要给母亲送去一块猪肉,以此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当地的老太太们常说:“吃到闺女一块肉,活到百岁庆大寿。”
另外,73、84岁寿辰时子女要送鲤鱼。据说孔子死于73岁,孟子死于84岁,老人们把这两个年龄称作忌年。父母忌年生日时,做儿女的都要买条活鲤鱼给父母吃。民间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鲤鱼善“蹿”,这一躥老人就算过了难关,太平无事了。为老人祝寿时做“面鱼”,也有这个含义。有些地方每当父母到了这两个“忌年”时,女儿都要在立春日的早晨,待天色还未亮时,将亲手煮的两个鸡蛋拿到打麦场上,滚几圈后,回家让老人躲在门后吃掉,据说这样老人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了。
笔者出生在豫西南农村,过去寿宴比较简单实用,主要是家人亲戚团聚会餐,同祝老人寿诞延年,幸福长寿,主要是讨老人高兴就行。近些年寿宴兴盛,寿宴也变得繁琐甚至奢侈起来:先招待鸡蛋、茶点、长寿面。有不少地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未到的还送上门。吃寿酒,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找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屋另开一席。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寿宴过后,寿翁本人或由儿孙代表,向年高辈尊的亲族贺客登门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于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五女拜寿》等。
因为祝寿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禁忌说不吉利的话,豫西南民间也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忌讳:
豫西南民间忌说45岁。相传北宋年间,老包下陈州 (今淮阳县)放粮那一年,包拯45岁,中途遇难。他经受了很多波折,最后乔装改扮方逃出险境,幸免于难,故忌言45岁,而改称44或46岁以避之。
豫西南民间忌说73岁和84岁。“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人们都认为这两个岁数是老人的“损头”。据说孔子(丘)卒年73岁,孟子(轲)卒年84岁。孔孟乃儒家代表,故老人多以此二数为忌。活过了73岁,就算闯过了一关,可以活到 84岁了。到了84岁又是一个关口。因此亦以减一或增一而避言之。过此二关,便有了长寿百岁的希望。这种说法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流传。今天想来多少有点可笑,只不过民间约定俗成而已。人死生有常,固不在此也。
(未完待续)